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7日 · 1.抗內毒素作用. 2.抗炎作用. 【白鮮皮】 本品首載於《神農本草經》。 為芸香科植物白鮮 的根皮。 產於遼寧、河北、四川等地。 春、秋兩季採挖。 【處方用名】白鮮皮。 【藥性】 苦,寒。 入脾、胃、膀胱經 。 白鮮皮功效. 清熱燥濕. 祛風解毒. 白鮮皮主治的病. 治皮膚瘙癢 、 濕疹濕瘡 、 風疹疥癬. 治濕熱黃疸、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者. 【用法用量】煎服,5~10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 中醫道. 【白鮮皮功用闡述】 本品苦能燥濕,寒能清熱,「 能於濕熱大展其用 」《本草思辨錄》。 尤善「外治皮毛肌肉濕熱之毒」《本草匯言》,「諸痛癢瘡,服之亦大有捷效」《本草正義》,故為治皮膚瘙癢之要藥。 又能利濕退黃,祛風通痹,「為諸黃風痹要藥」《本草綱目》。

  2. 白鮮皮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的功效。 主要治療濕熱瘡疹、多膿或黃水淋漓、肌膚濕爛、皮膚瘙癢。 白鮮皮還有清熱解毒、除濕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濕熱黃疸和濕熱痹症。

  3. 本品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鮮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 的根。產於遼寧、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春秋採挖,去鬚根和外部糙,縱向剖開,抽去木心,切片,曬乾用。【性味歸經】 苦,寒。歸脾、胃經。【功效】 清熱燥濕,袪風解毒。【主治】

  4. 1.《綱目》:白鮮皮,氣寒善行,味苦性燥,為諸黃風痹要藥,世醫止施之瘡科,淺矣。 2.《本草原始》:白鮮皮,入肺經,故能去風,入小腸經,故能去濕,夫風濕既除,則血氣自活而熱亦去

  5. 其症可见:咳嗽气粗,痰黄而稠,鼻咽干燥,面唇红赤,烦渴便秘。苦、寒,入肺经,可清在肺之热邪,金气清肃,咳嗽自消。 清热利湿。 昧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可用于因湿热而致各种病症。

  6. 2016年9月23日 · 白鲜根皮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2~5mm。 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

  7. 白癬皮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藥性論》謂白癬皮「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疥癬赤爛,眉發脫脆,皮肌急,壯熱惡寒」,可清熱解毒,治療各種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瘡癤、疥癬等。 《聖濟總錄》中「白鮮皮散」以白癬皮為君藥,配伍防風、人參、知母、沙參、黃苓等藥,治療肺藏風熱、毒氣攻皮膚瘙癢、胸膈不利、時發煩躁等症。 《日華子本草》則記載白癬皮「通關節,利九竅及血脈,並一切風痹筋骨弱乏,通小腸水氣,天行時疾,頭痛眼疼」,可通關節、利血脈,治療風痹、筋骨弱乏、小腸水氣、天行時疾、頭痛眼疼等症。 2. 止癢. 白癬皮性味辛、苦,微寒。 歸肺、肝經。 主要成分是皮膚素,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常用於治療皮膚癬症、牛皮癬等皮膚疾病。

  8. 鮮皮 (鮮皮、北鮮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用法、副作用、功效與禁忌查詢,主治頭風,黃疸,欬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痺死肌,疥癩,惡風,尿赤(尿液帶血色),|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9.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簡介: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藥性:苦,寒。入脾、膀胱經。主治:清熱燥溼、祛風解毒。本品苦能燥溼,寒能清熱,「能於溼熱大展其用」(《本草思辨錄》)。尤善「外治皮毛肌肉溼熱之毒」(《本草匯言》),「諸痛癢瘡,服之亦大有捷效...

  10. 現代研究發現白鮮皮有抗炎作用,白鮮皮可以促進免疫細胞-巨噬細胞活化,進而增加細菌殺傷和異物吞噬能力,縮短發炎週期。 白鮮皮能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抑制作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