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9日 · 社會新聞. 【傳染病專家袁國勇入行8年轉研究微生物醫生就係福爾摩斯. 撰文:陳芷昕. 出版: 2018-12-09 09:00 更新:2018-12-11 12:35. 2018年眨眼已到尾聲一個學期後又一批莘莘學子踏入社會滿腦子掙扎及迷茫傳染病專家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亦走過這段歷程,「嗰時我好困惑係咪要返港大醫學院我覺得我處理唔到我心智未成熟到係咁嘅環境成長。 」以優等成績(Distinction)修畢醫科,理所當然地到培訓最好的瑪麗醫院做實習醫生,發現工作環境不如想像,他毅然轉換工作環境到聯合醫院,「聯合醫院幫我地好多,但我都仲係唔開心,可能我性格就係做研究。 」7年後,再回到瑪麗醫院時,已經成為臨床微生物醫生。

  2. 2023年11月1日 · 社會新聞. 袁國勇流感是最具潛力引起大流行病源 新發傳染病定必陸續有來. 撰文:陶嘉心. 出版: 2023-11-01 08:17 更新:2023-11-01 08:46. 20. 今日1日是世界流感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3名學者在報章撰文指新冠完結全球復常但新冠病毒非最後一場大流行新發傳染病定必陸續有來而為未來大流行作準備必須有高質科研足夠基礎建設迅速應變計劃及措施完善公營醫療機構公共衛生及流行病學監察系統缺一不可。 文章指,冠狀病毒以外,流感是最具潛力引起大流行病源,下一場大流行可能由源自禽鳥和豬的流感病毒引起,基因洗牌可能會引致嚴重感染,甚至對抗流感病毒藥物和季節性流感疫苗產生抗藥性。

  3. 2021年3月6日 ·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劃如火如荼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6日午赴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自行接種復星BioNTech疫苗袁國勇稱復星BioNTech疫苗的第一期測試已開始逾一年足以判斷疫苗安全他自言無長期病患及血管閉塞加上醫生身份要見病人平日需在實驗室研究病毒間中更要到疫區疫廈調查,「係應該考慮用一隻猛一啲副作用多啲但係保護力強啲的疫苗),所以揀咗BioNTech。 」他又解釋,因已年過60歲,無法參與港大噴鼻式疫苗的第一期測試。 3月6日,袁國勇接種復必泰疫苗,他稱,由於見預約接種數字降低,希望起示範作用,鼓勵接種疫苗。 (廖雁雄攝) 袁國勇教授親自為自己注射復必泰疫苗 . + 5.

  4. 2020年9月3日 · 145. 全民檢測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推行至今3日第三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聯同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在下午約4時半左右到皇仁書院的檢測中心視察環境親身示範鼻咽鼻腔咽喉拭子採樣和深喉唾液採樣的分別袁國勇早前曾稱已錯過全民檢測的最佳時機他今日受訪時稱勿因找出的確診數目低而覺得檢測無用又相信冬天必然再有新一波疫情現時需做好檢測的準備。 截至今日中午,累計近85萬市民預約參與全民檢測,12.8萬個已檢測的樣本當中,有6個樣本呈陽性,當中包括4宗復陽個案。 袁國勇教授 用不同方法為自己採樣連環圖 . + 10. 政府抗疫專家、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下午到皇仁書院的檢測中心視察。 採樣站措施安全、合規格.

  5. 2022年9月14日 · 政府抗疫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帶領香港抗疫近三年曾親身前往武漢視察檢視過多幢曾出現傳播的大廈食肆等終在上周染疫現年65歲的袁國勇其染疫消息最早在本月7日傳出至今日14日已屆七天消息指袁國勇檢測結果已轉為陰性即代表他已康復持續無病徵。 2021年3月,袁國勇為自己打BioNTech疫苗 . + 4. 染疫後說「三年來可以放假也是好的」 袁國勇確診消息最早在9月7日傳出,至今日剛好七天,據了解其檢測結果為陰性,即代表已痊癒,符合衞生署康復標準。 袁國勇確診的消息瘋傳後,他曾回覆傳媒查詢,稱無出現病徵,按政府防疫指引在家隔離,感謝大家關心,又表示三年來可以放假也是好的。 據當時曾與袁國勇電話聯絡的人士形容,袁聲線生猛,期待數日內重回工作崗位。

  6. 2018年6月12日 · 袁國勇早前率傳媒到訪當年研究冠狀病毒的實驗室。 (資料圖片/陳倩婷攝) 常夢見病毒流出實驗室. 袁國勇曾於2001年至2011年期間出任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他形容當時責任重大不時會發夢夢見病毒不知怎的滲出實驗室夢到自己的同事染病等他坦言一旦出事真係唔知點算」。 袁國勇解釋是因為老鼠習性喜歡黑暗因此放置動物的房間門上都以紅色玻璃遮光。 (陳倩婷攝) 走廊的兩旁有幾間放置動物的實驗室,內有白兔、田鼠、老鼠等,特別之處是門上的窗口都以紅色玻璃遮光,袁國勇解釋是因為老鼠習性喜歡黑暗,而為了減少密閉環境對動物的壓力,房內會播放古典音樂讓牠們抒壓。 同一棟大樓工作逾30年 袁:「無話唔捨得,所有嘢都會舊」

  7. 2023年12月7日 · 袁國勇孔繁毅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名譽副教授龍振邦及港大學院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趙晞揚在明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本港第五波疫情由輸入個案透過檢疫酒店引發葵涌邨大爆發繼而蔓延全港,「無人能知大疫何時再臨或10年或明年或明天。 團隊建議,邊境管制亦要減少豁免,防止感染個案流入本港。 (資料圖片/蘇煒然攝) 邊境口岸檢測、減少豁免 外防輸入. 因此,認為外防輸入應由現時開始,於非疫情時,嚴格篩查發熱或生病的入境旅客,在各邊境口岸準備好檢測,成為常規做法,特別對於來自非洲和中東等疫情爆發熱點之旅客,因當地經常出現伊波拉和中東呼吸綜合症疫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