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27日 · 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駿醫生指出,以二價疫苗作為加強劑,數據證明有效降低患上重症、住院等風險,副作用亦跟原始疫苗相若。 問題3:若從未接種新冠疫苗,可以二價疫苗作為首針嗎? 徐醫生不建議以二價疫苗作為第1針。 「任何藥物必須經過臨床研究才能確定是否有效,而現時有關二價疫苗效用的研究對象,都曾接種過兩針第一代疫苗,故跳過基礎接種階段,直接注射二價疫苗,能否產生同樣保護作用,並未有科學數據支持,變相效用成疑,故在未有更多科學數據之前,現時市民應按照當局建議,按指引接種新冠疫苗或加強劑。 問題4:過往一直接種科興疫苗,建議「溝針」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嗎?

  2. 2022年6月9日 · 免疫力, 心悸, 補充品, 貧血, 鐵質, 鐵質食物, 頭暈.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食物安全中心於2014年的研究指,逾80%香港成年人從膳食攝入的鐵質低於建議攝取量,以20至49歲女性為例,每日攝取量僅達建議的四成。. 而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於2018年 ...

    • 黎明詩近況1
    • 黎明詩近況2
    • 黎明詩近況3
    • 黎明詩近況4
    • 黎明詩近況5
  3. 2023年2月15日 · 他續指,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所以必須找出病灶,才能止咳,「最常見是上呼吸道感染,當喉嚨、氣管受病毒攻擊,便會引起咳嗽」。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誘發哮喘——傷風、感冒和氣管炎等,均可誘發哮喘,造成久咳,單靠服止咳藥物,對病情並無幫助。 (設計圖片,PeopleImages@iStockphoto) 然而,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病了1星期,傷風、感冒引發的連串病徵已陸續消失,唯獨咳嗽像沒完沒了,十分惱人。 顧德政說,那是因為身體仍在清理「戰場」,「有時傷風、感冒看似紓緩了,但其實免疫系統仍在發動攻勢,要通過咳嗽,把呼吸道的『垃圾』排出去」。 他進一步闡釋︰「一開始,病毒攻破呼吸道黏膜,造成大量組織細胞死亡。 這時候,免疫細胞會聚集到呼吸道支援,殺死病毒。

    • 黎明詩近況1
    • 黎明詩近況2
    • 黎明詩近況3
    • 黎明詩近況4
    • 黎明詩近況5
  4. 2016年10月17日 · 【明報專訊】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在香港醫療及社會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三個名字,背後各有故事,機緣巧合,成就了一段百年美談。 香港人慣稱「那打素」,但大多數人或許不知道,在香港兩家醫學院艱苦的創建初期,多虧「那打素」及時施予援助才渡過難關。 先說華人西醫書院(港大醫學院前身)誕生之初,除了局面紛亂,過程迂迴,還有一份寄人籬下,捉襟見肘之苦。 最初的「校舍」,僅是借用醫院的四個小房間而已,而為這段歷史揭開序幕的,恰是「雅麗氏」這個名字。 紀念一位母親 一位太太 「那打素」之名出現在香港醫療史上,可追溯至1881年,比華人西醫書院於1887年創校還要早。

  5. 2017年2月20日 · 20/02/2017. 凝血, 抗血栓, 血管閉塞.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凝血,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防止傷口流血不止。 但當在沒有創傷情况下,血管內形成血塊,就會構成危險,病人需要服用抗血栓藥。 抗血栓藥分兩大類:抗凝血藥和抗血小板藥。 郭 :養和醫院駐院醫生郭業東 董 :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 郭﹕抗血栓藥分兩種,抗血小板藥和抗凝血藥。 抗血小板藥包括阿士匹靈(aspirin)及氯比格雷(clopidogrel);而常見的抗凝血藥有華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 兩種抗血栓藥有何分別? 董﹕血小板是止血的第一道防線,當血管內壁受損時,血小板聚集在受損位置,形成血塊,減少失血。 抗血小板藥令血小板的黏性下降,減少血管內形成血塊,主要用於動脈疾病。

  6. 2023年5月5日 · 阿茲海默症患者有兩種關鍵蛋白,分別是β類澱粉蛋白及tau蛋白,它們會在腦細胞中積聚糾結,形成獨特的斑塊,導致腦細胞死亡及大腦萎縮。 消除大腦類澱粉蛋白斑塊. 禮來公司表示,有1734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參與研究,與安慰劑相比,donanemab能使患者的認知衰退速度整體減慢了約29%,一些反應較好的患者甚至緩減了35%。 研究員以「綜合阿茲海默症評分表」(iADRS)為標準,評估患者的認知及執行日常事務的能力,例如管理財務、駕車、從事嗜好、談論時事等,接受donanemab治療的患者都能做到以上日常生活事情。 參與研究者每月接受一次靜脈注射donanemab,12個月後,一半人大腦中的類澱粉蛋白斑塊消失。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黃頁. 立即瀏覽!

  7. 2018年1月11日 · 「一般而言,病人確診中風、完成急救治療後,就應立即諮詢復康科醫生,透過復康科醫生之病況評估,包括病人活動能力、說話能力、吞嚥能力、記憶力、社交能力等,制定合適的復康治療方案。 」周醫生補充,復康治療不但能改善病人的功能,另一重點是減少併發症出現,「對於一些情況較嚴重,需長期臥床、手腳關節無法活動的病人,大有機會引發深層靜脈栓塞、肩關節半脫位或肌肉關節攣縮等併發症,所以最早期的治療目標是預防併發症。 例如以矯形肢具承托患肢,或配合物理治療、注射肉毒桿菌毒素等,透過減低肌肉的張力,以防止手腳關節收縮變形。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當病人回復清醒,適合接受復康治療,就可因應活動能力的受損情況,提供密集式訓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