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5日 · 歐盟《化妝品條例》將26種香料介定為香料致敏物質,而在是次測驗的30款檢測樣本中,有14款被檢測出不同種類和不同濃度的香料致敏物。 部分樣本所含香料致敏物主要為檸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或香葉醇(geraniol);另有2款樣本檢出的苯甲醇(benzyl alcohol)。 新冠疫苗|阿斯利康宣布:全球回收旗下新冠疫苗! 強調因該疫苗需求下降,與血栓問題無關. 雖然檸檬烯、芳樟醇和香葉醇等香料本身致敏性不算高,但當這些物質接觸空氣後,經過氧化便會形成致敏性較高的物質,有機會增加出現皮膚過敏機會。 另外,是次測驗中,有2款測試樣本檢出微量塑化劑及1款檢出維他命A成分,應避免用於胸部以免嬰兒攝入。

  2. 2022年3月8日 · 快速抗原測試(RAT)是篩查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之一,大部分採集鼻腔或鼻咽拭子樣本或深喉唾液樣本。 這項測試的操作流程簡單,測試結果通常會在30分鐘內得到。 大多數快速抗原測試是供由曾受訓的專業人員使用,但亦有一些測試可在家居環境中進行。 快速抗原測試(RAT)可用於篩查新型冠狀病毒。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選擇合適的快速抗原測試.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測試的靈敏度(sensitivity)最少有80%,特異度(specificity)則最少有97%。 政府接受已獲下列主要市場(包括本港、內地、歐洲及美國)的相關機構認可的快速抗原測試產品: 本港衞生署醫療儀器行政管理制度下已表列的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 歐盟的 2019 冠狀病毒病抗原檢測試通用清單;及.

  3. 2018年9月17日 · Sep 17, 2018. 2,859. 「聰明藥」這個詞彙大家都應該很熟悉。 特別是在香港這個嚴苛考試制度、高工作壓力的情況底下,不少人也會試著用上這種藥,令到自己的成績可以更好或是減輕自己的壓力。 但究竟「聰明藥」是否真的存在? Photo from Google. 市面上的「聰明藥」 於市面上最為普遍的「聽明藥」為莫達非尼(Modafinil)。 但要小心這一種藥物並沒有在香港註冊。 而於藥效上,這一隻藥是用來醫治嗜睡病、睡眠紊亂的藥物。 賣家會把這藥物聲稱為「聰明藥」,標榜「證實有助提升智力」,適合學生溫書或在職人士使用,能提升記憶力及抗疲勞。

  4. 2020年9月18日 · 可能是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 - 腦神經科. 編輯 : Edith @ Medical Inspire. Sep 18, 2020. 14,835. 近日藝人意外頻生,早前阿嬌鍾欣潼在內地廈門酒店廁所暈眩而倒下,頭部需要縫上數十針。. 而本星期被發現在家中猝逝的台灣藝人黃鴻升在警方初步調 查後,懷疑 ...

  5. 2023年8月28日 · 醫療頭條. 編輯 : Yuuki @ Medical Inspire. Aug 28, 2023. 371. 膽管阻塞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近日聯同多國醫療中心發表一項研究證實,患有惡性膽管阻塞而不能接受手術切除之患者,若接受近乎無創的「超聲波內窺鏡引導下膽管十二指腸引流術(ECDS)」作為治療,成功率較常規的內窺鏡治療更高,治療時間亦相較短15分鐘。 撰文:Yuuki@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丨圖片來源:mi_viri@Shutterstock丨資料來源: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膽管阻塞丨中大醫學院:超聲波內窺鏡引流術近乎無創,治惡性膽管阻塞成功率逾9成!

  6. 2023年6月23日 ·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教授陳慧賢表示,現時香港僅有6%病人使用長效針劑,礙於病人誤以為病重人士才要打針。 港精神健康動力基金榮譽外務秘書、精神科專科醫生李靖國補充指,現時大多數人將長效針劑誤解為「懵仔針」(Haloperidol),但其實兩者並不一樣,指後者僅用於短效鎮靜,但長效針劑則能達到長遠的治療效果,副作用亦相對溫和。 陳教授續指,早期使用長效針劑能減低住院風險76%;而後期使用者則減低55%。 由此可見,越早使用長效針劑能夠更大程度減低疾病復發,尤其是在首次病發後兩年內使用。 「其實長效針劑同口服藥都是同一種藥物,並無不同。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教授陳慧賢. 復發疑因自行停藥. 李醫生表示,近期不斷發生不幸事件,除了要反思可行的支援措施外,亦要了解復發的高危因素,及早預防。

  7. 2019年1月17日 · 在內地一齣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當中,其中一集講述一名母親為了胎兒,甘願放棄自己的生命。 上海一名26歲的媽媽,新婚1年就懷上第一胎,一家人原本沉浸在幸福氛圍,但就在懷胎5月時,卻被診斷出胰臟癌末期; 醫生告訴她必須放棄孩子,才能接受手術保命。 最終她捨棄醫生引產的建議,選擇放棄治療留住胎兒,要讓這個孩子看看世界。 Photo from Google. 張麗君表示,不希望老公老了之後沒人陪,就算自己的生命結束了,也要把孩子帶到世界上看看,「好歹我也活了26年,他還沒來世界上看過一眼。 」之後張麗君在懷孕7個月時,剖腹產順利生下孩子「小籠包」。 就在產子後7天,張麗君才開始接受治療,但卻因錯過了黃金治療期,醫生告訴她癌細胞已經嚴重擴散,接受手術已經沒有太大意義,只能靠化療延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