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日 · 社運組織的位置,與群眾的互相溝通,誰是主導,都是理論性問題,跟2021年或再之後發生的事情無關。 你可以認為這些基礎問題是脫離現實狀態,2019、2020年的香港,在學術寫作框架下只是一個案例,是可以用同一堆問題去問台灣太陽花,甚至世界各地不同的網絡社會運動,它不受時效性和後面發生的事情影響。 」李立峯轉念一想,接着說:「但唯一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是學術文章寫到最後,你總要落結論,當觸及如何展望未來,你本身所想像的未來可能已有改變。 《時代的行動者》的出版,除了政治敏感,對某些讀者來說,都帶點事過境遷、為歷史爭取結案陳詞的感傷。 但無論反修例運動是否已告一段落,李立峯強調:「一本書不能總結一場社運,亦不是我們想做的事。 任何學者都無可能寫一本書,為運動下一個definitive的結論。

  2. 2021年2月28日 · 【明報專訊】在政治掛帥的管治脈絡和社會氛圍下,堅持基於事實和邏輯的理性討論,希望循此影響掌權者的決策,恐怕都是緣木求魚。如果我們對財政預算這議題仍有興趣,那麼與其關注一份完全不聽民意漠視民生的公共資源分配計劃,又或介入不會被認真對待的施政論爭,不如善用時間,學習 ...

  3. 2020年9月6日 · 民主政制與抗疫 綜觀而言,陳錦榮相信各國抗疫表現之差異,在於政府有否戰略性地集中處理疫情、有否向社會釋出正面信息和人口密度三個方面,而前兩者都關乎民主政制。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10月7日 · 最終其活動聯繫到保德街商戶在今年6月舉辦「保德Fest」。社群之間連結已是和平的一部分,而實踐和平就需要整個社群參與。今年和平世代衝出港島,在深水埗大南街進一步講「連結」,連結現有不同組織與機構用新視野看待和平。

  6. 2021年6月27日 · 「跪着造反」,是因為身於體制內,為了報道真相,推動社會更好地發展,內地記者不得不跪,妥協於來自政府和自我的審查,但同時想方設法在僅有的空間內做高質素的報道,例如利用中國特別的官僚體制和競爭心態。 「一個省的報紙,它不太能報道自己省裏面的壞事情,但能報道其他省的壞事情」,這在內地形成「異地監督」的現象,每個省的宣傳部只要求省內記者不要報道自己的醜聞,以免影響自己升遷,但不會阻止記者去挖其他省的醜聞。 「比如說《南方周末》,它是廣東省的報紙,所以《南方周末》要聽廣東省宣傳部的話,廣東省發生了什麼大的災難、醜聞,廣東省的宣傳部會直接下令說明,不要報道或者少報道,但是如果湖南省,發生了什麼事情,不會影響廣東省官員的晉升,所以他相對來說就不太會管。

  7. 2021年7月11日 · 【明報專訊】「香港社會總有個習慣,會將移民潮世代經驗當是全個香港的經驗,把政治環境判斷及移民順理成章放在一起,其實年輕人唔係咁諗。 」人人都話因為政治環境差要移民,唔通真係「人人」都咁諗?

  8. 2023年10月29日 · 無定向學堂:現代社會如何快樂?. 反璞歸真 連結大自然.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29日. Share. 和平環境運動家Satish Kumar在其著作《簡樸的美學》中提到,生態素養在這時代甚為迫切,因知識分子正讓地球置身險境。. (朱安妮攝). 【明報專訊】和平與生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