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perfect medical 醫學美容公司 相關

    廣告
  2. 一次療程,長效一年!由受過原廠培訓的專業醫療團隊主理,確保線數及能量十足,絕不取巧! 強效緊緻輪廓,瘦面提升,增生膠原蛋白,告別皺紋,無創重塑年輕臉龐!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19日 · 1/2. 消費者委員會建議針對部分合約模式和行業設立不少於7天的強制性冷靜期消費者無需理由便可取消交易當中包括健身和美容合約。. 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認為不合理直斥「 (美容院)若無呃無騙只是消費者反悔就要退款對業界 ...

  2. 2023年11月4日 · 香港時間. 2023年11月04日 (六) Tweet. 綿綿不絕必有亂結DR醫學美容事故導致一死兩傷拉丁舞導師抽脂慘死等血的教訓後醫學美容亂象依然層出不窮日前又有多名女子在美容院疑注射消脂針後感染膿腫分枝桿菌險些搞出人命。 目前已有兩人被捕,另有兩人被通緝,疑涉無牌行醫。 同類事故屢見不鮮,受害者非死即傷,奈何港府至今未有對醫美行業作出規管。 女為悅己者容,人們追求年輕貌美並無對錯之分,錯在政府一直對業界放任自流,不監不管。 今次事件,正是醫美不分的典型例子。 究竟針劑注射是否等於醫療程序,政府一直含混不清。 立法會早在2002年提出規管美容業界,礙於反彈大、執行難而不了了之,直到2012年「DR醫學美容事故」發生後,又言之鑿鑿立法規管,可惜一陣風過後同樣沒有下文。

  3. 2021年8月16日 · 醫學美容投訴飆升 3萬元水光療程 臉現一排針孔容貌盡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醫學美容大行其道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醫學美容療情消費者委員會近年亦收到不少有關醫美事故的投訴個案單單今年上半年已接獲479宗情況令人關注。. 有苦主曾 ...

  4. 2020年11月3日 · 香港現時沒有強制的申報醫療事故安排有政黨收到一名市民在大型美容院轄下公司接受醫學美容高能量治療時受傷報告懷疑操作儀器的醫生涉疏忽事主指面部下巴位置嚴重燒傷並出現水疱及色斑等情況相關團體已陪同事主向醫務委員會投訴促政府立法規管醫療儀器操作及強制申報醫療事故安排等消費者委員會證實今年7月已接獲投訴曾嘗試調停但不成功建議消費者尋求獨立法律意見。 事主余女士報稱,6月在銅鑼灣一間美容公司接受「超聲波拉提技術 (Ultherapy)」療程,結果下巴燒傷及出現水疱,她向美容院表示不滿、要求退還費用,一度獲約2萬元補償金,惟美容院其後又拒絕開出賠償支票,只着她自行聯絡涉事醫生的律師。

  5. 2023年2月15日 · DR醫學美容集團2012年為女顧客進行名為CIK的療程抽取客人血液經培植後再注射回客人體內3名接受療程的女顧客其後出現敗血性休克最終結果1死2傷殘為本港歷來最嚴重的醫學美容事故DR集團始創人周向榮等涉案人士其後被裁定誤殺罪成。 醫委會今日 (15日)就案件召開研訊指出誤殺屬非常嚴重罪行事件削弱公眾對醫護的信心懲處需反映社會期望為確保公眾安全決定將他從醫生名冊永久除名。 DR老闆周向榮、技術員陳冠忠及替死者施針的女醫生麥允齡,早前因誤殺罪成,分別被判囚12年和10年及3年半。 其中周向榮及陳冠忠兩人2021年就定罪和判刑提上訴,而上訴庭頒發判辭,駁回定罪上訴,但指案中重點在未建立安全系統,認為二人目前刑罰明顯過重,故批准判刑上訴,兩人同獲減刑兩年,刑期分別減為10年和8年。

  6. 2018年5月14日 · 原告Wong Man Hon Fredrick提出索償訴訟的被告依次是Perfect Medical Limited和醫生歐陽江原告在該訴訟的入稟狀指稱根據原告和兩名被告達成的口頭協議兩名被告曾向原告供應了75張美容院卡每張面值8萬港元合共600萬港元但該些美容院卡未能按同意的條款使用原告認為兩名被告違反協議作出失實陳述和違約因此向兩名被告索償。 最高瀏覽. 1 03月19日 (二) 22:25更新. 長沙灣官中13歲男生遭踢腰「撻生魚」 14歲男同學涉襲擊被捕. 內地河北爆出一宗初中生遭三名同學殺害埋屍慘案,本港亦出現校園暴力。 事緣有讀者今日 (19日... 2 03月20日 (三) 02:34更新. 西貢停車場私家車燒成廢鐵 縱火狂徒駕車逃遁.

  7. 2020年12月8日 · DR醫學美容集團2012年為女顧客進行名為CIK的療程抽取客人血液經培植後再注射回客人體內3名接受療程的女顧客其後出現敗血性休克最終結果1死2傷殘為本港歷來最嚴重的醫學美容事故替死者施針的女醫生麥允齡經重審後日前被裁定誤殺罪成今早 (8日)在高院被判監3年半。 法官張慧玲在判刑時表示,陪審團的裁決顯示,他們一致同意被告嚴重疏忽,沒有對死者負起應該負的責任,最終導致死者去世,而被告可以合理預想其塞責會引起死亡的後果。 具體而言,被告的疏忽包括沒有向APSC查問有沒有為血液樣本做細菌測試,及沒有向病人解釋CIK療仍在試驗階段,未有醫學證據支持療程對健康人士有好處,接受療程後可能會有不良反應,甚至感染的風險。 張官又指,死者做療程前見過被告,理應相信她會作出必要的解釋和分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