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5日 · 沉迷打機多數出於對現實世界不滿有挫折藉打機來逃避。」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說生活上有很多東西都可沉迷至成癮如讀書零食皆可令人上癮但到底什麼情况下才算病態許龍杰說:「一旦令人與日常生活脫離則屬病態

  2. 2020年10月27日 · 李維達醫生以白內障手術為例,美國早於70年代已用超聲波為白內障病人做乳化手術及植入人工晶體,但香港至80年代仍未廣泛應用,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改善白內障問題,李院長在養和醫院引入此技術利用超聲乳化技術進行微切口白內障摘除及晶體植入手術,當時只有少數私家眼科醫生擁有此項技術。 據了解,至80年代末,公營醫療機構逐步引入超聲乳化技術進行白內障手術,而李院長也有份參與部分培訓工作,傳承這門「新興」技術。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頁. 立即瀏覽! 初期每年接受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病人只得十個八個。 但隨着白內障手術日趨成熟普及,眼科部也於2003年成立了白內障手術中心,其後於2012年易名為眼科手術中心。 90年代長足發展新里程 奠下3T雛型.

  3. 2020年4月14日 · 「沒有上學的壓力,我的女兒在家中過得非常快樂。 由於疫情,我在家工作,可以整天陪伴着她。 昨天她竟然告訴我,她以後都不想再返學,怎麼辦? 應屆DSE考生 患得患失. 「許多患得患失的感覺,前陣子不知道考試是否可以如期舉行,當知道了如期舉行後又擔心考試期間受感染。 今天又再公布考試延期,心情又再次反覆起來,覺得身邊的事物也不在掌握中,心情很不安。 加上考試壓力,我們這屆考生實在面對太多挑戰。 強迫症患者 家人壓力大. 「疫情轉趨嚴重,兒子洗手洗澡的情况變本加厲。 我們每天回家也被他立即趕去洗澡,然後他會徹底清潔我們走過的地方,用過的浴室,穿過的衣物,接觸過的物品。

  4. 2020年2月10日 · 根據過去多年的實踐,總結了失眠背後常見的信息及應對方法。 目錄. 限制午睡時間 早晨運動. 選合適寢具 改善臥室環境. 未睏上牀 愈想睡愈睡不着. 透過畫畫 察覺內心牽掛. 接納當下失眠 減少負面影響. 失眠,大致可分為難入睡、半夜醒及早醒3種形態。 長期失眠不僅影響生活質素,同時可能影響認知功能、生理及心理健康。 在香港,失眠非常普遍,尤其是長者群體,失眠率是各組群中最高。 根據衛生署和各學者開展的不同調查,發現約四成60歲及以上長者患有失眠。 此外,從事輪班工作的中年人也較容易失眠或睡眠質素差,如淺睡時間增加、睡眠總量減少等。 藥物常用於治療失眠,但很多人擔心藥物有很多副作用,或攝取多了影響療效。 因此,失眠令人覺得很難處理,繼而產生負面情緒,引發焦慮、抑鬱等困擾。

  5. 2017年7月10日 · 採訪鄭寶華許朝茵 麥穎姿 圖:黃志東 編輯:林信君 專題系列文章 【乳癌】一成個案與遺傳基因有關 BRCA基因變異是什麼?4類人士可接受乳癌基因測試 乳腺增生症狀部分跟乳癌相似? 5招降風險 乳癌患者易有睡眠障礙?5招改善失眠助康復 是 ...

  6. 2018年10月15日 · 【明報專訊】人體免疫系統理應可消滅癌細胞,惟體內「煞車機制」一旦被激活,會令免疫細胞無法辨認癌細胞,猶如「武功盡廢」。 今年奪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美日學者,發現免疫細胞上的蛋白「CTLA-4」及「PD-1」為煞車的「元兇」,研發出相應抑制劑,使免疫細胞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 港大醫學院利用「PD-1抑制劑」治療中至晚期肝癌患者,發現先用免疫治療的存活期中位數達兩年,比標靶治療多8個月,免疫治療有望可作肝癌的第一線治療。 目錄. 抑制劑阻癌細胞扮「正常」 有望成肝癌第一線治療.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邱宗祥(圖)表示,港大利用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研發的「PD-1抑制劑」治療病人,發現可阻隔免疫細胞(藍色)與癌細胞(紅色)結合,重新激活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有望推動免疫治療成為肝癌的第一線治療。

  7. 2023年9月19日 · 19/09/2023. 喪親, 情緒問題, 情緒困擾, 離世.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每年有超過5萬人去世,當中涉及急病、意外和自殺的個案約佔25%,即每4名死者就有1人在毫無預兆下突然離世。 面對突然而來的死亡,至親好友即時反應是震驚和難以置信;而其他哀傷情緒如 焦慮 、憤怒、遺憾、自責等亦會陸續浮現,維持多久則因人而異。 有些人在一年半載後有明顯改善,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甚至永遠悲傷。 (編者按:筆者偶然讀到一名外國作家對哀傷的理解後,發現原來並非每份哀傷都可以放下,當哀傷無法縮小時,不如考慮將生命擴闊,令哀傷的影響力及佔據生命的比例降低……怎樣做到呢? 目錄. 至親突然離世 喪親者哀傷難放下 安慰陪伴勝說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