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茶館》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向人們展示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北京社會風貌及各階層人物的不同命運。

  2. 2011年10月14日 · 小姑娘,别这样,黑到头儿天会亮。. 小姑娘,别发愁,西山的泉水向东流。. 苦水去,甜水来,谁也不再作奴才。. 《茶馆》上演后,有劳不少朋友来信,打听这出戏是怎么写的等等。. 因忙,不能一一回信. 问:为什么单单要写一个茶馆呢?. 答:茶馆是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內容簡介
    • 創作背景
    • 人物介紹
    • 劇目演出
    • 作品鑑賞
    • 作品影響
    • 作品評價
    • 作者簡介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穫》雜誌創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

    劇本中出場的人物近50人,除茶館老闆之外,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官里的太監、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民,以及特務、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作品通過茶館老闆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澹經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於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

    •作品名稱:茶館

    •創作年代:1956年

    •作品出處:《老舍文集》

    •文學體裁:話劇

    •作者:老舍

    •劇幕:3幕劇

    《茶館》結構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展示了從清末到北洋軍閥時期再到抗戰勝利以後的近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和各階層的不同人物的生活變遷。每一幕寫一個時代,北京各階層的三教九流人物,出人於這家大茶館,全劇展示出來的是一幅幅氣勢龐大的歷史畫卷,形象地說明了舊中國的必然滅亡和新中國誕生的必然性。

    •第一幕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一個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館開始營業,掌柜王利發興致勃勃地坐在櫃檯上。三三兩兩的旗人,遛夠了鳥兒,走進茶館來歇腿、喝茶。有兩位茶客唱著京戲,另外幾個圍著桌子觀賞瓦罐中的蟋蟀。茶館中到處貼著“莫談國事”的紙條。可是常四爺偏要談談國事。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飯、講洋話的人,也看不起在營里當差的二德子之流。他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兩個特務宋恩子和吳祥子抓去,送進了監獄。相面騙人的唐鐵嘴來討碗茶喝,說媒拉縴的劉麻子也來了,要把康六的十五歲女兒康順子賣給七十多歲的龐太監當老婆。主張實業救國的秦仲義走進來,說什麼要辦工廠,搞維新。

    •第二幕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這時裕泰茶館漸趨衰落,茶館主人王利發積極迎合潮流實行改良,卻仍然難以維持下去。主要上場人物:王利發、常四爺、王淑芬、劉麻子、唐鐵嘴、松二爺、宋恩子、吳祥子、李三、康順子等。小茶館展現出一幅兵荒馬亂、日益衰敗的社會畫面:常四爺出獄;康順子母子逃出宮;拉皮條的劉麻子被稀里糊塗砍了頭;兩個逃兵想合娶一個老婆;茶館生意清淡,面積縮小,苦心經營,試圖改良,“改良”後還未開張就厄運臨頭,特務、巡警、兵痞就接二連三來敲詐勒索,宋恩子、吳祥子搖身一變又成了軍閥的走狗。

    •第三幕

    1956年,毛澤東主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鼓勵文藝繁榮發展。同年8月,作者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屆人大和憲法通過,歌頌人民普選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從“戊戌變法”開始,一直寫到解放後的普選,其中第一幕的場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館,之後作者老舍又創作了《秦氏三兄弟》,這個劇本寫的是歷代的憲法改革,以秦家為背景。老舍將這部作品與北京人藝的曹禺、焦菊隱、夏淳等藝術家進行了討論。他們一致認為,第一幕茶館裡的戲非常生動精彩,後幾幕則較弱,建議以第一幕為基礎發展成一個戲,之後老舍創作了話劇《茶館》。

    1958年5月,作者老舍在《劇本》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答覆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的文章,說明了《茶館》是怎么寫的:“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齣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50來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正面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么,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裡,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訊息么?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

    •王利發

    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柜,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裡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幹練、善於應酬,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態度。在黑暗的舊中國,儘管王利發善於應酬,善於經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禦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於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的命運。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

    •常四爺

    常四爺是旗人,在滿清時吃皇糧。但是他對腐敗的清王朝不滿,對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抓起來,坐了一年的監獄。出獄後參加義和團,以後又憑力氣靠賣菜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為,富有正義感。他不諱言他的不滿,對抓過他的特務仍然很強硬,對正在發愁的王利發則雪中送炭。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也窮困潦倒,絕望地喊出:“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這個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反映出舊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

    •松二爺

    松二爺也是個旗人,心眼好,但膽小怕事,懶散而無能。清朝滅亡前,他遊手好閒,整日喝茶玩鳥。清亡後,“鐵桿莊稼”沒有了,但他仍然留戀過去的生活,不願自食其力。他寧願自己挨餓,也不讓鳥兒餓著,一提到鳥就有了精神,最後終於餓死。這是一個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腐朽。

    1956年3月29日,焦菊隱、夏淳導演的《茶館》首次被北京人藝搬上舞台。首演半個多世紀以來,《茶館》已成為北京人藝的“看家戲”,也是中國演出場次最多的劇目。

    1980年《茶館》應邀赴西德、法國、瑞士等國訪問演出,這是中國話劇第一次走出國門,之後該話劇多次赴國外及我國香港、台灣等地演出。

    主題思想

    •總述 《茶館》這齣三幕話劇中,共有70多個人物,其中50個是有姓名或綽號的,這些人物的身份差異特大,有曾經做過國會議員的,有憲兵司令部里的處長,有清朝遺老,有地方惡勢力的頭頭,也有說評書的藝人、看相算命及農民鄉婦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層次。 《茶館》通過“裕泰”的茶館陳設由古樸一新式一簡陋的變化,昭示了茶館在各個特定歷史時期中的時代特徵和文化特徵。開始時,茶客的弄鳥、吃茶、玩蟲,雖有些略帶古風的聲色,但由於“偵緝”的出現及“莫談國事”的紙條,一動一靜,均產生著一種壓抑的氣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館設施的更新與場面的收縮,暗示著茶館在這個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中所作的抗爭。茶館中的“洋氣”以及那張越寫越大的“莫談國事”紙條,則預示著更大的危機。到了第三幕,不僅“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大,數目更多,而且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茶錢先付”。這表明了茶館已經到了人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錢先付…莫談國事”顯然反映了一種因果聯繫。老舍以茶館為載體,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的變革。 •分幕

    藝術特色

    •形散而神不散的結構 《茶館》的謀篇布局獨具匠心。全劇沒有貫穿到底的矛盾鬥爭,是一出以人物帶故事的話劇。它由幾乎沒有聯繫的幾個小故事組成。幕與幕之間在情節上的聯繫,表面上看是不太緊密的,但仔細分析,便可發現三幕之間的聯繫是作者描寫的一種深層的政治意識。如“莫談國事”的字條一幕比一幕多。這富有象徵意義的紙條,揭示出在這三個軍閥政府的專制下,人民受苦受壓,是不能說話的,同時也有力地說明臨近解放的國民黨政府殘酷的事實真相。 •浮雕式人像展覽 作者老舍塑造人物形象有其獨特的方式。著重刻畫時代的、階級的、職業的和氣質的特點以及地方色彩,作出各種社會典型的藝術概括,通過浮雕般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反映出不同的社會面貌。如秦二爺是民族資本家,他出場時少年得志,對實業救國充滿信心,但顯示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年幼無知。秦二爺轟趕饑民的惡劣態度,暴露了他和貧民格格不入的本性。經過幾十年風雨,他只剩下對現實和自我痛苦而盲目的詛咒。秦二爺的悲劇是舊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性格和命運的縮影。 •獨特的喜劇樣式 《茶館》中有不少悲劇性的場面,但是全劇的基調卻是喜劇的,而且即使是悲慘的情節和細節也往往以幽默的筆法表現出來。老舍在《茶館》中塑造了許多小人物。王利發與秦仲義在社會風浪中的命運升沉都有相同之處,他倆都沒有逃脫破產的下場。劇中也出現了一些權勢人物,如龐太監、馬五爺及沈處長,但從處理這些人物的漫畫式、剪影式的手法來看,他們也還是作為小人物來描寫的。這些小人物都是老舍筆下幽默的對象,正是這些小人物形象才提供了這種寓悲於喜,啼笑皆非的題材。 •誘人的語言魅力 《茶館》的語言特色最主要的就是真實、形象。如相面人唐鐵嘴來到“茶館”對王掌柜說:“我不抽大煙了。”王掌柜聽了很高興,即回答“那好”。他接著說:“我改抽白面兒,大英帝國的香菸,日本的白面,兩大強國侍候著我一個人,這福氣還小嗎?”即使不知他底細單憑這句話就知道他是一個無恥之徒了。從這富有幽默感、個性化的語言裡,可以深深地體察到帝國主義不僅用槍炮打中國,而且還從體質健康上進行毒害的可恥行徑。 •側面透露的手法

    這篇話劇自發表以後,被改編成話劇、電影、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

    •話劇演出

    1958年3月29日,由焦菊隱、夏淳導演的《茶館》在北京人藝首都劇場公演,反映強烈。

    1963年5月,《茶館》復排上演。

    1979年2月,在老舍先生八十誕辰之際,北京人藝以原班人馬重排上演《茶館》。

    1980年9月至11月,《茶館》應邀赴德國、法國、瑞士三國進行訪問演出。全程50天,訪問15個城市,共演出25場。這是中國話劇第一次走出國門。

    現代文學家曹禺:《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瑰寶;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第一幕。

    現代作家王蒙:我認為《茶館》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最好的作品。作品的特點就是不煽情,語言平實、口語化,卻最能表達深刻的感情,能讓人落淚。

    現代劇作家陳白塵:全劇的文字並不多,就寫了五十年,七十多個人物,精練的程度驚人。

    現代戲劇理論家張庚:《茶館》是一個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現代戲劇理論家劉厚生:《茶館》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話劇舞台出現的第一流作品中最前列的幾個之一。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洪子誠:老舍《茶館》的敘述動機,來自於對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強烈渴望,和對一個不公正的社會的強烈憎恨。新舊社會對比既是他結構作品的方法,也是他的歷史觀。他對於“舊時代”北京社會生活的熟悉,他對普通人的遭際命運的同情,他的溫婉和幽默,含淚的笑,使這部作品,接續了老舍創作中深厚的人性傳統。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曾任國小校長、中學教師等職;1923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華語講師,此間創作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長篇小說。1930年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並寫出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和短篇小說《月牙兒》等。抗戰期間,曾主持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1946年赴美講學,完成了長篇巨著《四世同堂》等。新中國成立後應召回國,創作了《龍鬚溝》、《茶館》等23部話劇和長篇小說《正紅旗下》。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盡。

  3. 茶館 》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 《茶館》是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里。 茶館里人來人往,會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

  4. 茶館》於1958年3月29日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北京的首都劇場首演,導演是焦菊隱和夏淳。 此劇歷經數十年經久不衰。 成為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的經典保留劇目。

  5. 《茶館》是一部三幕話劇。這個劇本以「老裕泰」茶館 50年的興衰為經緯,揭露了現代中國三個時代(戊戌政變後、軍閥混戰的民國初年、抗戰勝利後的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腐朽和黑暗,同時,將不同社會環境中各色人物的面貌和命運在這個小小的茶館中展現

  6. 茶馆 作者: 老舍. 三幕话剧。 老舍著。 发表于1957年。 剧作以旧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为线索,通过进出茶馆的70多个人物及其活动,组成了清朝末年、军阀混战和抗战之后这三个历史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画卷,以概括旧中国50年的历史变迁。 第一幕展示清朝末年腐朽混乱的世态:在表面兴隆的裕泰茶馆中,一面是反对戊戌变法的太监趾高气扬、荒淫无耻,“吃洋教的”摆弄威风和人口贩子的伤天害理;另一面却是破产农民被迫出卖女儿,直言国事者被捕入狱。 第二幕描绘军阀混战时期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景象,在虽经“改良”却无法开张的茶馆中,军警特务肆意敲诈百姓、加紧搜捕爱国者,并出现了国会议员退隐念经、两个逃兵要合娶一个老婆的畸型社会现象。 第三幕再现国民党独裁时期群魔乱舞、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黑暗情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