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鄭和下西洋中成果之一是「全面考察此洋沿岸」,1621年印刷複製的海圖,這些航海圖解指南並非照比例繪製,而是用羅盤方位標注大港之間的路線,全以「按某某方位,經某某時間單位」方式表示。

  2. 鄭和下西洋中成果之一是「全面考察此洋沿岸」,1621年印刷複製的海,這些航海解指南並非照比例繪製,而是用羅盤方位標注大港之間的路線,全以「按某某方位,經某某時間單位」方式表示。

  3. 鄭和下西洋 是指中國在 明代 早期1405年至1433年間的七場連續的大規模遠洋航海,跨越了 東亞 地區、 東南亞 地區、 印度次大陸 、 阿拉伯半島 、以及 東非 各地,被認爲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洋航海項目。 從1405年(明 永樂 三年)到1433年, 明成祖 命 鄭和 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 船員 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三十餘個 西太平洋 和 印度洋 的國家和地區。 這段時期是在 迪亞士 發現 好望角 的七十年前及 哥倫布 發現 美洲大陸 的八十年前;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航航海項目。 鄭和船隊七次下西洋的總航程達到七萬多海里,長度相當於 地球 圓周的三倍之多。 17世紀早期,鄭和下西洋 寶船 的木刻畫。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鄭和下西洋中成果之一是「全面考察此洋沿岸」,1621年印刷複製的海圖,這些航海圖解指南並非照比例繪製,而是用羅盤方位標注大港之間的路線,全以「按某某方位,經某某時間單位」方式表示。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事件背景
    • 事件起因
    • 事件經過
    • 事件結果
    • 事件影響
    • 事件評價
    • 事件爭議
    • 後世紀念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總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然而,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航行範圍等史實以及對七次航行的評價,仍存在爭議。

    (概述內圖片來源:《中國史稿地圖集》)

    •中文名:鄭和下西洋

    •外文名:Zheng He's Voyages

    •次數:7次

    •寶船數:一說63號

    •人數:27550人(第七次)

    •使節:鄭和、侯顯、王景弘等

    外交背景

    明初的外交有意沿襲元代的規模,但在邦交理念上有所不同。明太祖積極、主動發展與藩國的邦交關係,對周邊國家采“不侵占”的態度,並在《皇明祖訓》中開列了十五個“不征之國”,試圖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主導,有等級秩序的、和諧的理想世界秩序。有觀點認為,明廷以此為基礎形成了和平外交模式,影響有明近三百年。也有觀點認為,“不征”是明朝對內設定的最優外交目標,並不意味著完全排斥武力;明朝的目的在於以武力為後盾,力爭以不動兵戈的方式實現威服眾邦,構建以明帝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格局;而具體交往模式的選取,又與交往對象在明朝外交層級中的位置有關。 朱棣篡位後,銳意溝通域外國家。在鄭和之前,他派遣尹慶於永樂元年(1403年)出使了古里、滿剌加(當時尚未建國),又於永樂二年(1404年)出使了爪哇和蘇門答臘。在鄭和下西洋初期,明成祖又發動南征安南,將之納入明王朝版圖。“郡縣安南”之後,明朝從陸路近可制占城,遠可控滿剌加,為鄭和後續的下西洋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西洋朝貢體系得以順利建立和鞏固。

    經濟背景

    明代初期,由於朱元璋三十一年的勵精圖治,農業經濟恢復了。在手工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礦冶、紡織、陶瓷、造紙、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元末時江南地區已有相當規模的海船建造業,到明初更建立起了規模龐大的官營造船業,除南京寶船廠外,在蘇州、松江、鎮江等地均設有官廠。明初工商業的恢復和發展,宋、元以來中國海外貿易的發達,對外移民的增加,所有這一切,都為鄭和下“西洋”準備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 明成祖通過靖難之役奪得皇位時,明朝已經建立了三十多年,農業與人們的生活受這場政變的影響。這時,中國廣州等沿海的大都市發展得十分繁榮。在經濟獲得良好的發展之後,發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貿易已經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國的絲織品、瓷器受到西洋諸國的歡迎,贏得了很高的聲譽。而中國對不能自行生產的香料等物,也有較大的需求。

    科技條件

    造船業的發達,羅盤的使用,航海經驗的積累,大批航海水手的養成,航海知識的增加(明太祖於1389年編制的《大明混一圖》就是實例),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條件。 造船技術 在鄭和下西洋前,中國造船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約在唐代,中國人已經發明水密隔艙、車船、平衡舵、開孔舵。在船型方面,宋元時期,中國海船的船型已經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廣船最為著名,被認為中國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套用最廣、影響最大。在海船船殼結構上,中國海船採用搭接法,形成“魚鱗式”結構(亦稱“錯裝甲法”結構),從而使船殼板聯結緊密嚴實,整體強度高, 且不易漏水。船舶載重量也相當可觀,南宋時已可達萬石以上;在載客量上,大海船可載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環境上,中國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設施齊全,配備洗漱設施,設有可以攜帶家屬的幽雅客房,備有充裕的食品, 甚至在船上養豬、種菜、種藥材、釀酒,以及種植盆景以供觀賞。 航海技術 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於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定性、抗沉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於通訊聯繫。 在天文航海技術方面,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套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在地文航海技方面,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 關於航海圖,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出:關於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他們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尋建文帝說

    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明成祖朱棣以“靖難”之名,最後攻下國都應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不知所蹤。明成祖繼位稱帝,改年號為永樂,但對於建文帝的失蹤及其遺臣逃散各地可能仍有掛懷。明朝歷史文獻里,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沒有被燒死,而逃亡海外之傳言,甚至有說出家於二十年後,返北京之故事。所以,有人認為永樂帝派鄭和下西洋的主因為尋找建文帝。 但此種說法不一定成立,因為鄭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么浩浩蕩蕩,建文帝若未亡命海外,當可聞風而躲藏起來,大規模下西洋尋建文帝並非有效之方法。

    宣揚威德說

    如果說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主要出於猜測,那么宣揚國威說則有史料根據。對於宣揚威德這一點,學界有多種解讀。其一,認為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並認為所謂 “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其二,認為這從根本上出於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

    軍事目的說

    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而採取的行動。但鄭和下西洋開始時,帖木兒本人已經去世,其繼承者則同明朝關係友好,加之該國已經開始分裂,帖木兒帝國不再對中國西陲形成威脅。

    第一次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寶太監鄭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經麻喏八歇國時,該國東西二王交戰,西王誤殺鄭和船隊登岸人員。事件發生後,西王派使者謝罪。鄭和鑒於西王請罪受罰,對該事件予以克制。 在三佛齊舊港,鄭和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毀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其後,鄭和任命廣東華僑施進卿為舊港之主。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船隊攜諸國使者、押陳祖義等俘虜還朝。明成祖下令斬殺了陳祖義等三人,又寬恕了謝罪的西王,並對鄭和此行感到滿意,賞賜了舊港之戰的有功將士;又因鄭和稱航海期間天妃多有感應,遣朱焯加以祭告。

    第二次

    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這次遠航的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規模較小。鄭和船隊在永樂五年(1407年)奉命出發,訪問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和蘇門答剌北部,然後再一次駛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里為目的地。明朝使節們正式冊封古里王,並在古里刻石立碑以紀念這一盛事。這次的回國途中有一部分船隊訪問了暹羅和爪哇。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布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永樂七年(1409年)夏,鄭和船隊還朝。 這次下西洋,《明實錄》及《明史》均未記載,上述永樂五年至七年的出訪時間系據《天妃之神靈應記》,學界就此仍存有爭議。

    第三次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裡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里悶地,古里,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 滿剌加當時是暹羅屬地,正使鄭和奉成祖命招敕,賜給當地酋長雙台銀印,冠帶袍服,樹碑並建立滿剌加國,暹羅自此不敢侵擾滿剌加。滿剌加國王感念明朝的幫助,後曾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親赴明帝國朝覲。滿剌加九洲山盛產沉香,黃熟香;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徑八九尺,長八九丈的標本6株。 鄭和訪問錫蘭山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覺察,離開錫蘭山前往他國。回程時再次訪問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誘騙鄭和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伐木阻斷鄭和歸路。鄭和趁敵軍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趁夜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 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鄭和船隊還朝。成祖赦免了亞烈苦奈兒,下詔另擇賢君,進一步提高了明帝國在東南亞的威信。對於下西洋將士,成祖下令在太倉宴請犒勞。 此次航行,《明史》及《明實錄》均作永樂六年(1408年)九月成祖派遣鄭和等出發,且《明史》將此作為鄭和第二次下西洋。一說,《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是在這次航行中樹立的。

    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率船隊出使南洋諸國。回國時,蘇門答臘國王遣其弟哈尼者罕隨船隊到北京朝貢。不久,明宣宗去世,明英宗繼位。正統元年(1436年),明廷遣回古里等十二國使臣。一說,輔政大臣還曾於該年以明英宗的名義命南京守備太監王景弘停罷採買營造,這與《明實錄》原文有出入;但無論如何,下西洋已然落幕。

    天順二年(1458年)至三年(1459年),太監福安幾次向明英宗派陳奏自下西洋停罷後珍珠、黃金等奢侈品不足,並曾請求派官員下西洋採購黃金,為明英宗所拒。

    政治

    建立政治秩序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頗有建樹。在總體保持和平的同時,鄭和船隊使用武力,打擊了斯里蘭卡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的統治,消滅篡奪王位的蘇門答臘君主蘇乾剌,懲治海盜陳祖義,並在東南亞扶植由施氏華僑統治的舊港宣慰司。有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而這種政治秩序由於是基於傳統的“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觀念,故總體上是非侵略性的。 拓展朝貢體系 公元1405年之後的28年間,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最後到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開闢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線。這一系列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創造世界航海史的奇蹟。 在這些航行中,鄭和船隊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加之經濟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展。這種朝貢體系是非霸權(無論是軍事、政治、經濟還是宗教、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強國國際政治體系。鄭和也被視為明朝的和平使者。

    經濟

    開拓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等形式。朝貢貿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為大宗,甚至有學者認為尋找海外香料、滿足國內需求,是促成鄭和下西洋的一個根本原因。 官方貿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開,遵循平等自願、等價交換等原則,其使用的“擊掌定價法”傳為美談;民間貿易則由私人自發展開,例如據考證鄭和船隊的官兵便可以攜帶商品在沿線國家展開貿易。 改進國內生產 學界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例如,性堅質細的海外硬木因鄭和下西洋而進入中國,使中國匠師們對於硬木操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陶瓷生產方面,明朝工匠們使用由鄭和下西洋而進口的蘇麻離青(又稱“蘇勃泥青”)為呈色劑,形成了永、宣青花顏色濃重、暈散的風格;又吸收伊斯蘭文化、波斯文化的因素,產生了新器型(如扁壺、花澆)和新紋樣。一說,景泰藍的發展也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引發財政危機 鄭和下西洋以朝貢貿易為主,“政治掛帥”而忽視經濟實利,有“厚往薄來”之說,從而也使得遠航難以為繼。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鄭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對這些外邦朝貢者的大量賞賜,引發了帝國的恐慌,僅耗費銀兩一說即達600萬兩,還不包括對兩萬官兵的嘉獎。由於船隊攜帶銅錢出國收購,致使銅錢大量外流,造成國內“錢荒”,嚴重消耗了國庫儲備,引起錢幣的大規模貶值。

    文化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 宗教文化 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在伊斯蘭教的輸入方面,鄭和船隊的分船隊曾經到達天方國,帶回了該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加強了中國和伊斯蘭教文化區的聯繫。鄭和船隊也在海外傳播佛教,《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就是這方面的例證。還有推測稱,以天妃信仰為代表的道教也隨鄭和船隊在海外傳播。 地理著述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了解。航海的參與者中,馬歡留有《瀛涯勝覽》,費信有《星槎勝覽》,鞏珍有《西洋番國志》,介紹下西洋途徑諸國的情況。在地理認識上,鄭和下西洋後,“西洋”一詞的含義更為擴大,有了泛指海外諸國、外國之意。 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明代中晚期茅元儀將之收錄在《武備志》中,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製圖的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 此外,有觀點認為《兩種海道針經》中的《順風相送》的成書也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茅元儀·:夫勞近以務遠,君子不取也。不窮兵,不疲民,而禮樂文明赫昭異域,使光天之下,無不沾德化焉,非先王之天地同量哉。唐起於西,故玉關之外將萬里;明起於東,故文皇帝航海之使不知其幾十萬里。天實啟之,不可強也。

    •張廷玉等《明史》: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

    •梁啓超:①鄭和之後,再無鄭和。②鄭和之業,其主動者,實絕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③其希望之性質安在,則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

    •伯希和:十五世紀國中國人的偉大海上旅行。

    •孫中山:乃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

    •蔡東藩:雖宣威異域,普及南洋,為中國歷史所未有,然以天朝大使,屬諸閹人,褻瀆國體,毋亦太甚。且廣齎金帛,作為招徠之具,以視西洋各國之殖民政策,何其大相逕庭耶?人稱鄭和為有功,吾獨未信。

    寶船大小

    關於鄭和航海船隻大小(尤其是寶船大小),《西洋番國志》、《明史·兵志》等均概言其巨大,但缺少具體尺寸。馬歡所撰《瀛涯勝覽》一書,部分版本的卷首記載稱:“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這段記載提供了寶船具體的尺寸,《明史·鄭和傳》的說法與此相同。在明代南京龍江船廠遺址上,兩次出土了全長超過11米的巨型舵桿,似可與之相符。而支持存在大“寶船”的鄭和研究學者,也為數不少,如鄭鶴聲、鄭一鈞、莊為璣等著名學者均持此說。 學界也存在反對觀點。通過對《瀛涯勝覽》多種版本的比對,有學者指出寶船尺寸的記載很可能並非出自馬歡本人之手,而是後人的附會。而附會的來源,可能是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鄭和本人

    鄭和在下西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關於鄭和本人的研究及爭議點也成為鄭和下西洋研究的重要部分。 宗教信仰 關於鄭和的主要宗教信仰,有伊斯蘭教說、佛教說(一說藏傳佛教)、道教說等等觀點,並無定論。一說,鄭和本人的信仰在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同時,具有較強的包容性,下西洋的成功也得益於這種包容性;或曰,鄭和具有伊斯蘭教、佛教、天妃教的多元信仰。也有學者指出,鄭和到不同宗教場所進行的祭祀活動主要體現的是明成祖的意志,而非鄭和本人的信仰。 海權思想 鄭和的海權思想問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問題結合在一起。有觀點認為,鄭和本人具有鮮明的海權思想,早於馬漢五百年;鄭和下西洋為現代海權思想的構建提供了馬漢以外的新思維甚至“鄭和模式”。另一方面,海事危機和海權意識的覺醒,也成為歷史上“鄭和熱”的起因。 然而,鄭和等人關於南洋地區與明朝安全的論述,多載於外國現當代著作,例如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德勃雷的《海外華人》一書中鄭和勸阻明仁宗保留船隊的話,美國學者李露曄的《當中國稱霸海上》中明朝官員的論述,難以在中國的傳世中文文獻中得到查實。不過,學者鄭一鈞指出,不能因此武斷地否定這些海外資料的可信性。 鄭和之死 鄭和之死,《明史·鄭和傳》的記載十分模糊。學者鄭鶴聲、鄭一鈞提出的“鄭和1433年死於古里國”的說法,得到較多接受。但也有研究者據《大明都知監太監洪公壽葬銘》,認為在第七次下西洋中出使古里國的只是副使洪保,鄭和並未前往。

    檔案去向

    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么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即使還在,也當銷毀,怎么還來追問?。”《客座贅語》則稱劉大夏焚毀了鄭和下西洋的檔案。 對於劉大夏銷毀檔案說, 也有學者提出了質疑。其一,《大明律》嚴禁銷毀官文書,如果劉大夏銷毀官文書,不可能不受懲罰,但劉大夏反而平步青雲;其二,劉大夏的墓志銘只記載了其藏匿征安南檔案而沒記載其銷毀下西洋檔案;其三,綜合判斷下,所謂劉大夏銷毀下西洋檔案有移花接木之嫌,可能是根據劉大夏藏匿征安南檔案而虛構的故事。即使是《殊域周咨錄》的記載,也並未指明是劉大夏銷毀了鄭和下西洋的檔案,而只是他表明自己對於下西洋的態度。 《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帳目等。大批鄭和檔案如果沒有被劉大夏銷毀,則其去向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紀念地名

    南海島礁 1947年、1983年,中國政府以明成祖、明宣宗兩位下西洋發起者的年號,以及鄭和等下西洋領導者、參與者以及其他相關人物的姓名,命名南海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諸島礁。 西沙群島:永樂群島、宣德群島,分別是西沙群島中位於西部和東部的兩組群島。 南沙群島:鄭和群礁,尹慶群礁(尹慶:配合鄭和行動的明朝宦官);馬歡島,費信島,鞏珍礁(鞏珍礁為1983年首次命名);景宏島,晉卿島,道明群礁,楊信沙洲(紀念施進卿、梁道明、楊信等相關人物)。 海底地物 2015年,中國命名的124個國際海底地理實體中,涉及鄭和下西洋的有鄭和海嶺、鞏珍海丘群、鞏珍圓海丘。 2016年《南海地質地球物理圖系(比例尺1:200萬)》標註的南海海底地名中,涉及鄭和下西洋的包括馬歡海丘、費信海丘、尹慶海山、景宏海山等。此外,還有以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命名的長寧海丘,以鄭和船隊的船隻類型命名的寶船海丘、戰船海丘和水船海丘。 此外,在印度尼西亞等國,也留下了與鄭和有關的地名,例如三寶壟。

    紀念郵票

    1985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周年(1405-1985年),中國曾發行4枚紀念郵票。

    紀念活動

    2005年7月11日,被確定為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中國舉行包括文物展、紀念大會在內的系列紀念活動。國務院也正式批准將每年的7月11日(也即鄭和下西洋的決策日)確定為“中國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中國的實施日期。同年連戰訪問大陸時,胡錦濤總書記贈以象徵和平開放的“鄭和七寶寶船”模型。 2019年1月15日,“鄭和下西洋”圖片展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總部開幕。

  6. 2019年2月7日 · 鄭和(公元 1371-1433 )是一名中國穆斯林太監探險航海家,明朝永樂大帝(公元 1403-1424 年在位)派他執行七次外交任務,以增加貿易並確保外國進貢。. 公元 1405 年至 1433 年間,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滿載貿易貨物,和珍貴禮物,前往波斯灣的霍爾木茲和東非的 ...

  7. 據統計,永樂皇帝朱棣在位22年,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最多一次有18個國家朝貢使團同時來華。 更有汶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4個國家先後7位國王親自率團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