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0日 · 2007年曾灶財過世之後,他的作品從街頭消失,但也開始出現在蘇富比的拍賣場,而且價格一路飆升,成為了香港最有價值的藝術家。. 圖/路透社. 警察不再是保衛人民安全的人,而更像施展暴力的暴徒,隨意毆打或逮捕在街上的孩子,那些孩子可能只是剛好穿 ...

    • 蕭正楠1
    • 蕭正楠2
    • 蕭正楠3
    • 蕭正楠4
    • 蕭正楠5
  2. 2019年7月9日 · 林鄭月娥宣布:不撤《送中條例》,但全面失敗確認「壽終正寢」. 「送中工作已完全失敗。.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9日上午再度召開記者會,重申全港爭議的《逃犯條例》修例(《送中條例》)已全面失敗,並宣布全案正式「壽終正寢」(bill is dead)不 ...

    • ▌什麼是《送中條例》?
    • ▌《送中條例》的修訂爭議
    • ▌香港毀了?國際輿論的憂慮
    • ▌抗爭下一步?

    「送中條例」的正式名稱為《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又稱為《逃犯條例》或《引渡條例》。根據條例規定,凡涉嫌謀殺、洗錢、性侵等犯罪事項,而在香港境內被發現的話,政府即可不需透過任何司法程序,直接將人引渡至中國。但之中包含的37項罪行裡,還有像是「危害種族、或煽惑他人進行危害種族」等較為模糊的範疇。 只要是中國政府認定的「逃犯」,就有可能在越過司法審判程序之下,直接被移送到中國,所以才又稱為「送中條例」。這等於是讓香港的司法「內地化」,影響所及,連在港人士都會因此受制於中國法律;而最令外界憂心的是,批判中國政府、或是政治犯都有可能因此被直接引渡。 修訂條例的初始原由,源自於2018年12月發生在台北的「潘曉穎命案」。當時一名香港女性潘曉穎,與其港籍男友陳同佳來台旅遊...

    根據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說法,條例的修訂是為了彌補司法漏洞、避免香港成為逃犯藏匿的天堂,然而其做法卻是放寬香港與中國之間的引渡,讓香港輿論一片震驚反彈。 反對意見質疑,港府欲修改條例並開放「送中條款」,最終結局很可能會讓中國政府直接有權要求港府「逮捕並引渡在香港境內、或過境香港的任何『嫌犯』」。而且條例修訂後,會將審議移交逃犯的職權,轉為港府的行政長官負責,只要香港特首及法庭同意,就無需經過審查直接移交中國;香港各界憂心,在親中的特首林鄭月娥主政下,恐怕都會對中國「有求必應」。 另外引起香港民眾憤怒的是,只要此法一開,香港將正式「司法內地化」,不僅破壞香港的司法獨立,原先承諾的「一國兩制」也將徹底崩解。 支持方的論述之一,則是認為「打擊犯罪天經地義」,引渡罪犯並無不妥。然而這個說法的前提,必須...

    國際輿論也同樣對香港的《送中條例》感到憂心。今年5月底,英國與加拿大發表聯合聲明,指出修訂條例會損害香港人的權利與自由,更會波及眾多在港居住的英、加公民,條例將會嚴重影響香港的國際聲譽。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也抱持同樣看法,並且表示香港的一國兩制架構正持續遭到破壞,「讓香港在國際上的特殊地位面臨風險。」德國方面則指出,包含德國商人在內的各國外商,在香港的經營環境會因為《送中條例》而急劇惡化,對前景並不樂觀。 而與香港有緊密經濟合作的日本,也透過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對外表示,「香港是日本長期以來的重要合作夥伴,日本政府非常關注條例修訂,期待香港能維持自由與民主的體制。」就在香港號召6月9日反送中遊行示威的同時,民主派政黨「香港眾志」的周庭正赴日本訪問,並且在1...

    6月9日,香港各界和公民團體號召了103萬人走上街頭「反對引渡惡法」。群眾湧入金鐘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外圍,要求特首林鄭月娥「撤回惡法、重啟協商」,同時訴求林鄭月娥必須下台負責。 當日晚間10點左右,大部分的參與者皆已撤退,但在立法會外仍發生了警民激烈衝突,雙方於金鐘、灣仔一帶徹夜對抗,直到11日破曉時分,才以警方強勢清場結束。然而面對百萬民眾上街抗議,港府仍不為所動,堅持要在12日於立法會進行《送中條例》二讀;毫不退讓的態度也使得反對者更為憤怒,醞釀全港的罷工罷市罷課,並於12日當天再度發動萬人上街包圍立法會。 反對派指出,如果港府仍堅持修法、挾席次優勢闖關,反對派也預計將於7月1日再度集結,「號召起更龐大、更絕對力量的全港總抗爭。」不過之後可能的三讀時間,會落在6月19-28號(逢...

  3. 2021年7月8日 · 自2006年投身傳媒界,不覺快將十六年,總體而言見證著 香港 的傳媒自由走過一段漫長的下坡路,2019年夏天以降,因緣際會掛著《立場新聞》的記者證,跑過大大小小的衝突現場,催淚彈吃慣了,警察的呼喝推撞都習以為常,不覺來到2021年夏天,應該差不多 ...

    • 蕭正楠1
    • 蕭正楠2
    • 蕭正楠3
    • 蕭正楠4
    • 蕭正楠5
  4. 2018年12月8日 · The Glocal © 尹子軒. 香港《The Glocal 全球政經評論》,試圖在香港撐出一片世界觀的閱讀空間,既是Global、也是Local的。. 來自 香港 的尹子軒,我們都叫他Tom,是香港 《The Glocal 全球政經評論》 的副總編輯,文章散見於各新聞媒體,在長期合作的轉角國際 ...

    • 蕭正楠1
    • 蕭正楠2
    • 蕭正楠3
    • 蕭正楠4
    • 蕭正楠5
  5. 2023年11月13日 · 鏡頭背後 香港. 曾經的香港,從1950年代至千禧年代的幾十年間,有著這樣一道風景: 歪扭拙劣的中文毛筆字體,密密麻麻的爬滿了可以寫字的平面,若細讀,會發現當中內容有大量人名,中文字當中又混雜阿拉伯數字,字體大小不一致,個別字詞會被寫得極大 ...

  6. 2022年10月21日 · 類同20世紀末的 劍橋學派 (Cambridge School),練先生以「脈絡主義」(contextualism)介紹與分析了1980年代以來香港的不同政治人物與論述,在「仔細爬梳同時代各種意識型態的爭論之後,解釋其所分析的文本或相關歷史行動者於當時代的實踐意圖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