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30日 · 傳媒人. 物競天擇 長者活該. 香港時間. 2021年12月30日 (四) Tweet. 港大專家袁國勇又有驚人之語。. 他聯同兩名港大教授在報章撰文,指市民抗疫疲態漸露,形容久守必失,港府必須限定在明年3月前全民接種疫苗,冀接種率達致99%,香港便有望在暑假與國際 ...

  2. 2022年9月10日 · Tweet.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確診新冠肺炎網民改編他的金句唔好意思物競天擇你係要中招來揶揄一番事實證明不管是接種5劑新冠疫苗的政客打了4針的美國正副總統拜登賀錦麗以至皮內注射正嘢嚟的專家人人也有中疫的可能本欄由始至終也清楚此一基本事實絲毫不感意外。 相比起被盛傳確診,消失於公眾視線「潛水」長達9日,再蒲頭時被傳媒兩度追問是否曾確診,卻始終不肯直接回應,並以「唔適宜回應自己或者個別情況」為由,繼續諱莫如深的抗疫官員,袁國勇對確診開誠布公,早前又祝另一患者早日康復的態度值得官僚們學習,尤其那些領取納稅人俸祿,sick leave竟然還拒絕向「老闆」交代者,更應好好反思做法有沒有無理曠工之嫌。

  3. 2022年2月21日 · 港大專家袁國勇早前有驚人之語促港府限定3月前全民接種疫苗博一博暑假全面開放通關但佢預料會令感染及死亡人數大幅上升仲話唔打針嘅人會遭受物競天擇」、「你是要過身」,引起爭議近日新冠肺炎確診數字近日喺本港幾何級數上升社會上不時有人提出應該與病毒共存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就話香港應該繼續堅持動態清零政策指與病毒共存嘅政策只係歐美國家無力抗疫嘅藉口更形容等於送病人去黃泉咁話喎。 盧寵茂今日 (21日)出席一個有關防疫抗疫嘅網上論壇,話自己過去喺深圳工作時,經歷同埋學習到內地如何動態清零,希望大家明白動態清零係香港嘅目標。

  4. 2023年10月1日 · Tweet. 張欣宇 ()憶述同袁國勇首次見面好似上咗大師課之前都講過有議員見到女排即變粉絲但係張欣宇同人重逢竟然係變咗學生。 睇嚟對方必定好有分量。 張欣宇喺社交平台貼文,話尋日 (9月30日)朝早去咗香港大學出席一個活動,事前滿心期待,希望把握機會同一個人重聚。 邊個? 就係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 唔單止有分量,簡直係重量級呀! 張欣宇話仲形容喺重見前,心情既激動,又有啲忐忑。 後續係....,見到面之後,張欣宇話袁國勇主動同佢講,時常會喺電台同電視聽到佢發表意見,「你廢話唔多,應該要繼續咁樣。 」張欣宇話喺呢這一刻,真係好似一個學生畀先生點評功課嘅感覺,亦鬆咗一口氣。 究竟張欣宇同袁國勇有乜淵源? 講故嘞!

  5. 2021年9月12日 ·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病毒學講座教授裴偉士奪得生命科學獎」,並獲得100萬美元獎金獲獎評語指出袁國勇和裴偉士發現冠狀病毒SARS-COV-1是導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SARS的病源以及由動物到人的傳染鏈為人類應對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 和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頒發「生命科學獎」表揚兩人的貢獻。 港大醫學院指,裴偉士與袁國勇兩名傑出學者在過去20年,能為人類史上一些至為重要的病理發現作出貢獻,港大醫學院上下同感榮幸。 院長梁卓偉形容兩人獲頒有關獎項是實至名歸,對學生及年輕學者來說更是難得的鼓勵,可鞭策他們在科研路上繼續奮進、造福人類。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8月25日 ·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坦言新冠病毒不會如2003年沙士病毒般完全消失反而會像其他人類冠狀病毒般達到群體免疫力平衡後長期與人類共存。 袁及其團隊撰文表示,變種病毒的出現顯示第一代新冠疫苗未臻完美,令「群體免疫」幻想破滅,形容「變成無法達到的空中樓閣」,惟他重申,「圍堵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者並不矛盾,若有朝一日完成全民接種,就能深入討論與病毒共存的方針。 因應新冠疫苗針對Delta變異病毒的效力有限,只要有一宗輸入個案走漏便有機會導致大型社區爆發。

  8. 2020年3月19日 ·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徒弟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撤回昨日(18日)一篇有關新冠肺炎的文章內容提到疫情是源於中國人食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