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阿拉伯–以色列战争,20世纪中期以后,以色列在美国、英国支持下,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 阿拉伯国家 进行的战争,包括第一次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48)、苏伊士战争(1956)、六日战争(1963)、赎罪日战争(1973)等。. [1] 中文名. 阿拉伯–以色列战争. 别 ...

    • 概览
    • 战争背景
    • 历次战争
    • 历史评价

    战争名称

    中东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

    历史渊源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又称闪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来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经过三次大起义后,犹太人几乎全部离开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与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对土地的分割极为不公平,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根本无力挽回。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结果发生5 次巴以战争。 历史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同属闪米特民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擅长航海和经商。阿拉伯人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并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像欧麦尔、哈立德、努尔丁这样的军事人才辈出。但自从萨拉丁之后,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没落之中。在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整个民族便无法取得独立,直到奥斯曼土耳其被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战争诱因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0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72.5万阿拉伯人,10万犹太人)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还拥有约旦河西岸的撒玛利亚山地(以法莲山,意为加倍结果子)和犹大山地,犹太国(49.7万阿拉伯人,59.8万犹太人)有大片的内盖夫沙漠。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1948年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并在5月26日设置大使馆。 然而事实上,巴勒斯坦地区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的共同故土,孕育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和人类历史众多悠久的灿烂文明。犹太人遭受千年大流散的苦难,格外渴求有自己的国家庇护。联合国在美国支持下于1947年11月作出建立犹太和阿拉伯两个国家的181号决议。阿以冲突交织着民族、宗教和利益等矛盾。沙特阿拉伯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中东战争(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地中海东部与南部的称呼。“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连当年战死的军人铭牌都已锈迹斑斑,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的仇恨却在一代代人中间流传。这种仇恨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

    斯大林曾经说过:“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对于中东的乱局和生命,无法如此漠视和功利,可面对都宣称自己掌握着道义高点的冲突双方,只有“死神面前,没有正义! ”

  2. 阿以冲突 (Conflict between Arabian countries and Israel)即 阿拉伯国家 (包括 巴勒斯坦 )和 以色列 之间的冲突,冲突实质是 领土问题 的矛盾,双方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主要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其他冲突主要体现在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地区、 约旦河 、以及 黎巴嫩 南部水资源, 耶路撒冷 地位问题等方面。 中文名. 阿以冲突. 外文名. Conflict between Arabian countries and Israel. 涉及国家. 阿拉伯 国家、 以色列. 冲突实质. 领土 问题矛盾. 性 质. 冲突.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冲突的代价. 3 主要冲突. 4 总结.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3. 从表面上看,以色列是在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为敌,实际上,以色列的主要敌人只是埃及、叙利亚。 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一致对阵以色列的情况,只出现在第一次中东战争。

  4. 第三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 方面称六日战争, 阿拉伯国家 方面称六月战争,亦称六五战争、六天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 战争共持续了六天, 以色列 占领了 埃及 的 西奈半岛 、 叙利亚 的 戈兰高地 、 约旦河西岸地区 、 耶路撒冷 ,以及 约旦 所管辖的地区及 加沙地带 ,共达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大批巴勒斯坦难民被赶出家园。 名 称. 第三次中东战争. 发生时间. 1967年6月5日 至 1967年6月10日. 地 点. 中东. 参战方. 以色列阿拉伯国家. 结 果. 以色列获胜. 伤亡情况. 以色列 死亡900人,受伤4500人. 阿拉伯国家 死亡2万人,受伤4万人. 目录. 1 战争背景. 2 战前军力对比. 以色列. 阿拉伯国家.

  5. 其他人也問了

  6. 《戴维营协议》令以埃关系正常化,埃及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场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了解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也因此使以阿间的和平得以展开。

  7. 巴勒斯坦 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 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