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0年10月2日 · 如何處理親人離世的情緒?. 雖然每個人都明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但面對親友離世,難免會感到哀傷,甚至一蹶不振。. 一般來說,因親友離世而差生的哀掉反應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 麻木期:感到震驚、逃避、否定或不真實感,不能接受事實 ...
失去摯愛親人是人生中最困難的經歷之一,往往產生許多激烈和令人恐懼的情緒,包括抑鬱、憤怒和內疚,並容易讓人感到孤立。 適當地向身邊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是協助他們走出傷痛的第一步。 理解悲傷的過程及它是怎樣得到痊癒的,便能更好好地幫助喪親的人。 哀傷沒分應該、不應該,哀傷的表現會因人而異。 每個人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悲傷,甚或出現不可預知的情緒波動,因此,應避免告訴逝者家屬,什麼是他「應有」的感覺或「應做」的事情。 極端的情緒和行為是正常的,如內疚、憤怒、絕望和恐懼,這都是常見的。 一個極度哀傷的人,可能對天空大喊、 不停地想念著逝者的離世、大罵親人,或痛哭上幾小時。 這刻,他們需要的,是旁人告訴他們,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 悲傷可長可短,走出傷痛是沒有特定的時間表的。
我們要接受不同的反應,明白一個人最重要是用心聽,始終不是當事人,不會真正明白,要用開放的態度:你爸爸過身,有甚麼感覺?. 盡量讓他說,就算你不明白,肯去聆聽,他已經感受到你的支持。. 同時我們聽得多,慢慢就更有能力感同身受。. 男女傷心大 ...
其他人也問了
如何面對親人離世的事實?
如何處理親人離世的情緒?
親人好友離世怎麼釋懷?
為什麼會感覺親人還在世?
親人過世怎麼辦?
父母離世怎麼通知朋友?
- 沒有規則可循──做「你」需要做的事。就在艾比死後的最初幾個小時和幾天裡,我突然發現只對自己負責是多麼重要。我身為母親,失去了愛女,早已天塌地崩,我有權去決定自己想幹什麼事。
- 選擇你要關注的地方。人處理事情的能力有限,我們的能力絕非無窮無盡。傳奇的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yl Csikszentmihalyi)說道,如果我們可以體驗的事物是有限的,將注意力集中在什麼東西上就會深切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內容和質量。
- 慢慢來。艾比死後的隔天早上,我兒子的學校牧師博斯科.彼得斯(Bosco Peters)和他的妻子海倫來拜訪我們。他們說凱瑟琳死後,他們悲傷了5年,過得悲慘痛苦,然後給了我們一些不錯的建議。
- 感受痛苦:擁抱悲傷、感受痛苦並且哭泣。美國藏傳佛教教師兼作家佩瑪.丘卓丘卓認為,生活分崩離析時是一種考驗,但她卻要我們將這些視為生命的正常部分。因此,生命就是這樣。
2023年11月24日 · 親人好友離世如何釋懷? 心理學家教你走出悲傷、面對分離. 羅以容 整理 | 2023/11/24 15:06. 字體放大. 社會對喪親者有一定的社會期望,一開始,喪親者表現出痛苦被視為正常且正確的,但在至親離世不久即在社交場合開懷大笑,往往無法被他人諒解,而「過早」再婚也一樣難以被接受。 人們展現得一副很開明、開放以及摩登的模樣,不受宗教儀式甚至教會準則的拘束,然而對哀悼應有的行為舉止卻秉持非常狹隘的想法。 到底該如何面對家人、好友離世? 心理學家里昂.溫德沙依德給出了答案。 不僅為逝者哀悼,也為自己無法與對方共度未來而感到悲傷. 哀慟的感覺也很複雜,它表現了人們在面臨喪親時所陷入的情緒狀態。 人們會為失去家園、結束一段感情或是生命裡錯失的機會感到難過。 但是當深愛的人死去時,悲痛欲絕。
2023年9月19日 · 在輔導室裏,他表現出強烈遺憾;另一名個案事主在疫情稍為緩和時外出與朋友聚餐,卻因而受感染,更傳染家人,導致家中一名長者離世,他不斷怪責是自己害死家人。當我聽着他們的故事,不禁聯想若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是否能夠做到放下悲傷?
生命中各種失去都可以觸發哀傷,例如親人、伴侶、朋友、寵物的離世;失去工作、失去健康(例如自己或親友突然患上嚴重疾病)、離婚或感情破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