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ua finance co ltd 相關

    廣告
  2. 申請免入息及住址證明,A.I. 24x7處理申請,即批即過戶。提取貸款享高達$12,000現金獎,立即申請. WeLend 網上貸款,全A.I. 處理,即時提取大額現金流。貸款低息至1.88%,現金即日過數。

    • A.I. 免交證明文件貸款

      無須提交證明文件,網上即秒報實價

      網上確認貸款合約,最快1小時過數!

    • 業主私人貸款

      「免樓契」 聯名物業,一人申請

      30分鐘特快批核,解決大額資金需要 !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3日 · 【明報專訊】本報曾經報道,土地註冊處 (俗稱「田土廳」)將未補價的資助房屋貸款協議正式註冊,被質疑為涉嫌違法借貸開方便之門。 本報近日偵查發現,田土廳已改變做法,自2016年起,逾九成半、多達6400份貸款協議被中止註冊或由提交方取消註冊。 不過,財務公司並未因此停止相關貸款,記者以顧客身分到多間財務公司查詢未補地價資助房屋的貸款,發現多間公司有不同方法應對。 有議員質疑財務公司是走「法律罅」,房署亦更難追查違規貸款。 明報記者. 提交方取消註冊 田土廳刪紀錄.

  2. 2024年4月12日 · 滿地可銀行. 【明報專訊】滿地可銀行 (BMO)的140多名客戶正聯手狀告該銀行,指該行的網上交易服務使他們無端損失150萬元。. 組織者Lisa Wong說﹕「顯然滿地可銀行的安全系統不能抵禦日益嚴重複雜的網絡犯罪。. 滿地可銀行應該採取更多措施減少網絡 ...

  3. 2024年3月16日 · 傑洛琳 (Michelle Jeraline)是多倫多道明銀行 (TD Bank)的銷售人員,她認為在銀行工作向客戶銷售產品的壓力太大了,大得影響了她的健康。 她說:「我遇到愈來愈多客戶從孩子的儲蓄存款中拿出錢來應付日常開支。 但當他們把錢取出時,我們又必須盡力阻止他們。 這讓我感到壓力很大,而且感覺不太好。 傑洛琳開始秘密錄製其經理提供的「輔導課程」。 在一段錄音中,一位經理告訴傑洛琳,為了增加銷售額,她應該記住她不是在客戶服務部門工作的。 他說:「我們是投資顧問,你必須有一點進取性。 道明銀行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這些談話錄音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違反了該行的行為準則、績效政策和培訓。 滿地可銀行最近的一名員工表示:「為了達到我的銷售目標,我不得不誤導客戶購買他們不需要的產品。

  4. 【明報專訊】一個詐騙集團透過AXA安盛的「投連險」平台,推銷一個基金名下的保險投資產品,誘使逾260人投資,再淘空基金資產圖利,令投資者損失達4.75億元。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前日拘捕24人,包括3名集團主腦,當中一人為執業律師。 據了解,被捕集團主腦包括一對兄弟申焯栢及申偉基,二人曾涉足多項投資 (另見稿)。 事主多內地人 最多失2000萬. 商罪科自2019年1月起接獲AXA安盛及多名事主報案,稱有詐騙集團利用AXA安盛的投連險平台,於2013年12月至2018年5月間,向263名投資者推銷有詐騙成分、名為「香港投資基金」的投資產品,致事主損失4.75億元。 投資者中有251名內地人、10名港人及兩名馬來西亞人,他們是主婦、退休者及社會中高階層的人,損失20萬至2000萬元不等。

  5. 2014年12月16日 · 加拿大稅務局 (Canada Revenue Agency)太平洋地區發言人楊小姐 (Cheryl Yeung)表示,明年1月1日開始,任何人如果從海外匯款超過一萬元至加拿大,或是從本地匯出超過一萬元至海外,銀行或匯款機構必須通知加拿大金融情報機構FINTRAC,而同一時間也要通報稅務局。 她稱,包括銀行、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任何與匯款服務有關的公司,皆在通報稅務局的名單中。 「稅務局將會對電子匯款報告資料進行分析,找出那些『積極避稅』的人士。 」楊小姐對本報證實,稅務局收集這類電子匯款報告,將會用來稽查市民是否合法報稅,其中也包括追查一些企圖隱瞞海外收入或資產的人。 她稱,誠實報稅是加拿大人應盡的義務,政府此舉只是確認國民是否有盡義務。 加中曾簽入息稅稅務協議.

  6. 2024年1月1日 · CEBA還款期限1月18日屆滿 小商戶難抉擇怨聯邦不延期. [2024.01.01] 發表 推文. CEBA的還款期限即將到來,在渥太華經營2間餐廳的卡斯特羅無法確定他將何去何從。. (CBC). 【明報專訊】2024年1月18日是聯邦政府為加拿大應急商業戶口 (CEBA)設定的還款期限 ...

  7. 2023年6月13日 · 【明報專訊】大溫一名地產經紀表示最近協助達成兩宗獨立屋成交,而業權是由兩個互不認識的家庭分比例持有。 業內人士指這個情況很不常見,不過出售業權時只要有人承接,只出售一部分業權在法律上並沒有問題。 據報在過去數個月,大溫一地產經紀協助完成兩宗溫東獨立屋的成交,但則形容為「合作買屋」,即指房屋的新業主是兩個不相識家庭,他們各持業權的某一份額。 萬象地產經紀公司創始人譚中偉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兩個不認識的人共同持有業權 (co-ownership)很不常見,一般都是家人之間業權平分並同住,或是兩個朋友共同購入來作投資。 他亦提到共同持有業權並共居,可能會有一方佔幾較多百分比的業權,有機會產生居住多少面積的爭議。 譚中偉說,若要售賣共同持有業權的房子,法律上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