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29日 · 潮看中化﹕讀萬卷書 還是 行萬里路?. 【明報專訊】今年書展主題是旅遊,但縱是較「貼題」又慣常旺場的旅遊書籍,注目度還是遠不如兒童書籍,豪購補充練習的家長百態搶佔各大媒體。. 早前更有政黨調查發現,六成小學生家長為子女安排的主要暑期活動是 ...

  2. 2022年11月22日 · 世界首富馬斯克正是發展多元人生的代表人物。 人們只看到他現在的成功,卻不知他以往是電子支付公司行政總裁時,曾被人用計趕走,被免去職務,令他明白只專注一事不可取。 因此,他後來積極發展不同事業,由電動車到太空研究,甚至在腦神經科學皆有成就。 有人以為馬斯克成功是因為他有運氣有能力,其實只是他多元發展人生,作多方面投資,就算在某些領域失敗,仍能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 由此可見,多元人生令人免於冒上孤注一擲的風險,以免一次失敗就一無所有。 其次,多元人生令人有更多歷練和嘗試,令人生更有色彩。 人生就如一張白紙,難道會有人喜歡只有一種顏色的畫嗎? 若希望人生有更多色彩,自然就要發展多元人生,創造更多可能,令人生更有意義。

  3. 2024年4月23日 · 明報專訊上海一名90後董姓女律師在網上稱做律師月入5000元(人民幣下同),網絡直播收入2萬元」,建議其他律師做擦邊」(帶有性暗示的)直播事件近日引發熱議董女所在律師事務所表示已對其批評教育但不會開除

  4. 2023年2月3日 · 《正義》改編真實慘案,調子沉鬱,全片有野心地環顧法庭所有參與者、審訊的詳細過程。 《毒舌》完全虛構,莊諧兼具,類型的味道更突出。 敘事焦點主要圍繞法庭上的被告及控辯雙方。 從製作的角度,《正義》由新進電影人操刀,見實驗性及活力;《毒舌》的團隊更資深 (編導吳煒倫首次執導,但編劇經驗豐富),投資的安樂影片似乎又不惜工本,務求把影片拍成、包裝成產業的典範。 久違了的港產片味道. 看《毒舌大狀》初段,突然有一下錯覺,好像在看近年稍具水平的韓國片。 攝影、分鏡及美術皆講究,配樂出色,演員個個勝任。 黃子華有點似宋康昊,全片是他所演人物一路的歷程——小人物經歷意想不到的重大打擊,痛定思痛後站穩陣腳,盲打誤撞改變一生。

  5. 4 天前 · [2015-03-03]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6. 2021年5月11日 · 「士以仁為己任」到了宋代有更重大演變,發展為「士以天下為己任」,讀書人不但把發揚「仁」作為自己的責任,而且,更把治理整個國家視作自己的使命。 這是宋代知識分子的共同觀念,而范仲淹最為代表: 「且如一個范文正公 (按:范仲淹死後賜號文正;公,尊稱),自做秀才時便以天下為己任,無一事不理會過。 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許多事業。 」 (朱熹《朱子語類》卷一二九) 宋代無論君臣,均認同「天下為公」的上古政治理想 (《禮記?禮運》),即「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指國家不止由皇帝一人獨佔,而是全國人民共同擁有,因此,士成為大臣後,與皇帝「共治天下」。 君臣共同治理國家,不是口號,而體現在制度中。 宋代皇帝下詔令,須先經宰相簽名同意作實。

  7. 2020年12月15日 · 【1】禮. 先學〈論仁〉第3則. 論仁與禮關係,是儒家最關鍵觀念: (圖b)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孔子反問:父母死後不到三年,就大魚大肉,穿得花枝招展,安樂嗎? 宰我答道:安樂。 孔子接着提出了儒家最重要的仁與禮關係的觀念: 子女出生後,父母衣不解帶、偎乾就濕地照顧,至少三年,子女才能完全離開父母懷抱。

  1. 相關搜尋

    王大治董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