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观音心经.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佛教典籍. 《观音心经》(又称为《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详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个字 [1] ,当时有多种译本,其中以大唐玄奘所译为主。. 中文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2. 1 评价. 2 内容简介. 3 书刊历史. 4 主要特点. 5 价值. 评价. 播报. 编辑. 玛雅文明(5张) 《波波武经》是危地马拉玛雅文明 基切人 的圣书,是玛雅人的古典史诗,表现了 玛雅人 对大自然、对人类命运的乐观态度。 它也是一部有关基切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的巨著。 其中包括创造世界、 人类起源 的神话传说,基切部落兴起的的英雄故事,历代基切统治者的系谱,一直到作者生活的年代。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此书一开始为玛雅文明的创世神话,紧接着是玛雅双胞胎英雄乌纳普及斯巴兰克这两位在玛雅神话中极重要角色的故事。 《波尔·乌》之后又围绕在王族以及欲以神力维持统治的众神身上,详细描述了 基切人 的历史与建国基础。 以下为此创世神话初章的第一句,以现代的拼字系统与标点符号书写:

  3. 大般若经(Mahāpraj?āpāramitā-sūtra),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 ...

  4. 两者思想相通。经中还引用佛陀所说:“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 魔 旬 渐当沮坏我之正法”,这反映了笈多王朝复兴 婆罗门教、排斥佛教的历史背景。主要影响 此经在印度本土似乎不很流传,传入中国后,影响却甚大。自法显译出6卷 ...

  5.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更接近本经的原始义,因此流传广、影响大。我们也以四卷本为工作底本。针对 ...

  6. 中文名. 提谓利经. 属 性. 佛经. 有二部:. 一、提谓经一卷,真本。. 二、提谓经二卷,伪撰本。. 出三藏记集卷五伪经伪撰杂录第三:「提谓利经二卷,右一部,宋孝武时,北国比丘昙靖撰。. 唐高僧传一:「又有沙门昙靖者,以创开佛日,旧译诸经并从焚 ...

  7. 1 不同版本. 2 主要思想. 不同版本. 播报. 编辑. 在玄奘译出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旧传为鸠摩罗什译。 现存异译本6种:1、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3、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5、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最早的英译本是毕尔(Samuel Beal)于1864年依玄奘汉译本所译。 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于1884年将梵文本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并首次将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英文传至欧美国家。 1894年,马克斯·缪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东方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