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華裔65 歲以上的長者, 有2.5~5%的機率罹患失智症,且增加5 歲機率增加1 倍。 為了減緩失智症帶來的衝擊,營養師近年推出融合得舒飲食與地中海飲食的「麥得飲食(MIND diet)」,呼籲高風險患者多吃全穀、類等10 大益腦食物保護腦神經,進而延緩失智發生。 營養師許薰云表示,失智症的高風險因子為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疾病、抽菸和缺乏運動。 約有37% 的病人在中風後會發生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症,超過50% 的糖尿病患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抽菸的老人相較於不抽菸者,一年後也會增加79% 阿茲海默症與78% 血管型失智症風險。 麥得飲食的特色為提高粗食比例,並增加單元不飽和脂肪及多元不飽和脂肪,同時降低飽和脂肪與精緻糖類。

  2. 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芮莉莉指出,每天最好吃4 種以上粗糧,具體來說,可以包括一種「米」類粗糧,如紫米、小米、大黃米、黑米、糙米等,一種「麥」類粗糧,如燕麥、大麥、黑麥、蕎麥等,一種「」類粗糧,如紅豆、綠豆、豌豆、蠶豆、蕓豆

  3. 製豆漿之泡水 護心降脂抗氧化. [2013-07-15]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在家自製豆漿,營養又衛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可一些細心的朋友又開始琢磨起來:聽說打豆漿前把豆子泡一泡更好,那麼泡豆子的水該怎麼處理呢?. 在家自製豆漿,營養又衛生,受到 ...

  4. [2020-03-24]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宗教家、氣功大師、修道之人往往不顯,他們心神穩定,也不常生病。 除了有練有差外,我認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都很懂吃! 不是一起去吃新餐廳的那種懂吃,而是知道吃什麼對心靈修持有益。 有些食物,吃了拖累身體,也讓心靈淨化變得困難。 覺得昏鈍抑鬱、喜怒無常、不安煩躁、老是很累? 可能是不小心吃到了腐敗的、受汙染的、調味繁重的食物。 我會避免的還有反覆加熱的剩菜、罐頭食物、碳酸飲料、不新鮮的肉、超量的咖啡因。 有時人不是真的生病,也不是自我控管情緒的能力特別差,而是受到這些暗黑食物的干擾。 吃錯東西,一般人要花好大力氣才能把它代謝掉。

  5. 製法:綠豆與薏米洗浸後,放入四碗水內浸泡二十分鐘,大火煮沸後改用中火,煮約三十分鐘,可略加少許冰糖甜食,亦可什麼也不加淡飲. 功效:清熱解毒去濕. 今日續談第七型的體質-濕熱體質。 這一型的體質,比較特別,是由水濕與火熱,相混而成。 羅文的名曲「激光中」說:「光加熱,等於火,火加歌,等於我。 」但於人體而言,濕加熱,卻變成濕熱,形成多類慢性病,極難根治。 中醫形容此種情況,叫做「如油入麵」,難捨難分,試想想麻油混入即食麵後,能容易將它們分開嗎?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 以上四句,一氣呵成,結構緊密,其實分別是來自一副清朝康熙年間孫髯翁的楹聯上下聯頭兩句,其聯長達一百八十字,懸於雲南昆明池大觀樓,人稱天下第一長聯。 上聯:

  6. [2020-02-24] 明醫網 > 黃潤波博士. 綠豆甘草糖水. 材料:甘草三錢、綠豆一兩、片糖適量. 製法:將上藥洗淨,放進煲中浸泡半小時,煮成綠豆沙,加進片糖便可食用. 功效:清治熱毒暗瘡.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相信大家都會聞毒色變,防疫工作要做到加零一,絕不能掉以輕心。 執筆之時乃2月14日情人節,香港確診人數56人,比昨日增加3人;加拿大確診人數7人,暫時無死亡報告;中國確診人數63946人,比昨日增加5107人;全球確診人數64447人,比昨日增加5132人。 換句話說,增加人數幾乎完全來自中國。 據報導中國治療此次疫情,是中西醫藥並舉,中藥擔當了重要角色,其相關成效,可看來日公佈。 平素我喜用的解毒中藥,分別是綠豆、甘草、黑豆與蜂蜜,市民大眾適量存放家中,可備不時之需。

  7. 維他命D是一種脂溶性維他命,它是調節鈣代謝的三大激素之一,可以防治骨質疏鬆和兒童佝僂病,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它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 近年的研究證實,維他命D缺乏還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類風濕性關節炎、口腔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等常見慢性病有關。 身體難受 或是缺營養素. 以下一些身體小信號,大家可以對照著檢查一下。 如果發現自己也有同樣問題,一定要及時調整飲食,或吃些補充劑。 三周後仍沒有緩解,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缺維他命C. 西方人吃肉多、蔬菜少,因此更容易缺維他命C;在中國,缺維他命C的多是飲食不規律的年輕人。 研究表明,維他命C可減少尿道裡有害細菌的數量,如果缺乏,容易發生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