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29日 · 研判或預測某地區將受颱風風力平均風達 12 級以上或陣風達 14 以上時,同時透過氣象局官網與災防告警系統發布。 警訊通知 大雷雨即時訊息 [20]

  2. 中央氣象署颱風警報 是由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所發布的 颱風警報 ,是中央氣象署針對 颱風 侵襲 臺澎金馬 時所發佈的警報,分為 海上颱風警報 與 陸上颱風警報 。 歷史與現況. 中華民國的氣象單位受到許多變革,自1950年中央氣象局自 廣州 遷 臺北 [1] ,抗戰過後的台灣才有一個新的氣象單位負責氣象的觀測與預報,而後於1958年7月,中央氣象局奉令裁併為臺灣省氣象所,松山氣象臺由 民航局 代管 [1] ,直至1971年重新設置於 交通部 之下。 1973年,交通部發布 行政命令 「交航字第16862號令」,實施《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針對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7.2公尺以上的熱帶氣旋,對各該海域所發布警報 [2] 。

  3. 2013年9月22日 · 中央氣象署有發佈警報的颱風列表. 新增連結. 此章節的時間以 東八區 時間( UTC+8 )為準。 列表為 中華民國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發佈警報的 颱風 列表。 表格說明[編輯] 颱風名稱[編輯] 中央氣象署對颱風的中文譯名。 侵臺路徑[編輯] 警報期間[編輯] 從發佈警報到解除警報的期間。 [3] 近臺強度[編輯] 颱風靠近 臺灣 時的強度,共分為 輕度颱風 、 中度颱風 、 強烈颱風 及 超級強烈颱風 (簡稱 超強颱風 ) [註 1] 。 近臺近中心最低氣壓[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近中心最低氣壓 氣壓值 [3] ,數字越低則颱風強度越強。 [4] 近臺近中心最大風速[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10分鐘平均風速的 每秒公尺 數 [3] 為最大風速。 近臺7級風暴風半徑[編輯]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英語: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 縮寫 : JTWC )是 美國海軍 和 美國空軍 聯合在 夏威夷 珍珠港 設立的中心,負責為 太平洋 、 印度洋 及其他海域的 熱帶氣旋 發出警報。. JTWC支援 美國國防部 的所有分支,以及其他美國政府機構 ...

    • 名稱由來
    • 生成
    • 路徑
    • 強度分級
    • 命名及編號
    • 颱風預警
    • 流行文化
    • 外部連結

    「颱風」源自古漢語「風癡」,今吳語南支的溫州話、台州話仍稱風癡,而閩南語的「風癡」音變為「風颱」,傳入官話後語序顛倒為「颱風」。癡指「長久」,古語有癡雨、癡雲、癡風。癡風最早出處為1124年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海道之難甚矣...又惡三種險:曰癡風,曰黑風,曰海動。癡風之作,連日怒號不止,四方莫辨」。「風癡」在文獻中見於南宋《增脩互注禮部韻畧》,「颶風者,具四方之風也,永嘉人謂之風癡。」。「風颱」最早出處是1566年潮州戲文《荔鏡記》載「風台過了,今即會(回)南」。「颱風」在文獻中見於1688年《臺灣府志》。部份閩南語把「風癡」俗寫作「風篩」。 相比「風癡」,漢語對颱風更早的稱呼是「舊風」、「風舊」,舊在古語指「長久」。280年晉《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載「蒼梧、南海,歲有舊風瘴氣之害...

    颱風發源於熱帶海面,由於溫度高,大量海水被蒸發到空中,形成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位於北半球)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稱為熱帶擾動。只要氣溫不下降,海水溫度也足夠高,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颱風。

    颱風的主要生成地區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當中以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數量較少。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基本上全年都會生成,而以七至十月次數最為頻密。熱帶氣旋生成的位置分佈與季節有關,在冬、春季較為偏南,夏天和初秋較為偏北。 熱帶氣旋生成後的移動路徑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副高)外圍氣流影響,所以副高的位置和範圍基本上決定了熱帶氣旋的路徑,其移動路徑大約可分為:

    世界氣象組織及日本氣象廳以颱風(博福爾風級12級)為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但部份氣象部門會按需要而設立更高級別,如中國氣象局、澳門氣象局、香港天文台之強颱風、超強颱風,台灣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夏威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之超級颱風。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幾乎每兩年都會出現一次3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的「三旋共舞」現象。最高紀錄是1960年8月23日,貝絲、卡門、黛拉、艾琳、費依等5個颱風同時出現而形成的「五旋共舞」。由於當時這5個颱風構成了一個類似倒置的奧運五環的形狀且當年舉辦了羅馬奧運會,這個現象也被稱為「五環颱風」。 美國軍方於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戰習慣對熱帶氣旋給予名字,方便識別。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從1947年至1999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非正式地採用上述名字。 早在20世紀初至中期,中國及日本已自行為區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4位數字編號,編號首2位為年份,後2位為該年順序號。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號...

    颱風預警是熱帶氣旋盛行地區,於風暴可能侵襲期間,由各地專責機構發出的預告、警告。目的在於通知當地居民及民防組織,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如加固房屋門窗、加強排水作為或預防性撤離。這些警告涉及警告範圍內可能遭受的災害,而不是單純重複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及強度,對於保障生命及財產安全更為重要。

    臺灣颱風資訊中心全球資訊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台灣颱風論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國際氣象組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香港天文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熱帶氣旋名字(20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正中的十字坐標,代表從雷達監測颱風雨帶,代表天文台時時刻刻都觀察著天氣的變化,並以準確預測天氣為目標。 把颱風形狀左右兩邊拉闊,套在像地球般圓中帶扁的外框中,取其平穩慎重形象,同時也代表天文台的工作範疇包含 氣象 及 地球物理 等方面。

  7. 熱帶氣旋警告 (英語: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s and watches ,中國大陸作 熱帶氣旋預警 ,台灣作 熱帶氣旋警報 ),是指全球各處常常受 熱帶氣旋 影響的地區,於風暴侵襲時發出的警告,用以通知當地居民及民防組織採取適當的防禦或撤離措施。 這些警告涉及警告範圍內可能遭受的災害,而不是單純重複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及強度,對於保障人命及財產安全尤為重要。 香港 [ 編輯] 主條目: 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澳門 [ 編輯] 主條目: 澳門熱帶氣旋信號. 澳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的熱帶氣旋警告和香港相當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