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5日 · 實況主 Toyz 因為批評醋飯不好吃,讓網紅超哥一氣之下痛毆 Toyz 一頓,雙方鬧上社會版面,Toyz 更公開自己診斷證明,指出頭部腦震盪、挫傷及撕裂傷縫了 11 針,頭部是人體重要的部位,最怕受外力重擊。 復健科醫師提醒:「一般腦震盪多屬暫時性的損傷,多數症狀皆會隨著時間改善。 不過若為顱內出血、創傷性腦損傷等,就是屬於嚴重頭部外傷。 腦震盪該擔憂嗎? 大多數可隨時間改善. 不論跌倒頭部撞到、外傷,大家總會直接想到會不會「腦震盪」? 復健科醫師李炎諭坦言:「在醫學上,腦震盪一般是暫時性的損傷,甚至可以說是頭部皮肉傷以外最輕微的,常見症狀有 頭痛 、頭暈、暫時性認知障礙等,大部分會隨著時間改善的。 至於哪些才是比較嚴重的頭部外傷呢?

    • 傾聽
    • 身體接觸與安撫
    • 提供正確的情緒觀念
    • 提供個別化想法

    首先,傾聽是重要的第一步,蔡曉雯心理師指出,過程中要讓對方可自在安心、不受干擾的表達與抒發,不要進行評價、不要給建議,另外也不要想用力地排除對方的情緒或是急著分享自己的故事、轉移話題。 另外,在傾聽的過程中,想像成自己是一個溫暖的樹洞、容器,是一處安靜的處所,可以安靜溫柔地陪伴並接納對方。

    比起言語,透過擁抱對方、安撫背部或是牽手、從旁輕柔肩膀或手臂等肢體語言也可陪伴對方度過難關,不過在身體接觸之前,應確認彼此關係是親近自在的,並事先徵得同意,可以問問對方「我可以抱一下你嗎?」若對方同意再進一步身體接觸。

    難過的時候,有些人會習慣逞強憋著情緒,蔡曉雯心理師指出,安慰他人時提供對方正確的情緒觀念也很重要,例如「情緒需要抒發,而不是壓抑」。 而當發現對方在訴說時眼匡已經緩緩泛紅,可試著說「你可以哭、生氣、害怕…,想哭就哭,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讓對方的情緒更能自然流露。

    最後,等到對方情緒較舒緩後,我們再來提供一些個別化的想法,和對方說「你已經做得很好」、「還有我們在身邊陪你」、「有些事我們沒辦法控制,盡人事聽天命」、「其實你很棒」等等的語句,或是給予一些個人建議。 蔡曉雯心理師提醒,許多人在安慰他人時,都習慣先丟出建議或等不及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不過當處於情緒激動的狀態之下,大腦中的情緒腦會相對活躍,而當情緒抒發完畢後理性腦就會恢復活躍,這時也能容納他人建議。 蔡曉雯心理師與邱一航醫師皆表示,安慰他人最忌諱急著並且草率給他人建議,掌握這些技巧,便可幫助他人重燃希望,緩和情緒。 文/李祉函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同理心讓我們想安慰他人!安慰他人可帶來「三大益處」、舒緩自己情緒 看到或聽到鳥類與心理健康改善有關!研究:情緒提升效果可持續長達 8 小時 研究:...

  2. 2018年8月14日 · 生物製劑是一種免疫療法的藥物,多半使用在 類風濕性關節炎 、 僵直性脊椎炎 、乾癬等免疫疾病上,而這些疾病的相關併發症如眼睛疾病,也可以透過生物製劑來減輕「失明」的風險,但台灣對於小孩子的生物製劑應用偏保守,讓許多人卡在費用,錯過治療時機。 生物製劑是小朋友的唯一希望. 林口長庚醫院視網膜科、葡萄膜炎科主任黃奕修表示,原發性的關節炎因為是免疫性的疾病,像是葡萄膜炎等眼睛的發炎疾病,也是相關的併發症之一,不過免疫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規定嚴格,對大人還好,對小朋友來說,就是「少了一條、甚至是唯一一條生路」。

  3. 2023年3月21日 · 公幼與非營利報名通常有招生簡章,上面有許多關於設籍條件、招生資格等規定,家長千萬不能忽略。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公幼報名有戶籍條件上的限制嗎? 每個學區招生簡章規定大致相同,無非就是規定設籍在本縣/市的外籍或華裔之 2 足歲至入國民小學前「適齡幼兒」。 另外有些縣市規定父母雙方其中一方、直系血親或監護人須共同設籍在同一戶,意思是孩子戶籍裡,應有至少一位直系血親設籍在同一戶中,不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可以。 公幼報名要帶文件有哪些? 提醒家長,一定要記得攜帶「戶口名簿」的「正本」,而具優先入園資格者須先辦理身分認定和備齊身分文件,舉例來說低收入戶者就需先辦理相關資格認定,以此類推。

  4. 2021年11月10日 · 4 個月大的寶寶,大腦、身體都進入快速發展期,開始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哭聲更響亮,而且更會與人互動,是非常可愛的時期。而雖然白天活力十足,但晚上會睡得更久,進入「一暝大一寸」的狀態。爸媽們可能會覺得寶寶一下子就長好大,那都是正常的,保持孩子的頭好壯壯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5. 2022年1月2日 · 常見症狀一次說. 唐寶寶因為整整多出一條基因,所以出現的症狀也遍佈全身,且包含生理、心理的不同層面。 外觀. 臉部:眼睛上斜、眼距較寬,看起來像細長的鳳眼。 鼻子比較塌、耳朵小小的、臉圓且扁平。 脖子:比較短。 四肢:手掌有斷掌、手指粗短、小指內彎、第二指節發育不全。 生理症狀. 肌肉張力不足 ,身體偏軟。 先天性心臟病。 骨骼不穩定,如頸椎常容易有脫臼問題。 聽損 。 近視。 睡眠呼吸中止症。

  6. 2020年10月18日 · 甲狀腺結節是什麼? 所謂的結節其實是一種在皮膚下面、我們摸的到的腫塊,它也許是一顆水泡,也許是一顆實心的肉瘤,通常感覺不出來。 如果結節比較大顆,脖子上會有一個地方凸凸的,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來。 一般來說,甲狀腺結節對健康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除非結節因為長得太大而壓迫到氣管、食道或是喉返神經,就可能導致吞嚥不順或講話燒聲。 結節可分成良性跟惡性,且如果良性的結節持續長大,變成癌細胞的機率就會增加,不過甲狀腺結節會變成甲狀腺癌的機率非常低,每 100 個人裡面不到 1 個人會得。 另外,有些甲狀腺結節會長出可以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的良性瘤,就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通常都是年紀大的人比較容易發生。 為什麼會有甲狀腺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