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賞析.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 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日狂歡之中。. “東風夜”化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 ...

  2. 這首詞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著名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周汝昌對此詞的賞析要點。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稼軒的這一首,卻誰也不能視為可有可無,即此亦可謂豪傑了。然究其實際,上片也不過渲染那一片熱鬧景況,並無特異獨出之處。

    • 《青玉案》(1)
    • 辛棄疾簡介
    • 寫作背景
    • 內容析述
    • 藝術特色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2), 更吹落,星如雨(3)。 寶馬雕車(4)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5)。 蛾兒雪柳黃金縷(6), 笑語盈盈(7)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8), 驀然(9)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10)。 注釋: 1. 青玉案:案,短腳盤子,粵音作「碗」。青玉案,本指青玉製的的短腳盤子,後用作詞牌之名。 2. 花千樹:形容燈火之多,如千樹繁花齊開。 3. 星如雨:指煙火亂落如雨。星,指煙花,一指燈。 4. 寶馬雕車:寶馬,貴族人家的馬,養得驃肥體胖,身上還佩有貴重的裝飾品,故稱「寶馬」;雕車,指飾有金邊和花紋的華麗的馬車。 5. 「鳳簫」三句:描繪元夕樂聲四起,魚龍飛舞,徹夜狂歡的場景。鳳簫聲動四處繚繞;鳳簫,簫的美稱。玉壺:比喻明月,一說白玉造的燈,一指...

    辛棄疾(公元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他從小生長在金兵佔領地區,紹興31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入侵南宋,辛棄疾聚集2000人,加入耿京抗金義軍,並擔任掌書記。次年,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高宗召見之,授承郎務。投歸南宋後,曾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在歷任地方官期間,他重視發展生產,訓練軍隊,為北伐積極做好準備,表現出非凡的軍事和政治才幹,受到當權者忌恨,後遭讒落職,遂退隱田園,寄情於山水與詞作。辛棄疾一生力主北伐,曾上《美芹十論》、《九議》等抗金奏議,提出有關方略,惜未被朝廷採納,最後含恨辭世。 辛棄疾作品題材廣闊,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

    對於這首詞的具體寫作時間,有不同的說法。據《稼軒詞》的編次,此詞當作於淳熙14年(公元1187)前,閒居帶湖期間。然而,按詞的內容來看,所寫的是南宋都城臨安元宵夜的盛況,故亦有人指出此詞大約作於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當時國難當頭,南宋卻偏安江左,沉緬於歌舞享樂中。辛棄疾欲報效國家,卻無法實現,唯有在詞中抒發內心的憤慨。

    詞的上闋寫的是元宵所見之景;下闋則寫所見之人。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起筆,詞人就把讀者引進臨安的元宵佳節,描繪五光十色的彩燈綴滿街巷,好像一夜之間被春風吹開的千樹繁花一樣,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 作者以奇幻的想像和誇張的比喻,先寫出了燈景的千姿百態,然後筆鋒轉至地面,以「寶馬雕車香滿路」,描劃路上見聞,城中百姓,以至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藉此鋪寫出車水馬龍、遊人如雲的景象。接着以對偶句「鳳簫聲動,玉壺光轉」,渲染出鼓樂、燈月交輝的場面,正如《夢梁錄》記杭城元宵之際「家家燈火,處處管弦」。 末句「一夜魚龍舞」,道出了在月華映照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日氣氛裏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此句既與首句呼應,亦與「玉壺」句相承,以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的勝景,結束了詞的上片。...

    自藝術特色而言,此詞詞藻清麗,用字毫不艱深,如以「寶馬雕車」、「玉壺」、「蛾兒雪柳黃金縷」等字眼,便營造出繁華熱鬧的景致。作者筆力高超,工於寫景,善於白描,如下闋末三句,輕描淡寫,「那人」孤高幽獨的形象,已躍現紙上。 此外,作者亦善於融化前人古句。例如首句「花千樹」既化用了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亦融化了唐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的「火樹銀花合」句;又如「一夜魚龍舞」,則融化自隋代詩人薛道衡《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竟夕魚負燈,徹夜龍銜燭」之句。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提及「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歷三種境界,把稼軒此詞「眾裏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列為第三種,即最高境界。然王國維早已表明,「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這是借詞喻事,應與文...

  3. 這首詞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著名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周汝昌對此詞的賞析要點。 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稼軒的這一首,卻誰也不能視為可有可無,即此亦可謂豪傑了。

  4. 2024年3月11日 · 辛棄疾嘅青玉案 元夕》係 DSE 中文閱讀 卷 十二篇範文 之一(宋詞三首),作為一名壯志未酬嘅愛國之士,作者透過描寫自己喺璀璨盛況嘅臨安燈市尋人一事,慨嘆南宋縱然已經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國民卻依舊蒙在鼓裡安於現狀,只有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不被 ...

  5. 青玉案·元夕》是古代词作中描写“上元佳节”主题的佳作。 整首词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描绘了花灯璀璨、乐声悠扬的元夕盛况,犹如一幅繁华热闹的画卷。

  6. 青玉案元夕》 大約作於宋孝宗乾道七年或淳熙二年, 辛棄疾寫 元夕在南宋都城臨安所見燈市 的璀璨盛況,以及「眾裏尋他」的經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