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九龍彌敦道557-559號永旺行19樓

      • 地址:九龍彌敦道557-559號永旺行19樓(油麻地地鐵站A1出口) 19/F Wing Wong Commercial Building, 557-559 Nathan Road, Yaumatei, Kowloon
      baike.baidu.hk/item/香港職工會聯盟/8648063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職工盟總部位於 香港 九龍 彌敦道 557至559號永旺行7樓及19樓。 職工盟解散前主席為代表 黃迺元 、 李卓人 為秘書長。 職工盟的四大綱領為團結、尊嚴、公義、民主。 2021年9月17日,《 文匯報 》報道,9月16日晚職工盟舉行執委會會議,會議通過啟動解散程序的決定,並將於10月3日召開會員大會正式通過解散。 報道又稱自2012年起擔任總幹事的 蒙兆達 已宣布辭職。 [1] 2021年10月3日,職工盟主席黃迺元會後見記者指,大會以57票贊成、8票反對及2票棄權,大比數通過解散。 擁有31年歷史的職工盟正式步入歷史。 權力架構. 在解散前,職工盟最高權力架構是每年最少舉行一次由各屬會按會員人數派代表出席的會員大會。

  3. 職工盟總部位於 香港 九龍 彌敦道 557至559號永旺行7樓及19樓。 職工盟解散前主席為代表 黃迺元 、 李卓人 為秘書長。 職工盟的四大綱領為團結、尊嚴、公義、民主。 2021年9月17日,《 文匯報 》報道,9月16日晚職工盟舉行執委會會議,會議通過啟動解散程序的決定,並將於10月3日召開會員大會正式通過解散。 報道又稱自2012年起擔任總幹事的 蒙兆達 已宣佈辭職。 [1] 2021年10月3日,職工盟主席黃迺元會後見記者指,大會以57票贊成、8票反對及2票棄權,大比數通過解散。 擁有31年歷史的職工盟正式步入歷史。 權力架構 [ 編輯] 在解散前,職工盟最高權力架構是每年最少舉行一次由各屬會按會員人數派代表出席的會員大會。

  4. 地址九龍旺角道1號. 旺角道壹號商業中心11樓. 電話﹕3575 8500. 傳真﹕2541 2681. 電郵﹕ rtu@labour.gov.hk. 職工會登記局執行職工會條例職工會登記規例》,促進健全的職工會管理及負責任的職工會制度確保職工會依據法例及其組織規則管理會務。 本局的主要工作包括: 為職工會登記; 為職工會的規則登記; 查閱職.

  5. HKCTU - 職工盟培訓中心 - ERB COURSE. 課程資訊. 總部地址葵涌石梨街18 號職工盟培訓中心石籬校舍 電話:3758 5421 傳真:2332 4682 電郵: sl@hkctu.org.hk. CTU頻道. CTU相簿. >> 更多. 18 Sep 2014. 職工盟獲再培訓局批出全新日韓料理服務員基礎證書請按此網上報名或即致電2651 9833查詢。 最新消息. >> 更多. 07 June 2014. 職工盟培訓中心石籬校舍舉行「社區開放日」,吸引超過500名石籬街坊參與課程示範及即場報名。 想看看當天的盛況,請 按此 瀏覽。 Free Website Tools.

  6. 課程資訊. 總部地址葵涌石梨街18 號職工盟培訓中心石籬校舍 電話:3758 5421 傳真:2332 4682 電郵: sl@hkctu.org.hk.

  7. 2021年11月26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11月26日 (五) 16:40. Tweet. 巿民促職工會登記局徹查37個工會香港職工會聯盟 (職工盟)於上月解散後有市民發現過去2年期間有37個工會是以職工盟的會址作為註冊登記地址懷疑是職工盟的直屬分支部門與爭取勞工權益沒有任何關係。 有市民今日 (26日)到海港政府大樓請願促請職工會登記局從速取消以上37個工會的註冊登記。 請願人士表示,職工盟雖已宣布解散,其秘書長李卓人亦涉違《港區國安法》、因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而身陷囹圄。 然而職工盟屬下37個工會,卻仍然呈正常登記、正常營運的狀態。 請願人士認為短短2年間井噴式爆出來的新工會,大部分都同職工盟勾結外部勢力亂港、禍港的行徑脫不了關係。

  8. 2022年4月6日 · 公司名稱. 香港職工會聯盟. 成立時間. 1990年7月. 總部地點. 香港九龍彌敦道 557-559號永旺行19樓及7樓. 公司性質. 非牟利教育機構. 目錄. 1 爭取目標. 2 地點及設施. 3 架構. 4 屬會名單. 5 迴應問題. 爭取目標. 團結:我們堅信“團結就是力量”,致力於凝聚打工階層力量,壯大獨立工會運動,使打工仔女能在實力基礎下爭取權益。 飯碗:我們站穩基層立場,推動勞工權益,改善僱員生活質素,具體工作包括處理勞資糾紛、宣傳工會意識、爭取立法保障、組織獨立工會等等。 公義:我們作為勞工組織,有責任捍衞社會公義、接近貧富差距、為社會弱勢羣體爭取分享繁榮成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