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草船借箭故事: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但有些心胸狭窄,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便要诸葛亮在10天内赶造10万支箭,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 赤壁之戰 的一個故事。 借箭由 周瑜 故意提出 (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 諸葛亮 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 曹操 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後人的讚美,因而衍生了許多成語趣聞、戲劇表演。 但在《魏略》中,所謂“草船借箭”卻是 孫權 所為。 歷史原型.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 (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 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歷史明確記載借箭人是孫權,並不是諸葛亮。 草船借箭發生地點.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 (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二、简评: 草船借箭中处处透露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正是他的神机妙算使他成功向曹操 “借箭”。 他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巧安排、识人心、知天文、懂地理。 三、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濡须之战时,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 孙权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主要描述周瑜為陷害諸葛亮,要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 諸葛亮算定了大霧之日,便借子敬二十隻草船駛往曹營,曹操因疑霧中有埋伏,便令以亂箭射之。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扩展资料:
2021年5月16日 · 「草船借箭」(《三國演義》第46回)是緊接「蔣干中計」之後的又一個精彩的鬥智故事。 歷史上並無諸葛亮用計「借箭」的史實。 與這個故事略有瓜葛的記載見於《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魏略》,說建安十八年(213年)孫權與曹操相持於濡須,孫權乘大船去觀察曹軍營寨,曹操下令亂箭射之;船的一面受了許多箭,偏重將覆,孫權沉著應付,命令將船掉頭,讓另一面受箭,等「箭均船平,乃還」。 這只是被動的「受箭」,而不是主動的「借箭」。 在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中,周瑜掛帥出兵後,與曹操在江上打話,曹軍放箭,周瑜讓船接滿箭支而回。 但這也只是隨機應變的「接箭」,同樣不是有計劃的「借箭」。 由此可見,「草船借箭」完全是《三國演義》的一段傑出創造。
2021年10月30日 · 草船借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的寓意启示我们:周瑜虽有大将之才,却心胸狭窄,嫉妒胜己一筹的“智多星”诸葛亮,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生出一计,诱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短时间内造出十万枝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妒忌心强,而且万分狡猾、阴险。 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地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枝箭,顺利完成任务。 诸葛亮用实际行动给了周瑜一个响亮的耳光。 有道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妒贤嫉能,不如努力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包括对手的性格,气象条件,来巧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别人超越自己时,要看到别人付出的辛劳和汗水,真诚、虚心地向人家学习,找出不足之处。
2023年1月2日 · 于是,曹军都在水寨边上向诸葛亮的船放箭,一会儿的工夫,船上的草人身上插满了箭,诸葛亮又令军士把船调过头来,让箭往船另一侧射。 又过了一会儿,箭又满了,诸葛亮就令军士齐声喊:谢曹丞相箭!
2024年4月18日 · 本文将探讨草船借箭的故事,并分析其中的智谋和胆略。 故事的背景是赤壁之战前,蜀汉与东吴联盟对抗曹魏。诸葛亮知晓战事的关键在于箭矢的供应,但蜀汉缺乏足够的箭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葛亮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计划——向敌对的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