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23日 · 第二步驟就是去「計算與分配這二到三小時空檔」,計畫每一個儀式的花費時間,組合所需時間,建立起充分運用這段時間的流程。. 有時候晨間儀式的內容「是什麼」相對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種「掌控與分配時間」的行動本身,才是晨間儀式最能帶來價值的 ...

  2. 2021年3月27日 · 最近讀了一本書《 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哈佛、康乃爾教授都在用的STORIES時間整理術,7個方法過更好的生活 》,裡面提出了一個「STORIES」時間管理法 ,具體細節就不一一介紹,但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和我這一系列「下班後時間管理」文章很 ...

  3. 2017年8月30日 · 利用零碎空檔去反思任務筆記內容。. 一方面行動,一方面也是寫日記,並且達到寫日記的習慣想要達到的目的了。. 你或許對下列文章也感興趣:. 1.家庭記帳: 我的家庭記帳方案:實作 Google 雲端記帳一個月心得. 2.寶寶日記: 用 Google 日曆幫孩子留下成長日記 ...

  4. 2016年5月20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5. 2018年8月19日 · 最近本來想要介紹一款介面很抒情的習慣養成 App :「 小日常( Tiny Routines ) 」,他用可愛的圖示當作每日習慣養成的「確認按鈕」,提供習慣日記,並且為達成當日習慣的用戶送上一張寫了名言的卡片。 文章寫到一半,卻剛好看到「 My daily PLANNER 」這個同樣也是「習慣日記」的工具,雖是工具,但卻並非 App ,而是可以免費下載列印的 PDF。 這個範本的設計者提到,她用過許多日記與習慣 App ,最後卻覺得紙筆紀錄最能符合她的心意。 對我來說,兩個都是好工具,你會喜歡用 App 紀錄? 還是覺得紙筆更能激勵每日習慣呢? 「 My daily PLANNER 」設計成一日一頁的筆記格式,適合列印成 A5 或 A4 的大小。

  6. 2017年7月22日 · 每個週末一個小時,仔細做出我的下週行動清單。. 這個習慣幫助我真正的減少累積的壓力,並且讓下一週重新回到目標軌道上,不會繼續上一週快結束時的混亂。. (可延伸參考: 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 ). 時間管理的方法不是讓你更忙碌,而是讓你 ...

  7. 2017年2月9日 · 1. 用顏色「類別」做郵件情境分派. 雖然 Outlook 上有內建所謂「重要! 」的功能,但我實作上覺得單純或過多的「重要郵件」意義不大,而且很多人在寄信給你時就會加上「重要! 」,這樣一來所謂標上「重要! 」的郵件事實上不一定是真重要。 所以我這邊回歸 GTD 的方法 ,把收集到的郵件與任務 用情境分類 ,更有實用意義。 我為自己在 Outlook 上區分的工作情境有:下一步行動、追蹤、會議討論、有空再說,根據字面意義,就可以了解這是什麼情境要處理的郵件。 每天優先處理完「下一步行動」裡的對我真正重要的郵件,然後定期到看「追蹤」的郵件有沒有進度,在開會時處理「會議討論」的郵件,然後沒有就先不要管「有空再說」的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