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日 · 航空. 行李. 看看到底怎樣選擇飛機座位才適合你自己! (圖片來源Pixabay) 乘坐 飛機 選位子真的很重要,尤其是長途飛機! 但每一個人的要求都會不一樣,看看到底怎樣選擇飛機座位才適合你自己吧! 1、腿太長? 要空間? 選Bulkhead或Exit row. 很多人都會說選擇最前排(Bulkhead seat)或緊急出口行(Exit row)的 座位 最好,因為空間比較大。 BUT: 留意部份航班的Bulkhead位是否需要加錢。 另外,如果無前排座位,你的隨身 行李 或須可以放在前排座位的艙頂行李櫃。 部份機種的Bulkhead位前面有嬰兒搖籃(Bassinet),如有小寶寶同航,你就需體諒體諒了。 2、怕暈機? 選中部靠窗位. 怕暈機的人適合選中部靠窗位,在起降過程中的起伏小一些。

  2. 2018年7月29日 · 一份「中國人怕什麼」榜單,列舉分析了男女的各種恐懼。在最怕排行中,男人最害怕沒錢,女人最害怕變老。在感情之怕方面,害怕單身的男性超過女性八個百分點。這些結論據稱是從近2000萬個與「害怕」有關的問題中總結提煉出來的,你覺得準嗎?

  3. 2021年7月6日 · 笑貧不笑娼. 不能以物質區分高貴與低賤。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農村里流傳着的 俗語 很多,有句「 笑貧不笑娼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也都覺得很清楚它的意思,但你的理解對嗎? 它還有下一句,你知道嗎? 「 笑貧不笑娼 」 「笑貧不笑娼」這句話單純從字面來看,就是說比起那些 娼妓 ,人們更看不起那些貧窮的人。 但事實上,「笑貧不笑娼」這句古語中的「娼」並不是指的古代的青樓女子,而是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錢財的人。 這句話的含義所表達的意思是,諷刺只嘲笑真正的窮人,卻不去嘲笑那些為了富裕而不擇手段的富人(就是句中的娼),特別是那種為了金錢而喪心病狂的那些富人,甚至這些富人還成為人們所羨慕的對象。 這句話是嘲諷那些那種金錢至上、為富不仁的人,他們只顧表面的利益,對內在卻不深究。

  4. 2023年12月28日 · 未來. 預言. 占星. 心存善念,懷抱希望迎向新年。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023年即將結束,我們站在時光的轉折點,希望2024年能為我們帶來新的希望和驚喜。 在這交替的時刻,我們會想知道自己會發生什麼事,也會想知道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幸運的是,有些有特別才華的人可以透過他們的力量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未來的走勢。 以下總結了著名的占星家、預言家以及未來一年的預測,包括 諾查丹瑪斯 、老摩爾。 老摩爾年鑑. 每年人們都喜歡翻看《老摩爾年鑑》,以瞭解即將到來的國內外的情勢。 這本占星年鑑在英國已經出版兩百多年了。 老摩爾年鑑已經260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年鑑之一。 年鑑的創始人是西奧菲勒斯·摩爾(Theophilus Moore),他曾在米爾敦經營一所古典學院。

    • 金花璀璨 女子冠飾之源流
    • 鳳凰于飛 宋代宮廷鳳冠成禮制
    • 明清兩代鳳冠 形態各具千秋

    中華有「衣冠古國」之稱,由此可知冠飾在古人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古時候無論男女皆可佩戴冠飾。《說文解字》載:「冠,絭也。所以絭髮。」「冠有法制,從寸。」冠飾最早僅僅是一種束髮工具,後來逐漸演變成代表等級制度的一種禮儀性髮飾。女子冠飾,最早出現在秦漢時期的宮廷中。 《中華古今注》有載,女子戴冠可是秦始皇定下的制度。後宮三妃九嬪等人,需要在夏天佩戴碧羅製成的芙蓉冠子,搭配五色通草髮飾。不過《事物紀原》又載道,漢代的宮妃,最先佩戴碧色或緋色的芙蓉冠子,是女冠的起源。無論哪種說法,都可暫定,女子冠飾最早出現在宮廷中,多用絹、羅等絲織品製作成花朵形狀,以包裹髮髻,是代表妃嬪身份的重要髮飾。 早期髮冠,是沒有鳳凰裝飾的,但在更為尊貴、流行於禁宮中的冠式步搖中,卻出現了鳥獸形狀的裝飾物,或許能看成為鳳冠的...

    鳳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鳥,總是伴隨太平祥瑞的景象出現。古籍中有相關記載,例如《山海經》記載,鳳凰「見則天下安寧」;《尚書》載道,「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提到鳳凰,大家都會聯想到另一神獸:「龍」。鳳凰與龍,共同成為中華王朝帝后的象徵。 有趣的是,雖然鳳冠出現時間較晚,但是以鳳鳥為裝飾的髮飾,卻早就出現在秦朝歷史上。 《中華古今注》載說:秦始皇「以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至漢朝,在太皇太后、皇太后拜謁宗廟的禮服體系中,開始出現以鳳凰為主體的「華勝」簪飾。《後漢書・輿服志》載說:「簪以瑇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上為鳳凰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 到了魏晉時期,鳳鳥形象的簪飾更加豐富,典籍中也首次出現了「鳳冠」一詞。東晉《拾遺記》載說:「縈金,為鳳冠之釵,⋯⋯鑄金釵像鳳皇...

    宋朝以後,中華王朝的后冠各具特色,展現出中華首飾文化的豐富多彩。元朝是由蒙古黃金家族創立,宮廷女子沿襲蒙古習俗,貴婦不戴鳳冠,而是戴著蒙古特有的「姑姑冠」。到了明代,明太祖致力於「恢復中華」,在冠服制度中大力復興漢制,讓鳳冠重新成為皇后必備的禮冠。 明朝初年的鳳冠,參照宋朝舊例,又得以發展。《明史・輿服志》載說,洪武三年朝廷頒布規定,皇后的鳳冠:「其冠圓匡,冒以翡翠,上飾九龍四鳳,大花十二樹,小花數如之。兩博鬢十二鈿。」 永樂三年,九龍四鳳冠有了增飾,「飾翠龍九、金鳳四,正中一龍銜大珠一,上有翠蓋,下垂珠結,餘皆口銜珠滴;珠翠雲四十片;大珠花小珠花數如舊;三博鬢,飾以金龍、翠雲,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飾珠寶鈿花十二,翠鈿如其數;托裏金口圈一副。珠翠面花五事。珠排環一對。」 明朝鳳冠,主體飾...

  5. 2021年6月21日 · 劉嘉玲和梁朝偉,一個是內向的憂鬱男神,一個是外向的精明女人,怎麼看都不搭。 可是卻相愛相守三十多年。 在某檔綜藝節目中,劉嘉玲就曾孫和梁朝偉的生活細節: 房子裝修時,梁朝偉嫌麻煩,搬了行李箱去酒店住。 房子基本都裝修好了,他才提著箱子回來。 心情不好的時候,會不吭一聲飛去倫敦餵鴿子,就連婚禮也是劉嘉玲一手操辦的。 但是劉嘉玲卻完全沒有屈辱。 因為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對方一直陪在她身邊,也是鼓勵她,安慰她,深情地告訴她:「這個圈子這麼複雜,我們就離開吧,你看哪裡,就去哪裡。 在他們看來,愛就是彼此親密,彼此緊密相連,沒有對錯,不談得失。 最接近的愛,一直以來都是體諒和行動。

  6. 2020年11月26日 · 尽管中共陷于内忧外患,2022年是否还有没有二十大仍是未知数,但有亲中港媒借盘点中共建政以来进入政治局的女性,猜测谁会接班 孙春兰 “入局”,并认为现任文联主席是一黑马。. 据香港《明报》11月25日分析,中共建政后的12届中央政治局中,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