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6年6月8日 · 古文《马价十倍》里的通假字. 原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 展开. 分享.

  2. 文言知識:「通假字」. 通假是指本應用「甲」字,使用時借用與其意義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 甲字就是「本字」,乙字就是「通假字」. 例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上句中的「說」字通「悅」字,詞義是 ...

    • 概览
    • 文字源流
    • 古籍释义
    • 音韵集成

    [gǔ]

    汉语文字

    贾(拼音:jiǎ、jià、gǔ)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1]。此字一说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外部像储物容器,中间是“贝”(表示财物),会囤积获利之义 [2]。后来引申专指卖或买,还引申指做生意的人,读gǔ。由做买卖又可引申为物价,读jià,这一意义后来写作“价”。“贾”也用作姓氏,此义读jiǎ。

    (基本信息主要来源:《新华写字字典 第2版》 [3]、汉典 [4])

    商代文字有字形作图1、图2,学术界对此字见解不一,有人释为“贮”,有人释为“贾”。释为“贾”的一方认为,商代字形外部是“宁”(读作zhù,与读níng的“宁”不同)字,内部是表示钱财的“贝”,二者结合起来会囤积营利之意。 也有人认为“贮”和“贾”都是由图1、2一类字形演化而来的。在人类发展的上古时期,社会分工尚未发展,商品交换极不发达,所以商业同时也是储藏业,商家同时也是储藏家,这种字形正好可以表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业尚未从储藏业中分离出来。商业、商家所以均出自储藏,是因为一定数量的物品、货币储藏是一切商业活动的起点和前提。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的逐渐发达,客观上要求商业与贮藏业、商家与储藏家必须分离,以实现各自的专门化、专业化,于是在社会需求拉动下,原生字就只好走向分裂,发生蘖乳,再造新字,更注新声:或分形以分义,或分音以增义,于是,右部写作“宁”者就固定为“贮”,专表贮藏;上部变化为“西”者就独立为“贾”,专表商贾。

    从小篆(图30)的字形看,“贾”字上部的“襾”与“宁”字形差别较大,似不可通,但从字形演变过程看,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在古文字中,偏旁在内在外无别,商代文字中就有图1、图2字等写法,贝字已经由内到外了,在“宁”字下部;而在战国文字中,“贾”字所从之“襾”的写法与小篆中的写法有差别。邵鸿先生曾经做过一种演变设想,他将“宁”字横置,则变成了“图A”,若再将中间横划连起来,便成了“图B”,与《汉简》中“贾”字所从的“襾”部相同。在古文字演变中,偏旁横置的现象常见,而为了美观或者书写便利而对笔画作出调整的现象也多见,当没有异议。这种演变过程,就较为清晰的展现了“宁”变为“襾”的过程,也在字形上为图1、图2等字形分化为“贾”提供了可能性。 [6]

    贾本义指囤货营利,引申泛指做买卖,不仅可以指买,也可以指卖或买卖。古代有个熟语:“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意思是穿长袖的衣服有利于舞蹈,而钱财多腰杆硬买卖就好做了。

    贾做动词还可以从用钱买引申到一般的求取上,如“贾好”是求好的意思。它还可以当招致讲,如“多言贾祸”是说话说多了会给自己招来祸患。

    贾做名词指做买卖的人,也就是商人,如:书贾,布贾。一般地说,商即是贾,所以“商贾”就是买卖人。不过原来运货贩卖的叫商,囤积谋利的叫贾,所以有“行商坐贾”的说法。不过后来就都泛指商人了。

    买卖的商品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贾”因此引申指商品的价值,即价格。为了便于交流与使用,后人另造出了“價(价)”字分担“价格”的意思,也就是段玉裁所说的“引申之,凡卖者之所得,买者之所出,皆曰贾。俗又别其字作價”。

    说文解字

    【卷六】【贝部】公户切(gǔ) 贾,市也。从贝襾(yà)声。一曰坐卖售也。

    说文解字注

    “贾”注:此复举字之未删者。 “市也。”注:市,买卖所之也,因之凡买凡卖皆曰市。贾者,凡买卖之偁也。《酒诰》曰:远服贾。汉石经《论语》曰:求善贾而贾诸。今《论语》作沽者,假借字也。引伸之凡卖者之所得,买者之所出,皆曰贾。俗又别其字作价,别其音入祃韵,古无是也。 “从贝,襾声。”注:公户切。五部。 “一曰坐卖售也。”注:六字盖浅人妄增。《司市》注:通物曰商,居卖物曰贾。居卖物,谓居积物亦兼卖之也。居非谓坐。此以坐与下行相对,又赘以说文所无之售字,殊无文理。

    广韵

    公户切,上姥见 ‖襾声鱼部(gǔ) 贾,商贾。又古下切。 古疋切,上马见 ‖襾声鱼部(jiǎ) 贾,姓也。出河东,本自周贾伯之后。又音古。 古讶切,去祃见 ‖襾声鱼部(jià) 贾,贾人,知善恶。

    中上古音

    (以上信息来源:汉典网 [15])

    韵书集成

    (以上信息来源:汉典网 [15])

    方音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 [17])

  3. 通假字是中國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非等同六書中的「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 白字 。

  4.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通假字與其所代替有古今字之關係。 經常是通假字是本字,而今字的由來是後人附加部首以更方便分別字義。 例如,「婚姻」的「婚」字最初無女部。 見到「昏」字時,難以快速知道其所表現。 後人爲了更方便分別「黄昏」的「昏」與「婚姻」的「婚」,在「昏姻」的「昏」字左邊附加女部 [1]。 故「婚」字流行之前的古文當中經常見到「昏」作「婚」之通假。 還有「鳳凰」最初作「鳳皇」,而後人以「几」包「皇」成今字 [2]。 「莫」是「暮」的本字,而後人借「莫」作代詞。 為了更方便分別這兩個詞,在「莫」底下附加了日部以明確日落之義 [3]。 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地區仍存在附加部首以更方便分別字義的習慣。 有時過度。 例如,「水果」的「果」字在中國大陸以外或作「菓」。

  5. 2012年11月4日 · 此資源提供約130篇文言篇章所用的通假字例句,例句超過350句。. 每例句均列明篇章名稱、原句、通假字、本字及詞義等資料,並附有文字檔 (word)及試算表 (excel)兩種格式,方便教師自製學與教材料。. 學習重點:. 認識古漢語「通假字」. 認識古漢語常見的 ...

  6. 2024年6月25日 · 在古代漢語中,通假字是指發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以互相替換使用的現象。 例如,在文言文中,以「說」通「悅」為例,「說」是替代字,即是通假字;「悅」則是被取替的,因而是本字。 因兩字發音相似,所以會借用字義。 通假字和本字只是發音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沒有關聯。 如《鴻門宴》中的「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雖讀音相似,但意思毫無類近。 另外,通假的關係一般是單向的,並非互通。 如《孟子·公孫丑下》中的「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但「叛」並不能替代「畔」。 同學認識通假字的概念,多記誦文言文常見的通假字,配合上文下理,在閱讀文言文時便若如虎添翼,處理語譯題更是易如反掌! 通假字和本字似是沒有血緣關係但聲音相似的兄弟。 文言文常見的「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