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6日 · 英國王儲妃凱特(Princess Catherine)周末證實患癌後,一名成功抗癌的8歲女童Mila Sneddon發聲鼓勵凱特像她一樣勇敢與病魔戰鬥。 原來兩人早有淵源,凱特3年前曾穿Mila最喜愛的.

  2. 2022年4月29日 · 要員人壽保險. 在每一間公司中,總有幾個「要員」,他們的績效與公司的表現是密不可分,例如公司的創立人、公司的董事、行政總裁等。 但萬一他們不幸離世、患病和發生意外,可能對於公司有負面的影響。 因此有保險公司提供「關鍵僱員人壽保險」,主要是公司為關鍵僱員投保,指如果該員工不幸身故,公司便可以獲得一筆過的人壽賠償。 公司可以利用資金用於培訓接班人、彌補身故者創造的營收及盈利等。 是否需要交稅. 如果保費是由公司支付的話,所有的保費都可以作為公司的支出,可以用作扣除利得稅。 如果是團體人壽保險,由於受益人是僱員的家人,如果僱員不幸離世,其給予家人的賠償無需支付稅款。 如果是要員人壽保險,由於受益人是公司,其給予公司的賠償會被視為公司的營運收入,則需要課稅。 僱員是否需要額外醫保?

  3. 2021年10月12日 · 股市. 發布時間: 2021/10/12 20:00. 最後更新: 2021/10/13 18:53. 分享: 恒生前CEO鄭慧敏今年5月治療告假、8月調回滙豐,銀行界消息指,鄭慧敏辭世. 恒生銀行 (00011) 前一姐、行政總裁鄭慧敏(Louisa)今年5月因接受治療告假3個月,今年9月辭任恒生的所有職務。 原定重返滙豐的鄭慧敏個多星期前因病辭世,終年57歲,私人安息禮拜將於周五上午舉行。 滙豐晚上發聲明深切哀悼鄭慧敏,集團行政總裁祈耀年(Noel Quinn)形容對方既是出色的銀行家,亦是不可多得的同事,向其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滙豐聲明透露鄭慧敏在10月2日因病離世,在服務集團的22年間,在推動零售銀行業務發展方面擔當非常重要角色。

  4. 2021年2月26日 · 科技. 發布時間: 2021/02/26 08:00. 最後更新: 2021/02/26 18:14. 分享: Medera Biopharmaceutical GMP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李登偉(左二)表示,為研發新一代先進醫學療法,耗資逾港幣2億元,建立符合動態藥品生產管理規範(cGMP)的實驗室,佔地逾8500呎的實驗室。 (李彥煒攝) 本地生物醫學發展蓬勃,軟件、硬件配套逐步完善。 生物醫學科技集團Medera Biopharmaceutical繼早前將再心生物科技集團私有化後,近日宣布設立香港首個商業用動態藥品生產管理規範(cGMP)級別的細胞及基因醫療產品實驗室設施。

  5. 2017年7月12日 · 1. 港大內外全科醫學士、牙醫學士:39分. 港大醫學院是狀元的「夢之科」,據2016年的收生數據顯示,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的收生分數為全校之冠,收生上四分位數為39分。 同樣是收分之冠的牙科,亦是港大神科之一。 去年的收生上四分位數為39分。 據公務員事務局的招聘資料顯示,衛生署牙科醫生的起薪點為56,755港元(總薪級表第30點)。 2. 港大工商管理學學士 (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39分. 除了醫學及法學,講起神科,不得不提具有相當國際視野及觸覺的「環球商業」。 港大工商管理學學士 (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去年的收生上四分位數為39分。 而中大的環球商業學同樣是「高難度神科」,去年收生中位數為:中、英、通識及1科選修科5**、數學及其餘2科選修科5。

  6. 2022年1月21日 · 疫情帶動港人的健康意識提升,大家也越來越注重身心健康,但一調查發現,港人對眼睛的健康卻較為忽視,當遇上視力問題時未有正視或妥善處理。 以上調查名為「港人視力及生活習慣調查」,由CooperVision委託生活易(ESDlife)於2021年9月在香港進行,透過網上問卷訪問共502名年齡為35歲或以上的港人,旨在了解港人的視力健康和生活習慣,以及對老花的認知。 點擊圖片放大. +8. 調查發現,港人對眼睛及視力健康的意識和認知不足。 絕大部份受訪者表示自己患有一項或以上的視力問題,惟普遍受訪者表示沒有定期進行眼睛及視力檢查的習慣,亦對老花認知不足及存誤解,反映大部分港人一旦遇上視力問題時未必能及早發現及作適當處理。 【青姐話】新舊經濟齊熄火 負面訊息一籮籮. 青姐話.

  7. 2022年3月2日 · 當中保障包括住院及非住院的醫療費用。 同時,醫療費用大多以僱主支薪的百分比去計算,但也受到工種的影響。 但不少公司都只提供最基本的勞工保障,在日益增加的醫療費用是不足夠,因此不少員工在額外也會為自己購買一份醫療保險,萬一公司醫保不足夠的時候,都可以利用自己的醫療保險去填補不足之數。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俄烏只是第一關 投資高息股最啱. 溫股知新. 【溫股知新】俄烏只是第一關 投資高息股最啱.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 imoneymag.com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