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Question #1 假如黑色暴雨警告發出時正值午膳時間,你應該: A 立即回家 B 在街上徘徊直至警告取消 C 繼續用膳 D 立即回到辦公室. Question #2 以下哪項一定正確? 八號風球預警發出後: A 兩小時內天文台將發出八號風球 B 僱主同意下僱員可提早回家 C 香港風力將增強至烈風程度 D 市面混亂,僱員應留在辦公室. Question #3 強烈季候風信號生效時: A 天氣乾燥,容易引起山火 B 天氣不穩定,可能有雷暴及大雨 C 季候風只影響離岸及高地 D 風力達強風程度,等同三號風球. Question #4 寒冷天氣警告: A 預料市區氣溫跌至12度時發出 B 預料新界氣溫跌至12度時發出 C 預料高地氣溫跌至10度時發出 D 預料新界氣溫跌至10度時發出.

  2. 我們先把上午六時至下午六時定為日間,其餘時間定為晚間。 翻查過去五十年(1967-2016)資料(圖一),我們發現較早年份(1967-1976)之八號風球於日間生效的機會稍多於晚間,此情況亦於1977-1986及1987-1996繼續維持。 可是情況於1997-2006出現逆轉,變為八號風球於晚間生效的機會稍多於日間。 逆轉情況於近十年變為更明顯–八號風球於晚間生效的機會上升至55%,而於日間生效的機會卻下跌至45%,跟1967-1976的情況剛好相反。 為何會出現以上趨勢? 圖二是天文台在過去五十年(1967-2016)發出八號東北及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之比例。 圖中可見,1997年之前三十年間,東北信號佔了這總和之七至八成,而西北信號則只有兩至三成。

  3. 最新消息、香港現時天氣及預報、香港機場天氣及預報、衛星雲圖及雷達圖、空氣質素、大氣穩定度指數、氣候及天文資料、郵購天氣書籍 04/06/2024 21:45 發出 一股達強風程度的偏東氣流正影響廣東東部沿岸。 此外,一道低壓槽正為廣東西部及南海北部帶來驟 雨及雷暴。

  4. 圖一顯示過去五十年(1967-2016)之平均每年風假日數趨勢。. 我們可發現,過去五十年之十年際趨勢大致呈先跌後升之形態:風假日數首先由1967-1976之平均每年約一天半,下跌至1977-1986之約一天;及後於1987-1996進一步下跌至只餘半天。. 風假數目其後於1997-2006繼續 ...

  5. 留在辦公室工作的,下班時交通卻暢順無比。 雖然近年熱帶氣旋襲港已甚少造成嚴重傷亡,但卻揭示了城市配套(例如交通、通訊)仍然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天氣轉變。

  6. 市民應該將室外物件收回或縛緊。 由於海面風浪較大,市民不應進行水上活動。 圖:2020年7月31日6時30分之香港一小時最高陣風(數據來源:香港天文台) 另一方面,與季風低壓相關的雨帶,今日將會移近華南沿岸開始並影響香港。

  7. 根據報章報道,構思中的方法有三個: 1. 增加警告信號(例如在3號及8號之間加設5號) 2. 分區發出警告信號. 3. 同時考慮維港及其他地區風力,包括考慮採用不同的比重. 增加警告信號似乎是最簡易的方法,但問題並沒有解決。 如果增加的信號影響社會運作(例如學校停課),那麼「為甚麼只發3號而不發5號風球」的問題仍然會出現。 如果增加的信號不影響社會運作,那只會加重天文台的負擔,甚至把8號風球的時間延遲(因為要先發5號)。 分區發出警告則造成混亂,特別對跨區工作及上學的市民。 屋外風平浪靜,但辦公室或學校所處地區天氣惡劣,要冒險嗎? 相反又如何? 銀行運作是否也變得分區化? 同時考慮維港及其他地區風力是較為可取的方法。 隨著越來越多市民遷往新界及離島居住,這些地區的風力應被納入發出信號的條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