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手陽明大腸起於食指末端的商陽穴,手臂橈側向上,走到肩部,達到督脈的大椎穴,在向下進入鎖骨上窩聯絡肺臟,通過橫膈,屬於大腸。 其支脈通過頸部、面頰,上唇,到達對側的迎香穴。 其循行路徑上的穴位多具有生津通腑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如腹湧、腹瀉、痢疾等,也可以治療頭面、五官和咽喉的病徵,如咽痛、牙痛,鼻出血等,還可以治療肩手疼痛。 足陽明胃起於鼻翼兩側,入上齒齦內,出而環唇周,上行耳前,達前額。 其支脈很多,面支脈、胃下口部支脈、脛部支脈、足跗部支脈等,其循行路徑上共有包括足三里等90 個穴位。 可以治療經絡走行上相關的疾病,如主治腸胃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某些病癥和咽喉、頭面、口、牙、鼻等器官的病徵,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 如何護理頭部.

  2. 坊間流傳服用胎盤有效的多是軼事證據』(anecdotal evidence),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科學上關於軼事證據的定義包括不是基於事實或仔細研究的信息非科學觀察法得到報告非嚴格科學分析方法得到的隨機觀測來自口頭相傳而非系統證明的信息

  3. [2018-11-13]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黃精自古以來便有「太陽之草」之稱,被認為是延緩衰老的聖藥。 醫生建議,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的年輕人,經常會出現未老先衰的跡象,比如30 來歲就生了不少白髮、皮膚萎黃、四肢無力,此時也可以適當食用黃精,以滋補脾肺腎,讓機體達到陰陽平衡。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主任醫師黃漢超說,黃精味甘性平,歸脾經、肺經、腎經,具有養陰潤肺、補脾益氣、滋腎填精的功效,可謂「三臟皆補」。 在《神仙芝草經》記載:「黃精,寬中益氣,使五臟調良,肌肉充盛,骨髓堅強,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顏色鮮明,髮白更黑,齒落更生」。 藥材鑒別. 選購黃精時以塊大、色黃、斷面透明、質潤澤者為上品。

  4. 2024年5月21日 · 經前症狀觀察免疫力免疫調節」:不是愈強愈好!. [2020-07-02]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不是每個新冠肺炎患者都會發燒,可能出現腹瀉、味覺異常、嗅覺異常,且國外也發現病毒會侵犯神經系統,這時免疫力低下、老年人或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就 ...

  5.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世界很美好,誰都想和親人朋友多享受這人間的美好。 可是為什麼同樣是人,有的人能長命百歲,有的人去早早夭折。 排除疾病的原因,多和後天的飲食和運動相關。 只有找到對的長壽方法,才能夠長壽。 這個動作經過幾千年來很多驗證,每天經常做可以長壽10年。 長壽動作. 在2500年前的《黃帝內經》中提到: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說的是拉筋能夠是骨頭重定,筋絡柔韌,氣血才能流暢,筋絡每拉伸一寸,就能延長10年的壽命。 拉筋長壽的原理. 人從出生到衰老筋經經過了生長到萎縮,筋經萎縮或導致進過骨頭不正,出現緊縮處筋脈的不通。 容易出現四肢麻木,血栓,疼痛,脊椎彎曲等想像。 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會出現身高減少,彎腰駝背的原因。

  6. 血液變酸或影響健康. [2015-10-06]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近年坊間有不少傳言指,若身體酸鹼值(potential of hydrogen,pH)失去平衡,令人長期處於酸性的體液狀態,可致百病叢生,甚至提早衰老。. 放眼教授酸鹼飲食法的中外書籍充斥市場,究竟這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或 ...

  7. 實熱的概念,是身體壯實,受外邪影響,出現熱象,用清熱的藥物袪邪外出,身體就回復健康,專業的用語是:「邪去則正安。 」此時涼茶是正確之選,黃芩亦是良藥。 另外中醫認為氣虛,亦會導致發燒發熱,這時要用補益藥去處理,高燒才會降下來,此種治法,叫「甘溫除大熱」,常用的方子有補中益氣湯,方內有人參、北芪、白朮、當歸等溫補之藥物,當大家明白箇中道理,就不會奇怪為何發高燒,中醫都有時會處方溫補藥,而非寒涼藥。 見痰休治痰,有熱莫攻熱,明得箇中理,方是醫中傑! 話說回頭,就算是有火有熱,但中醫選用降溫的藥物都各有所依,因為每種藥物作用於人體部份,都有不同,中醫謂之「歸」。 從數仟年實踐中所知,黃連、黃芩、黃柏三種藥物,雖然都同屬清熱燥濕類的藥物,但當肺部有熱時,我們應選擇黃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