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1日 · 2022年10月11日星期二. 香港地產. 下一篇 上一篇. 瑞銀預租新地西九項目9層. 【明報專訊】本港下月舉行國際金融投資峰會前,接連有跨國投資銀行承租本港寫字樓。 瑞銀繼早前以月租約428萬元,續租上環李寶椿大廈7層樓面後,最新再預租新地(0016)西九高鐵站上蓋發展項目中,最高一座大樓的最高9層,總樓面約25萬方呎,預計2026年初開始進駐。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 從《為何你負擔不起一個家?》說起
    • 香港的「房屋-金融反饋循環」
    • 深層次土地問題

    放眼世界,尤其年輕一代,難以自置居所已成普世現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Josh Ryan-Collins在其小書Why Can't You Afford a Home?提出「房屋-金融反饋循環」的新穎論述,剖析現時銀行及土地在經濟中的角色,來說明這道傳統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註1)。有別於香港空談供求的偽命題,這論述是研究西方國家大量歷史經驗的成果。作者先釐清土地的獨特性,再以大量歷史證據和經濟數據,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今天見到的危機及一些相應措施是如何出現的。 西方政府二戰後為重建社會,採用凱恩斯經濟政策,組織經濟需求、提高就業來建立強健福利國家。增加自置物業率是需求管理的重要一環。1970年代末後,經濟結構重整繼而衰退,戴卓爾夫人一句斷言「別無選擇」,新自由主義興起,強調市場經濟的個體力量。公...

    金管局今年3月說,本港家庭負債(包括住宅按揭、信用卡及其他貸款)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自2020年上半年的85.2%上升至下半年的90.2%,創出高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月公布香港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指出本港財富分配偏向於高入息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債務與收入比例已很高,若出現嚴重壓力,債務比率會顯著增加。金管局的「匯思」不直面事實,卻為家庭負債比率飈升「洗白」,竟說「不能單看家庭負債比率」,還需「看家庭的資產狀况」。這與2017年着重風險的警告脫節;當時負債比例已高達68.3%。 財政司長陳茂波同出一轍,提到市民置業負擔指數在今年第一季上升至約73%,顯著高於過去20年47%的平均數,他不指出如何減低這方面數值,卻只強調「政府會繼續在造地建屋的工作上加大力度」!議員質詢樓價過高,陳更只指出市民...

    有評論說,「房屋-金融反饋循環」是建基於新自由主義的論述,而西方國家在房屋問題上沿用福利政府政策,與香港的本質大相逕庭(註2)。另外,循環理論脫離在地的考量;只有在其論述樓價上升,催化全球投資者搜尋收益更高但安全保值的房地產作為投資對象時,香港這類國際大都會才出現在循環理論的論述中。例如,前述書中建議政策改革時,提及港鐵發展物業的例子,但膚淺地忽略其引起的諸多社會問題。也有建議可從文化角度探討物業擁有率從1970年代開始不斷上升的現象,導出深入民心的購買房屋是我城的希望機制(註3)。2000、10年代響徹全城的《地產霸權》一書也提出引進公平競爭及開徵土地稅。 無疑,很多坊間論述都從西方角度想像及理解問題,盲目強調資本的單向邏輯,形成先進的西方經濟體及落後的發展中經濟體或「南北對立」的二元對立...

  2. 2024年3月27日 · 【明報專訊】網媒「香港01」母公司「南海控股」的主席于品海,涉連本帶利拖欠建設銀行旗下公司逾4.7億元,被對方入稟申請破產。 案件昨於高院開審,于品海一方以持有南海控股54.6%股權為由,主張于有能力還債;呈請方則反駁指南海控股淨負債逾39億港元,于資不抵債。 法官聽畢陳辭後頒令于品海破產,于須按彌償基準(indemnity basis)支付訟費。 指無職務 香港01:于將徵法律意見行動. 「香港01」昨晚發聲明稱,創辦人于品海未有於公司擔任任何職務,案件只牽涉其個人財務安排,「香港01」不受影響,如常運作。 聲明又指「據悉」于品海會徵詢法律意見,再作下一步行動。 據了解,「香港01」首席媒體戰略官馮德雄與于品海開會後,口頭向員工補充,公司運作如常,財務狀况如常,「正常出糧」,不受影響。

  3. 2024年1月23日 · 【明報專訊】過去10年,本港地產市道經歷高峰期,亦在疫情及高息環境下進入跌市,2013年由羅氏針織家族成員羅建一成立的中小型發展商建灝地產,可謂見證本港樓市近10年興衰。建灝地產集團首席行政總裁及主席羅建一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集團方針一向具有靈活性,10年間不斷優化,近4年亦 ...

  4. 2024年5月18日 · 今年1月OER成美國整體通脹高企元兇,美國勞工統計局解釋,通脹飈升與OER中單戶獨立住宅(single-family-detached homes)的權重變動有關,該權重上調5個百分點,但強調只是部分原因。 美國勞工統計局助理局長Rob Cage指出,由於今次變動,可以預期今年內數據會有些波動。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利率策略師Ed Al-Hussainy形容,當局突然披露過往保密的方法論「頗不尋常」,也意味今年的方法論及權重改變對政府及市場人士有多重要,住屋通脹對於今年美聯儲利率政策轉向及步伐可謂舉足輕重。 [企業地球村] 上 / 下一篇新聞. 房租偏高撐起通脹 礙美聯儲減息. 張宗永:未能安慰投資者的「安慰函」

  5. 2024年5月13日 · 本報早前報道,相關清拆令發出近5年仍見僭建物未拆除。 一業主就清拆令上訴 一已拆僭建. 屋宇署透露,其中一個單位業主已就清拆令提出上訴,個案正由建築物上訴審裁小組處理,一個單位則已安排拆除部分僭建物。 另有5個單位則未有遵辦命令,當中3個前年8月被檢控,分別於去年1月和7月被法庭定罪及罰款約1.6萬至2.1萬元,但至今仍未履行命令,屋宇署稱會啟動承建商做代辦工程的準備工作,包括有需要時申請封閉令,待完成代辦工程後向業主追討工程費及附加費;餘下兩個單位分別正安排聆訊或發出傳票(見表)。

  6. 2024年5月17日 · prevnext. 【明報專訊】有財團在淡市時尋寶,斥資逾1億元購入荃灣地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