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property macau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6日 · 【明報專訊】今期居屋最快本月內揀樓,消息稱房委會最快今年首季推售新一期綠置居2537個單位,其中包括2027年入伙的長沙灣麗玥苑2359伙,擬以市值五二折定價,售價介乎154萬至461萬元,最大特點是首見實用面積逾600平方呎、可分三房間隔的大單位,其中77伙達646平方呎。 另外3個重售綠置居屋苑中,前年推售的油塘高宏苑及馬鞍山錦柏苑因折扣率調整,今次重售平均呎價比初售時高逾一成。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2. 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 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指定電子郵箱收到明報網站發放的即時新聞。 明報網站成立以來,一直深獲全球華人的支持,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中文新聞網站之一。

    • 從《為何你負擔不起一個家?》說起
    • 香港的「房屋-金融反饋循環」
    • 深層次土地問題

    放眼世界,尤其年輕一代,難以自置居所已成普世現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Josh Ryan-Collins在其小書Why Can't You Afford a Home?提出「房屋-金融反饋循環」的新穎論述,剖析現時銀行及土地在經濟中的角色,來說明這道傳統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註1)。有別於香港空談供求的偽命題,這論述是研究西方國家大量歷史經驗的成果。作者先釐清土地的獨特性,再以大量歷史證據和經濟數據,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今天見到的危機及一些相應措施是如何出現的。 西方政府二戰後為重建社會,採用凱恩斯經濟政策,組織經濟需求、提高就業來建立強健福利國家。增加自置物業率是需求管理的重要一環。1970年代末後,經濟結構重整繼而衰退,戴卓爾夫人一句斷言「別無選擇」,新自由主義興起,強調市場經濟的個體力量。公...

    金管局今年3月說,本港家庭負債(包括住宅按揭、信用卡及其他貸款)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自2020年上半年的85.2%上升至下半年的90.2%,創出高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月公布香港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指出本港財富分配偏向於高入息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債務與收入比例已很高,若出現嚴重壓力,債務比率會顯著增加。金管局的「匯思」不直面事實,卻為家庭負債比率飈升「洗白」,竟說「不能單看家庭負債比率」,還需「看家庭的資產狀况」。這與2017年着重風險的警告脫節;當時負債比例已高達68.3%。 財政司長陳茂波同出一轍,提到市民置業負擔指數在今年第一季上升至約73%,顯著高於過去20年47%的平均數,他不指出如何減低這方面數值,卻只強調「政府會繼續在造地建屋的工作上加大力度」!議員質詢樓價過高,陳更只指出市民...

    有評論說,「房屋-金融反饋循環」是建基於新自由主義的論述,而西方國家在房屋問題上沿用福利政府政策,與香港的本質大相逕庭(註2)。另外,循環理論脫離在地的考量;只有在其論述樓價上升,催化全球投資者搜尋收益更高但安全保值的房地產作為投資對象時,香港這類國際大都會才出現在循環理論的論述中。例如,前述書中建議政策改革時,提及港鐵發展物業的例子,但膚淺地忽略其引起的諸多社會問題。也有建議可從文化角度探討物業擁有率從1970年代開始不斷上升的現象,導出深入民心的購買房屋是我城的希望機制(註3)。2000、10年代響徹全城的《地產霸權》一書也提出引進公平競爭及開徵土地稅。 無疑,很多坊間論述都從西方角度想像及理解問題,盲目強調資本的單向邏輯,形成先進的西方經濟體及落後的發展中經濟體或「南北對立」的二元對立...

  3. 2024年4月19日 · 何永賢今於社交平台發帖文指,根據過往數據顯示,自2014年重新推售居屋開始,房委會共推出了4.13萬個單位,而且「居屋2014」至「居屋2022」都全部售罄,可見居屋受歡迎程度。 她續補充,「居屋2023」單位截至昨已出售約78%,與過往情況相若,並只剩下約2,100個單位,按目前有超過11萬人未被邀請揀樓,比例高逾50倍。 翻查資料,繼居屋2023今年1月底起揀樓,早前被指銷售反應平平,房屋局長何永賢上月曾已曾發文反駁,居屋2023銷售反應理想,並提及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區未來的發展。 相關字詞﹕ 居屋;何永賢.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4. 2023年3月10日 · 大馬經濟續升 4類住宅獲看好. 【明報專訊】不少亞洲國家2021年經濟強勁反彈後,2022及2023年增長有所減慢,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印度增長卻沒有大幅放緩。 而大馬的房地產因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在2022年多次加息下,增加置業成本。 Propertyguru分析,未來大馬住宅樓價升幅可能略有放緩,但整體還是持續增長。 該分析亦指2023年有4類型住宅看好,分別為擁土地所有權、售價低於50萬令吉(約87萬港元)、位置優越的公寓或豪宅。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5. 2024年3月14日 · 【明報專訊】澳門罕有大型酒店項目放售,原由南岸集團持有、前稱路易十三酒店的「十三酒店」,最新由銀行委託代理招標放售,截標日期為下月5日。 市場人士估計,上述酒店市值約24億元。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6. 2024年5月13日 · 一業主就清拆令上訴 一已拆僭建. 屋宇署透露,其中一個單位業主已就清拆令提出上訴,個案正由建築物上訴審裁小組處理,一個單位則已安排拆除部分僭建物。. 另有5個單位則未有遵辦命令,當中3個前年8月被檢控,分別於去年1月和7月被法庭定罪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