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0月23日 · 1. 聖人之例: 聰明,但仍然從師學習,結果得到大學問,由此可見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更突顯了眾人不從師學習的愚昧。 2. 學子之例: 只是學習句讀之學,屬於小學問,但仍然要找老師學習,可見求教於師的重要性,更突顯了士大夫在大學問上不從師求教的荒謬。 3.

  2. 2020年10月22日 · [2020.10.22]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係香港首個無宗教背景嘅華人永遠墳場,卜葬唔少歷史名門望族。 長春社計劃喺墳場舉辦免費導賞「落地生根」探知行,導賞員會帶領參加者走訪墳場內唔同名人嘅墓地,包括已故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等,介紹佢哋嘅生平故事,希望藉此畀市民了解華人喺香港「落地生根」嘅故事。 導賞團會造訪22個墳墓,導賞團搵嚟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丁新豹做專家顧問,設計呢個具歷史價值之旅。 Emily噚日率先遊覽咗幾個墓地,由於墓地唔係集中於一處,而係散佈山上同山腳,都幾考腳骨力。 主辦者話原本預計每團約30人,但由於疫情關係暫未有推出日期,有興趣市民就要等等喇。 加拿大溫哥華明報新聞網.

  3. 2015年10月9日 · 1. 作者以「青」和「冰」為喻,「青」由「藍草」中取出,經提煉後顏色更深;「冰」由「水」變成,經冷凍後更見冰冷,由此可見,通過一些過程,事物的本質將會發生變化。 同樣,人只要學習,本質也將會變好。 2. 接下來以「木」、「輪」為喻,「木」天性是「直」的,但可以通過烘烤,令木變得彎曲而成為輪狀,而且不會再回復原狀。 同樣,人也可以通過學習,改變本質,變得跟以往不一樣。 3. 最後,作者再以「木」、「金」為喻,指出「木」通過「繩墨校正」和「金」通過「磨石琢磨」,就可以變「直」和「鋒利」。 同樣,人天生下來,未必是人才,但只要後天的教育培訓,就可以變成人才,造福社會。 反複論證,層層深入. 1.

  4. 2021年4月27日 · 讀文言文時,凡遇到低貶的評價時,須區分究竟是事實描述,抑或只是謙遜的禮貌之,以免誤解。 非事實內容還有比喻。 比喻本是語言不可或缺的成分,不用比喻,往往啞口無言,無從表達。

  5. 2018年3月16日 · 這句有幾個意思: 首先,作者正是抒發獨自一人的愁緒,遍地都是菊花,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跟作者一起採花。 其次,作者以殘菊自喻,寫出自己年華老去,孤單無依之悲。

  6. 2024年1月30日 · 【內容分析】 (1)中心論點:模仿者的動機 (為何)和方式 (如何)是事物能否展現個性的關鍵。 這句話的含義是:模仿與個性的展現息息相關。 作者同時指出模仿「非盡都乏善可陳」,藉此烘托出反對論題的立場。 又用「創作者為何及如何模仿」,預先提揭了論據的兩臂,這是引論的亮點。 點評: 作者並未直接表達出反對論題的立場。 這種曖昧的點題方式,頗有曲徑通幽之妙,但跟一般議論文立場鮮明的寫法頗有不同。 (2)論據一. 人們所模仿的行為、技藝,固是前人所作可依可從之事物,但其為繁露抑或濁水,乃因其本性使然,非關模仿。 同理,模仿能否展現個性實跟模仿者的動機息息相關,而模仿者本身選取什麼來模仿,正是彰顯其個性所在的關鍵。

  7.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簡稱流感flu)比傷風嚴重,通常症狀來得較急,包括喉嚨痛、發燒、頭痛、肌肉痠痛、鼻塞和咳嗽,症狀多數在三至五天慢慢消退,但不適的感覺可能持續一、兩個星期。 導致流感的病毒可分為甲型 (type A)、乙型 (type B)和丙型 (type C),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導致大型流感疫症的主要病因,丙型流感病毒通常只會帶來輕微的症狀,現時預防流感的疫苗都是針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 甲型流感病毒可因它們的化學結構而細分為多種品種,乙型流感病毒則沒有再細分,每年的季節性流感疫症都是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甲型流感病毒可存活在其他動物,包括雞、鴨、雀鳥、豬、馬、鯨魚、海豹等,乙型流感病毒則只在人類中傳播。 下列的表格將傷風和感冒的症狀分別出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