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华人民共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部门的总称,可简称为香港特区政府。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成立,取代原英国殖民地时期的港英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只是指香港的行政部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是中华 ...

  2.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是中华人民共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地位仅次于行政长官的政府官员,其支援部门为政务司司长办公室。政务司司长现属行政会议官守成员,也是可以署理行政长官职务的三名司长中最高级的一位。政务司司长休假时,会由一众时任局长中年资最久的一位署任。

  3. 1998年香港新机场启用发生大混乱其后香港政府委任之调查委员会认为身兼机场发展策划委员会主席之时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负有责任但陈坚持公务员传统不愿道歉只表示非常遗憾”,引起市民不满。 [1] 连续多次揭发多宗居屋短桩事件”,引发民众向官员究问责任问责)、要求犯错官员承当责任当责的呼声。 亦有人认为由于董建华跟当时的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不睦,使政策决定及执行上受阻,故当局认为需把统领公务员,包括政策局局长的权力完全置于行政长官之下。 陈其后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后来透露是因无法说服董不实行问责制。 主要内容. 播报. 编辑. 将所有司长和局长职级由公务员职位改为以合约方式聘任,并须为过失负政治责任。

  4. 中文名. 香港政府劳工及福利局. 所属部门. 香港政府. 目录. 1 背景介绍. 2 历任领导. 3 现任领导. 背景介绍. 播报. 编辑.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 [1]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香港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香港要保持竞争力,继续繁荣兴盛,我们必须装备本地工人配合知识型经济的发展、满足商界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就业、保障劳工权益、确保社会各阶层均能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以及照顾弱势社群和有需要人士。 香港特区政府在二零零七年七月一日成立劳福局,负责劳工与福利的政策,标志着香港特区政府在加强人力发展、劳工、扶贫纾困及福利政策范畴的联系和协调,踏出了重要而策略性的一步。 此举充分反映政府对上述政策范畴的重视,力求使各项相关政策纲领更为连贯,相辅相成,以达致促进就业以鼓励自力更生的明确目标。

  5. 香港公务员是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常规雇佣关系职员,分布在各大小政府部门。香港公务员提供的服务范围广泛,由公共工程和设施、清洁和公众卫生,以至教育、消防、警务等。香港17万名公务员一直竭诚为市民服务,高效专业,廉洁公正,备受各方赞誉,是维持香港有效管治和安定繁荣的中流砥柱。

  6. 前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现任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 [2] 、前任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 [3] 、前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 [3] 以及很多现任问责官员、高级公务员(常任秘书长、署长等)都出身自职务职系。 截止至2016年年末,香港政府编制内的公务员职位约有十七万六千人 [4] ,而政务职系人员则不足七百人 [5] ,即仅占公务员团队总人数的约百分之零点四。 政务职系(简称AO或政务官)是中华人民共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务员职系中最重要、对投考者能力要求最高、精英化程度最高的职系。 政务职系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担任香港政府各个决策局和部门的管理通才,肩负制定与执行政府政策以及统筹其他职系公务员日常工作的任务。 成为政务职系人员被视为进入香港高级公务员的阶梯。

  7. 2022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成立本届行政会议共有38位成员包括行政长官主席)、21位现职问责官员官守成员及16位非官方人士非官守成员)。 [1] 中文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 外文名. Executive Council, ExCo. 简 称. 行会. 回归前称. 行政局.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会议功能. 3 现任成员.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英国殖民地时期,行政局由香港总督主持,邀请知名社会人士担任成员(当时称为议员),通常有十多人。 重要的政策均需由香港总督会同行政局通过后才能执行。 行政局有四名当然议员,包括布政司、财政司、律政司和英国驻港三军司令(直至1991年),其余由总督委任,分为“官守”(即正在担任官职之意)和“非官守”两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