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資訊年代(又名:電腦時代或數碼時代),指在現代,每個人都有能力去自由傳遞資訊,以及適時取得資訊,而這在過去是很難或者不可能做到的。 它和數字時代以及數字革命的概念有關。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年輕人該如何對應?. 如何學習. 2016-06-04 23:04 張國洋 Joe Chang 104570. 上禮拜有個讀者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關於如何面對過量的資訊:. 我現在23歲,去年畢業在一家手機公司做結構工程師,工作不是很忙所以有空在網上看很多文章 ...
資訊爆炸 (英語: information explosion)是指現代 出版 資訊 或 數據 數量的急速增加,以及因如此大量而帶來的影響。. [1] 當可用數據數量增加後, 資訊管理 的問題變得困難,更可能導致 資訊超載。. 線上 牛津英語詞典 記載,1964年3月的《新政治家》文章中使用 ...
- 增長模式
- 挑戰
- 外部連接
全球資料儲存容量由1986年的2.6 EB(最優化壓縮)成長至1993年的15.8 EB,2000年的54.5 EB,和2007年的295 EB。以一片730 MB的CD-ROM來計量,這相當於全球每人於1986年擁有少於一片CD-ROM,於1993年擁有4片CD-ROM,於2000年擁有12片CD-ROM,於2007年擁有61片CD-ROM。全球透過广播單向接受的資訊容量,在1986年是432 EB(理想壓縮下),在1993年是715 EB,在2000年是1,200 EB,在2007年是1,900 EB。全球透過电信網絡雙向交換資訊的容量在1986年是0.281 EB(理想壓縮下),在1993年是0.471 EB,在2000年是2.2 EB,在2007年是65 EB。巨量的資訊儘管在許多方面帶來不少正面效益,其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包括隱私、法律、倫理、訊息正確性和訊息篩選等方面。訊息篩選泛指由巨量資訊當中準確篩選有用的部分,資料科學家的工作便是擔當這方面的角色。其中一個例子便是數據挖掘於衛生保健方便的應用,尤其近年來隨著電子健康資料庫的普及而更顯重要,醫師必須能夠從巨量資訊當中準確篩選資訊來診斷病患之病情。另一方面,一些專家也提出警告,大量訊息的公開將使得確保資訊的匿名更加困難。此外,誰是資訊的持有者?其又應如何將資訊公開?公開多久的時間?公開頻率為何?亦存在法律和倫理層面上之爭論。由於資訊來源過多,資訊的準確性也是一大課題。當一項資訊來源被質疑,質疑者可能會要求改正資訊中存在疑慮的部分,造成資訊的重複。愛德華·胡特(Edward Huth)指出,資訊...
Conceptualiz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ognitive Sustainability in 21st Century 'Attention' Economies (Includes Syllabu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How Much Information? 20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urviving the Information Explosion: How People Find Thei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hy the Information Explosion Can Be Bad for Data Mining, and How Data Fusion Provides a Way Out2018年11月2日 · 今天,傳統媒體面對不少的挑戰。隨着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興起,有人說我們已步入資訊泛濫的年代。任何人只要一部手機,誰都可以在網上發布消息、照片和短片,誰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平台發表自己的意見。從前記者傳播消息的功能,好像已經大不如前。
身處於資訊泛濫的年代,懂得分辨資訊真偽、運用和整合所得資訊, 和合乎道德地使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 9 是每個網絡使用者都應具備 的能力。
2016年9月5日 · 資訊泛濫,讀者卻沒有求生艇──《凱恩斯對戰海耶克》書評 - 微批. 書評. 林雪平 • 5 9 月, 2016. 瀏覽人數: 6,173. 里約奧運時,林丹和李宗偉的宿命對決鬧得熱哄哄,可能人就是喜歡看一對宿敵如何與對方一起競爭、成長。 而近代經濟學上,也有這樣的一對宿敵──凱因斯與海耶克。 一如書本的副標題所言,這場世紀衝突無可否認地決定了現代經濟學的模樣。 簡而言之,凱恩斯一派認為政府必須介入經濟 。 我們經常聽見某些國家為了解決經濟衰退而大興土木,它們的經濟部長就是依循這凱因斯的思路。 另一方面,海耶克一派則為認為政府應該盡量撤出市場,讓「看不見的手」自由運作,達至最高的分配效率。 當今最流行的新自由主義、公共部門私有化、「小政府,大市場」都是源自於海耶克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