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胡志偉, MH (英語: Wu Chi-wai ,1962年10月18日 — ),在 香港 出生,祖籍廣東省羅定市,曾任 黃大仙區議會 瓊富 選區議員、 香港 九龍東選區 香港立法會 議員、 民主派會議 召集人。 香港民主黨 主席(2016-2020),暱稱為「胡主席」。 [4] [5] 簡歷 [ 編輯]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胡志偉,出身於 草根階層 ,曾在 皇仁書院 就讀,同窗包括前任 律政司司長 黃仁龍 。 1981年 中學會考 後,胡志偉便投身於社會工作。 1985年,他決定重拾書本,前往 澳門 就讀大學,修讀 副學士 學位,並於1987年負笈美國 威斯康辛大學 密爾沃基分校繼續學業,主修經濟,副修數學。

  2. 世界童軍運動組織的使命藉由以 童軍諾言童軍規律 為基礎的主要體制,對於青少年的教育做出貢獻,協助建構出個人自我實踐的社會,和在社會中扮演建設性的角色 [5] 」。 該組織由地理分區組成並由世界童軍會議世界童軍委員會與世界童軍局進行運作世界童軍運動組織共有3個 世界童軍中心 。 大約每隔4年,會在該組織贊助下舉辦 世界童軍大露營 ,也會邀請 世界女童軍總會 成員參與。 該組織也會舉辦 世界羅浮童軍大會 (對象為17至26歲青少年)與 世界童軍服務員大露營 (英語:World Scout Indaba) (對象為童軍服務員)。

  3. 2000年代. 参考文献. 香港童軍總會歷史. 成立之初[编辑] [3]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3] [编辑] 戰後發展 [3] [编辑] 日 投降後, 香港 遍地殘垣, 英國童軍總會 特別派遺了一隊「國際童子支援服務隊」來 港 ,協助重建工作。 其後,在 侯利華 會督及 柯昭璋 的領導下, 童軍運動 再度復活,1946年的童軍運動成員突破2000人。 亦成立了「先進童軍」,即現時的深資童軍。 1947年, 香港總督 葛量洪 爵士士出任 香港童軍總領袖 。 而且得到部的幫助,撥出 花園道 近 山頂纜車 站的一塊土地建造新總部之用,由當年香港童軍總會會長 摩士 爵士主持落成儀式,一所命名為「 摩士小屋 」的新總部於1949年11月12日正式啟用。

  4. 童軍活動 (英語: Scouting ,簡稱 童軍 ,也稱 童軍運動 [a] ,臺灣和港澳舊稱 童子軍 [b] ),是一個國際性的、按照 特定方法 進行的青少年社會性活動。 童軍活動的目的,是向青少年提供他們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培養出健全的公民 [1] ,最終目的是希望將來這些青少年可以回饋社會並對社會有所貢獻。 童軍運動開始於1907年,當時 英國陸軍 的 中將 羅伯特·貝登堡 在 英國 的 白浪島 舉辦第一次的童軍露營。 貝登堡以他早期的軍事著作為基礎,在他的著作《 少年警探 》( 倫敦 ,1908年)寫下了童軍運動的 原則 ,並受到 叢林印地安人 創辦人 歐尼斯特·湯普森·西頓 、 基督少年 創辦人 威廉·亞力山大·史勿夫 的影響和出版家 西里爾·亞瑟·培生 的支持。

  5. 香港繁體. 香港童軍總會 (英語: Scout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依據《 香港法例 》第1005章之香港童軍總會條例而設立該法案賦予童軍總會權力經其會務委員會制定會章該會章批准制訂各項規條以管理本會事務香港童軍總會政策組織及規條」。 香港童軍總會的總領袖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出任,現任總領袖為 李家超 。 經過1909年,最早出現的童軍活動後, 聖若瑟書院 在1914年從 童軍總會 登記成立香港首個童軍旅,香港童軍總會遂於1915年7月正式成立。 從1977年起,香港分會正式從英國總會獨立,成為 世界童軍運動組織 的第111個成員。 香港童軍總會從1978年起才正式接納女性成員。

  6. 其他人也問了

  7. 童軍運動從1907年以來已經有100年的歷史足跡遍佈全球各國主要以訓練青少年野外技能及團隊精神的建立期望以服務社會貢獻一己之力為終極目標有關更多童軍的相關介紹請參考本頁面的各個條目和內容

  8. 新界地域. 營地及活動中心. 活動. 組別. 獎章. 參考. 參見. 外部連結. 香港女童總會 (英語: Hong Kong Girl Guides Association ,簡稱:HKGGA)是 香港 的 女童 組織, [1] 亦是 世界女童協會 的其中一個會員機構。 歷史. 香港第一隊女童於1916年在維多利亞英學校成立,其後於1919年以女童倫敦協會分會名義成立香港女童協會。 1978年 世界女童總會 舉行第23屆世界會議,並通過香港為附屬會員,香港女童總會隨即棄用英國會章,並另設計新徽號。 1981年世界女童總會正式接納香港為正式會員,正名為香港女童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