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竹枝詞(其一)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1,聞郎江上唱歌2 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3 無晴卻有晴4。 一 作者簡介 劉禹錫(公元772—842),字夢得,唐代洛陽(今河南省洛陽 市)人。貞元年間進士,因參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特色
- 樣例
- 延伸閱讀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唐代劉禹錫把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對後代影響很大。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由文人蒐集整理保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由文人吸收、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郁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這一類文人氣較濃,仍冠以“竹枝詞”。之後人們對竹枝詞越來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竹枝詞,以吟詠風土為其主要特色,對社會文化史和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竹枝詞“志土風而詳習尚”,以吟詠風土為其主要特色,故與地域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常於狀摹世態民情中,洋溢著鮮活的文化個性和濃厚的鄉土氣息,這對於許多學科特別是社會文化史和歷史人文地理等領域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史料價值。隨著近十數年來地域文化熱的升溫,竹枝詞也愈益受到世人的關注,各類竹枝詞資料集陸續編纂出版,其中,既有分地域編纂的,又有按年代彙輯者。前者以《中華竹枝詞》(雷夢水等編,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為代表,後者則有2003年出版的《歷代竹枝詞》(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竹枝詞,包含有多方面的歷史資料,可供學術研究採擷。譬如,“豫楚滇黔粵陝川,山眠水宿動經年。總因地窄民貧甚,安土雖知不重遷”。這是說江西地狹人稠,百姓背井離鄉四處遷徙,無論是河南、湖北、雲南、貴州、廣東,還是陝西、四川,到處都有江西人的身影。“漫說玉山無玉剖,近聞梅嶺有梅探。舟車經過數千里,東北浙西西粵南”。玉山是贛東北的一個縣份,當地同樣是因生計問題,清代前期有大批百姓或是南下廣東,或東進浙西。由此可見,江西的確是移民的主要輸出地,這造成了明清史上“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關於這一點,在四川的省會成都,有一首竹枝詞這樣寫道:“大姨嫁陝二姨蘇,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問原籍,現無十世老成都。”這是說一家中的女人,或嫁與陝西人,或嫁與江蘇人,而娶來的媳婦亦或是江西人,或是湖廣人,家庭成員的原籍可謂五湖四海,當時已沒有超過十世的“老成都”了。這說明當時的成都,真是五方雜處,各地的人們相互通婚。
“湖廣填四川”的移民,不僅及於城市,在廣大鄉村也影響深遠。“分別鄉音不一般,五方雜處應聲難。楚歌那得多如許,半是湖南寶老官”——這是《旌陽竹枝詞》的描摹,詩中的寶老官,是指湖南寶慶府人。從中可見,旌陽一帶雖然是五方雜處,但以湖南寶慶人為數最多。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綿竹縣令陸箕永《綿州竹枝詞十二首》:“村墟零落舊遺民,課雨占晴半楚人。幾處青林茅作屋,相離一壩即比鄰。”“詩註:川地多楚民,綿邑為最。地少村市,每一家即傍林盤一座,相隔或半里或里許,謂之一壩。”這首詩字面上是說,綿竹當地的村落非常稀疏,稀稀拉拉,裡面住著一些兵燹戰亂劫後餘生的百姓,在當地務農的人中,有一半是湖南和湖北人。當地的聚落景觀通常是,茅草屋及其背後的一片樹林,每個茅草屋之間相隔半里或者是一里,這就算是鄰居了。由此可見,18世紀初期的四川綿州一帶,還是一派地廣人稀的景致,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外來移民。而在四川達縣,道光時人王正誼寫道:“廣東湖廣與江西,客籍人多未易稽。吾處土音聽不得,一鄉風俗最難齊。”達縣在四川東部,這首詩寫道:當地有廣東、湖南、湖北和江西人,這些客籍的人很多,移民來自各個地方,這種五方雜處的局面,使得這一鄉的風俗參差不齊,各不相同。可見,此時的川東達縣,可謂五方雜處,方言各異。
隨著移民的大批遷徙,經歷明清鼎革兵燹戰亂的四川,經濟元氣逐漸恢復,各地商人紛至沓來。在成都,字號放帳的都是山西、陝西人,當地人稱“老西”、“老陝”,所謂“放帳三分利逼催,老西老陝氣如雷。城鄉字號盈千萬,日見佗銀向北回”。從這首竹枝詞所述可見,晉、陝商人在成都的勢力如日中天,一般民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將本地的財富源源不斷地運回老家。作為商幫勢力繁盛的標誌,四川各地的會館相當發達,“秦人會館鐵桅桿,福建山西少者般。更有堂哉難及處,千餘台戲一年看”,“會館雖多數陝西,秦腔梆子響高低。觀場人多坐板凳,炮響酬神散一齊”。這兩首竹枝詞是說,成都當地有陝西、福建和山西的會館,其中尤其是陝西的會館為數最多,勢力也最為顯赫。每年人們都能看到在會館裡上演的許多戲,其中的秦腔梆子響徹於成都平原。這些,都生動描摹了成都一地各地會館運作的具體細節。而在鱗次櫛比的各地會館中,陝西會館更顯得鶴立雞群。除了大商幫外,錢鋪基本上為江西人所壟斷,“江西老表慣營求,兌換銀錢到處搜。倒帳潛逃講帳出,蠅頭鼠尾作狐謀”。詩注曰:“錢鋪俱江西人,謂之‘老表’。”看來,近世聞名遐邇的“江西老表”,顯然就是指來自江西的錢商。
隨著移民的遷徙,商品的流通交易,人們之間的交流和接觸空前頻繁,極大地凸顯了各地人群的性格特徵。清代前期,紹興師爺就受到成都人的極大矚目:“安排擺設總求工,古董諸般樣不同。美服更兼窮美味,師爺氣派與門公。”這首竹枝詞,描寫了紹興師爺在衣食家居日用方面的與眾不同。這是說四川一帶紹興師爺的家裡日常擺設比較講究,如古董等都相當精緻,穿著華麗,吃的又是美食,這是一種師爺氣派。這一點很有意思,讓人聯想到在北方的紹興師爺。明清以來,紹興人持續不斷地遷居北京,尤其是那些在中央六部中充當胥吏的紹興人,財大氣粗,生活極為優裕,所以起居服飾都相當奢侈。這些人為了壯其門面,在家門口總要擺一個大魚缸,栽兩棵石榴樹,夏天一定要搭一個天棚,門口再蹲一隻大肥狗。上街買零食,又一定要用一個丫頭。此外,還要請一位先生,教書還在其次,主要也是為了裝點門面。所以有“天棚魚缸石榴樹,老師肥狗胖丫頭”的諺語。這種師爺氣派,在北京和保定都是如此。從南北的情況來看,紹興師爺無論是身處何方,都是引人矚目、相當特別的一群人。由於成都的師爺都來自浙江,所以有一首竹枝詞這樣寫道:“幕賓半是浙西東,帽蓋矜誇律例通。漫說救生莫救死,篋中存案本相同。”詩注曰:“幕友初出手,謂‘帽蓋子’。”根據文獻記載,四川省的刑名和錢穀師爺,十有八九都是浙江人,而在浙江省籍中,又可分為紹興幫和湖州幫,兩幫各自拉幫結派,相互推薦。由於刑名師爺主要學習的是法律和例案,所以從業者必須跟隨老師學習辦案的技巧,當時稱為“學幕”。民間稱呼學幕者為“帽辮子”或“帽蓋子”,也就是帽子上的辮子或蓋子,是比喻他們與老師不能分離。在“無紹不成衙”的時代,紹興酒和紹興師爺、紹興方言一樣通行全國,清代中葉人稱“紹興三通行”。這種情形,也在竹枝詞中得到了生動的反映。在成都,“紹酒新從江上來,幾家官客喜相抬”,這說的是紹興酒從長江上運來,衙門裡的一些人很高興地出來將它們抬進去。這些紹興酒往往是由紹興師爺和胥吏負責推銷(或者是由他們的親戚朋友兼營),所以竹枝詞有曰:“居然利藪軋官場,南貨攜來入署忙。笑問師爺生意好,回言件件出蘇杭。”這是說紹興師爺在衙門中販賣紹興酒,這是官場上的一大利藪,人們笑著問師爺生意可好,師爺回答說,這些東西都是從蘇杭一帶運來的。這首竹枝詞的註解說:南貨稱“師爺”。當時,紹興人以南貨業為生,所以南貨竟然也被直接用來稱為“師爺”。
在清代,與紹興師爺同樣著名的還有鳳陽乞丐,從竹枝詞來看,他們的活動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在北京,“賽會時光趁踏青,記來妾住鳳陽城。秧歌爭道鮮花好,腸斷冬冬打鼓聲”。詩注曰:“打花鼓:風陽婦人多工者,又名‘秧歌’,蓋農人賽會之戲。其曲有《好朵鮮花》套數。鼓形細腰,若古之搏拊然。”對此,孔尚任的《燕九竹枝詞》:“秧歌忽被金吾禁,袖手遊春真可惜。留得鳳陽舊乞婆,漫鑼緊鼓攔遊客。”不僅在北京,賣藝乞討的鳳陽婆還遠達山西,“鳳陽少女踏春陽,踏到平陽勝故鄉。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斷路人腸”。而在南方,“彈弦賣唱都廬橦,多半鄰村逐此邦。還有逃荒好身手,生涯花鼓鳳陽腔”,鳳陽花鼓也成為各地人群逃荒乞討的重要道具。
原文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譯文
正是一場太陽雨後,兩岸楊柳搖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漲,平靜如鏡。少女心情抑鬱地漫步在岸邊,忽然,一陣悠揚的歌聲從江上隨風飄來,仔細一聽,原來是久無音訊的情郎思戀自己的情歌。東邊陽光燦爛西邊雨綿綿,原以為是無情實則還有情。
譯文二
江邊楊柳,樹葉青青,江水平緩地流動,一葉輕舟在江上行駛。岸上少女忽然聽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她從歌聲獲得的印象是,對方雖沒有更明確的表示,卻似乎有些情意。這真好象黃梅季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是雨天吧,東邊還出著太陽,令人捉摸不定,是無“情“(晴)還是有“情”(晴)呢?
著名詩詞和西湖竹枝詞二首
儂家住在涌金門,青見高峰白見雲。嶺上已無丞相宅,湖邊猶有岳王墳。
楊柳樹頭雙鵓鴣,雨來逐婦晴來呼。鴛鴦到死不相背,雙飛日日在西湖。
過沙湖賦竹枝詩
白沙湖頭月色新,白沙湖里水如銀。可是吳宮雙玉管,聽得一聲愁殺人。
竹枝詞三首
賴惠川,嘉義人,本名尚益,又署名「悶紅老人」。. 其竹枝詞的創作數量、同題詩的寫作篇幅,皆是歷代文人之冠,同時也是第一位出版個人詠物詩別集的文人。. 整首詩一開始,便以台灣自漢人移墾以來,即被認為是古書所稱之「蓬萊」、「瀛洲」等神仙所 ...
2014年3月3日 · 竹枝詞形 式 上很像近 體 七言絕句 詩 體(也有 例 外:如宋 代 賀鑄〈變 竹 枝詞九首〉 為五 言 四 句 體, 然 此 體 式不 多 見 ) ,但 與 近 體 不同 的 是 , 竹枝 詞 可 吟 可歌 , 而 近體 只可 吟 ; 至 於竹 枝 詞 與 詞兩 者 都 與 音樂 性 有 關 ...
PowerPoint 簡報. 詩名:竹枝詞 . 作者:劉禹錫 詩體:七 言 絕 句 . 作者介紹. 竹 枝 詞 . 城西門前灩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詩義. 字詞解釋 城西門:指奉節城西門,在今奉節縣東北。 灩澦堆:指在四川奉節縣西南,瞿塘峽口江中的一塊大石頭。 語 譯 在奉節城西門前的江中,有一個灩澦堆。 雖然一年又一年受到波浪沖擊,可是也摧毀不了它。 倒是人心還不如一塊石頭,總是一會兒東,一會兒西,隨著波浪而轉變,令人煩惱。 ~作 者~ 劉禹錫 字夢得(西元七七二-八四二)。 他任夔州刺史的時候,非常喜愛當地流行的民歌「竹枝詞」,於是改寫了兩組竹枝詞。 由於詞曲優美,音樂和諧,內容又詠唱當地的風土人情,所以深受人喜愛。
- 10/11/2008 1:49:56 AM
- user
- 如螢幕大小
- PowerPoint 簡報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竹枝詞九首. 作品別名:竹枝詞九首並引、竹枝詞九首並序.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作者:劉禹錫. 作品原文. 竹枝詞九首1(並引) 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 歲正月2,余來建平3,里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4。 歌者揚袂睢舞5,以曲多為賢。 聆其音,中黃鐘之羽6,其卒章激訐如吳聲7,雖傖儜不可分8,而含思宛轉,有《淇奧》之艷 9。 昔屈原居沅 湘間 10,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11,到於今荊楚鼓舞之。 故余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颺之 12,附於末,後之聆巴歈13,知變風之自焉14。 其一. 白帝城頭春草生 15,白鹽山下蜀江清 16。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其二.
竹枝詞 是 漢詩 的一種,最初是 民歌 形式,後來其體裁也被文人借鑑到自己的作品中。. 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是唐 劉禹錫 所作的詩《竹枝詞》末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又流傳至 日本 、 朝鮮半島 、 琉球 等地。. 台灣竹枝詞 另有新變,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