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現代藥理】 本品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檸檬烯。 荊芥水煎劑可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解熱作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人型結核桿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荊芥炭有止血作用。 荊芥的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鎮痛和抗炎作用,後者較強。 【其它相關項目】 本草備要 - 荊芥. 神農本草經讀 - 荊芥.

  2. 荊芥的傳統功效. 1. 發汗解表. 荊芥性辛、溫,歸肺、肝經。 具有發散風邪、透疹解表、祛風止痛之效。 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 荊芥與防風相伍,可增強其發汗解表之功。 亦可配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 此外,荊芥炒炭應用,具有入血分止血之效,可用於治療便血、崩漏等症。 2. 散風寒. 荊芥性微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之效。 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等症狀。 荊芥配銀花、連翹、薄荷,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適用於風熱表症;配生石膏,能清熱涼血、疏散風熱,適用於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能清熱利咽、消腫止痛,適用於咽喉腫痛;配槐花炭,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適用於便血;配白茅根,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適用於鼻衄。

  3. 荊芥為 發汗, 解熱 藥,是中華常用草藥之一。 能鎮痰、怯風、 涼血。 治流行 感冒,頭疼 寒熱 發汗, 嘔吐。 目錄. 1名稱. 2中藥簡介. 3採制貯藏. 4藥材形性. 5炮製. 6主治病證. 7藥物配伍. 8鑒別. 9含量測定. 10生藥材鑒定. 11中藥化學成分. 12中藥化學鑒定. 13藥用價值. 14各家論述. 15用藥禁忌. 16參看. 名稱. 植物學名: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藥材 學名: Herba Schizonepetae。 漢語拼音:Jingjie.

  4. 荊芥具有發汗解表祛風功效,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狀。 荊芥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 感冒 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

  5. 【備註】(1)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 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常與防風相需為用。 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

  6. 藥用. 辛溫。 入肺,肝經。 荊芥還是皮膚科常用藥。 中醫認為荊芥可「祛皮里膜外之風」,既能疏風,又能勝濕,既入氣分宣郁,又入血分通絡,為血中之風藥。 其配伍防風可增強止癢功效,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蕁麻疹、濕疹、風疹、麻疹、銀屑病、皮膚瘙癢、瘡瘍初起等症。 作為一種中草藥,其藥用部分為荊芥乾燥地上部分,具有解表散風、透疹功效 [ 4 ],對過敏性炎症有較好的療效 [ 5 ]。 治產後血暈。 本品炒黑用於止血。 與防風為藥對。 參考文獻. ^ 裂叶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3-01-18].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16-03-05).(簡體中文) ^ 中科院中國植物志編委會.

  7. 荊芥有解熱鎮痛作用,荊芥煎劑或乙醇浸劑灌胃,能使汗蛻泌旺盛,皮膚血管循環增強,對家兔有微弱的解熱作用。 荊芥揮發油中的d-薄荷酮和3-甲基環己酮有鎮痛作用。

  8. 2016年9月23日 · 荆芥的效果 功效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经脉 入肺经、肝经。 主治 发表祛风,理血;炒炭后可止血。

  9. 荊芥功效. 荊芥(學名:Schizonepeta tenuifolia)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多種醫療功效。. 傳統中醫學認為,荊芥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止癢、消瘡止血的功效。. 它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咳嗽、頭痛、皮膚疹等症狀。. 此外,荊芥還具有抗菌和抗炎的特性,使其成為 ...

  10. 荆芥还是皮肤科常用药。 中医认为荆芥可“祛皮里膜外之风”,既能疏风,又能胜湿,既入气分宣郁,又入血分通络,为血中之风药。 其配伍防风可增强止痒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荨麻疹、湿疹、风疹、麻疹、银屑病、皮肤瘙痒、疮疡初起等症。 作为一种中草药,其药用部分为荊芥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解表散风、透疹功效 [4],对过敏性炎症有较好的疗效 [5]。 治產後血暈。 本品炒黑用於止血。 與防風為藥對。 参考文献. [编辑] ^ 裂叶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3-01-18]. (原始内容 存档 于2016-03-05). (简体中文) ^ 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65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