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4日 · 09:08. Source: Supplied.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國家法實施後,引起了新一輪移民潮,有人走,亦有人留。 在香港經營咖啡廳的Raymond擁澳洲國籍在不少香港人因憂慮前途而選擇遠走他國的同時他卻選擇留下。 「到了我連一句香港加油都真的不能說」,他說到時才會考慮離開。 2019年後,很多從前在香港的人和事,都消失了,如每年的六四集會,每年的七一遊行,如已經結業的蘋果日報,基於對香港前景的憂慮,不少人選擇移民,遠走他國。 有人走,也有人留,就如Raymond。 Raymond自小移民澳洲,直至1997年回流香港做生意,現時在香港經營咖啡廳,擁兩間分店,他指97年當時自己只想回港賺錢,短暫停留,但後來卻再離不開香港。

  2. 在香港经营咖啡厅的Raymond,拥澳洲国籍,在不少香港人因忧虑前途而选择远走他国的同时,他却选择留下。 「到了我连一句香港加油都真的不能说 ...

  3. 2019年8月13日 · 今天我们在澳大利亚所看到的很多连侬墙保持着一张又一张便利贴满墙的形式便利贴上写着很多为香港加油打气的字眼香港的第一代连侬墙始于 ...

  4. 2023年3月13日 · 專欄. 文章中表示,牛津英語詞典日前作了每三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佈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超過 1,400 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add oil!」。 牛津英語詞典解釋,「add oil!」源自港式英文亦是主要用於香港的英語說法用以表達鼓勵煽動或支持expressing encouragement, incitement, or support),相當於英文的「go on!」或「go for it!」。 特別一提,牛津收納的「add oil!」版本亦附有感嘆號「!」。 牛津英語詞典同時收了四條「add oil!」的「書面證據」(quotation;亦即有來源出處的例句),最早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至 1964 年。

  5. 今日悉尼又報道位於大洋路的一塊遊客導覽牌亦遭人惡意塗鴉同樣寫上香港人加油字句曾參與組織本地市民及留學生聲援香港示威活動的組織. 澳港聯. 於社交媒體發表聲明,對有關塗鴉行為予以嚴厲譴責。 聲明指,澳港聯「不點名批評是次畜意破壞文物的行為,任何在澳洲居住人士如有任何政治或法律訴求,都應該遵從澳洲法律發表訴求,而並非以惡意破壞手段發表意見」。 組織已向警方提出,希望有關部門能對事件作出深入調查,早日拘捕涉案人士;同時又指,有香港人已積極聯絡有關部門,自發提供任何所需要之協助。 澳港聯重申,在澳香港人一直致力愛護及擁護澳洲文化及價值,促請各方能以和平及合法的手段去表達訴求,並停止一切過激或暴力行為。 Source: Internet; Sydney Today.

  6. 《Geelong Advertiser》 报道香港「反修例」运动经已「蔓延」之维州著名景点大洋路有人被指在大洋路著名拱门的木柱及游客导览牌上涂上「香港人加油」字句报道指大洋路标志性拱门的木柱今个星期被人以喷漆写上「香港人加油」字句字句已在星期四8 月22 日)被迅速擦走。 【遍地开花】墨尔本著名地标设连侬墙. 【反修例】雪梨大学连侬墙遭大肆毁坏. Source: Internet; Sydney Today. 《今日悉尼》 又报道,位于大洋路的一块游客导览牌亦遭人恶意涂鸦,同样写上「香港人加油」字句。 曾参与组织本地市民及留学生声援香港示威活动的组织. 澳港联. 于社交媒体发表声明,对有关涂鸦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7. 2019年7月17日 · 这些便条纸写上为香港加油打气字句以至马丁路德金等民权运动领袖的着名金句甚至是针对警察「过度使用武力」的行为提出控诉在全港各区出现形成一道道大大小小的「连侬墙」。 Source: Wikimedia/ Infrogmation of New Orleans (CC BY 2.5) 这些「连侬墙」,取名自一幅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修道院大广场中的一道同样称为「连侬墙」的墙壁,原本属于「医院骑士团」(或名为「马耳他骑士团」)。 1980年,英国披头四乐队(The Beatles)成员之一连侬(John Lennon)被刺杀后, 一名不知名艺术家. 将连侬的肖像及部份乐队作品的歌词涂鸦在该幅墙上。 1988年,连侬墙成为捷克民众发泄对当时. 胡萨克(Gustáv Husá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