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3日 · 正因亞洲擁有無限機遇,睿盛銀行亞洲行政總裁潘愛清(Pamela Hsu Phua)於2021年加入團隊,便致力擴充亞洲業務。 她在新加坡及瑞士擁有超過20年的國際銀行經驗,在亞洲金融市場擁有廣泛的人脈網絡,而且在家族辦公室和中介機構領域擁有出色的往績。

  2. 6 天前 · 畢馬威是一個由獨立的專業成員所組成的全球性組織,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 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的成員所以畢馬威為品牌開展業務營運,並提供專業服務。 「畢馬威」可以指畢馬威全球性組織內的獨立成員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畢馬威成員所。 畢馬威成員所遍佈全球143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265,000名專業人員。

  3. 2023年12月14日 · 亞洲公司治理協會 (ACGA)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香港在亞洲企業治理排名中首次跌出前三名,創下了自2003年有此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大跌至第六名,並被區內競爭對手新加坡所超前。 報告指出,香港的排名從去年的第二名下降至與印度並列的第六名,而澳洲則繼續保持其在該地區的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因政府的強力改革和證券交易所改善治理的努力而首次升至第二位,而新加坡和台灣並列第三,馬來西亞位居第五。 此外,該報告還提到,香港市場面臨的一些挑戰,包括同股不同權問題、企業第二上市的擴大、豁免文化的出現以及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的引入,這些因素均對香港市場的品質聲譽造成了影響。

  4. 6 天前 · 因業績信息披露不準確,千億市值榮盛石化收“罰單”. 5月30日,榮盛石化(002493.SZ)發佈公告,指出公司及其相關責任人因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問題,收到監管機構的警示。. 該公告顯示,2024年1月31日,榮盛石化公佈了《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度 ...

  5. 2024年5月7日 · 林紹波 :可持續方面,我們的重點是碳中和。我們是亞洲區內首批率先確立碳中和時間表的航空公司,承諾在2050年前達至淨零碳排放。

  6. 長期以香港作為亞洲總部的國際知名媒體《華爾街日報》 (WSJ) 宣布將調整亞洲業務,並把亞洲總部遷至新加坡。 同時有本地傳媒報道, WSJ將大幅縮減在香港的員工數目,駐港記者及編輯規模將減至個位數。 《華爾街日報》總編輯Emma Tucker在內部通函稱,「一如我們報道的許多公司一樣」,WSJ會將亞洲運作重心由香港轉移至新加坡,部分同事被迫離開,大部分來自香港。 同時會在新加坡新設編輯,領導報道商業新聞。 通函中,未有提及香港政治環境或《國家安全法》。 據《明報》報道, 許多記者已被告知將轉至新加坡或其他亞洲地區工作,另有多名記者和編輯被辭退,解僱人數佔目前駐港人數的逾半。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7. 2024年4月8日 · 04月08日 12:33 新浪網. 4月8日,世茂集團(00813.HK)發佈公告,4月5日,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呈請人”)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對本公司的清盤呈請,涉及本公司的財務義務金額約為15.795億港元。. 根據清盤條例,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