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15日 · 分享. 反送中運動五週年紀念 香港人慨嘆東方之變得陌生/多國議員政客譴責香港律政司 指在黎智英案中被點名卻不容作供/流亡港人指護照被取消震懾效果有限 港官表明屬報復英國行為 學者質疑無合理基礎/香港終審法院海外法官現辭職潮 學者指影響 ...

  2. 2012年12月11日 · 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簡稱支聯會)籌辦的首間臨時六四紀念館,今年4月底在九龍深水埗揭幕,至6月10日閉館。 據支聯會統計顯示,一個多月展期,累計吸引接近2萬人次參觀,估計中國大陸遊客最少佔兩成。 香港支聯會今年成立臨時六四紀念館,一個多月展期吸引18,800人次參觀,館内摆放有民主女神像 (美國之音湯惠芸) 六四紀念館內展出多項從民間蒐集的六四文物及資料,包括當年在天安門廣場拾獲的解放軍子彈殼照片;王丹、柴玲等民運學生簽名的汗衫,以及報章、照片、書籍、視像資料等,以傳承六四史實,支聯會正籌款,興建永久的六四紀念館。 *六四紀念館大陸遊客佔兩成*

  3. VOA國際60秒:2024年6月21日. 美英澳加等西方盟國持續對香港取消流亡海外活動人士的護照表達擔憂. 香港記協選出新一屆執委 現主席陳朗昇指新執委成員多外媒反映本地傳媒萎縮. 揭謊頻道:中國首艘大型郵輪:中國製造、源自歐洲. 美國之音是您的可靠和準確的有關中國、美國和國際新聞的來源。 歡迎瀏覽美國之音粵語網閱讀最新的報導,收聽收看美國之音電視和廣播節目。

  4. 2021年6月3日 · 對於這個觀點我給予高度的肯定。但另外一方面,我也要強調一點,就是說,其實解決中國的人權問題更根本的還是要解決中國的政治問題。如果只要是中國共產黨執政,這個政治現實不改變,沒有任何人權改善的空間。那麼講人權問題是不會得到實際 ...

  5. 2023年6月4日 · 2023年6月4日的天安門廣場前。 六四週年紀念日到來之前,一些在天安門大屠殺事件中喪失子女的“天安門母親”們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要求平反六四,並尋求“真相、賠償和究責”。 美聯社還報導,總部位於紐約的人權觀察也再次呼籲中國政府表明對六四屠城承擔責任。 “中國政府持續逃避對已有幾十年之久的天安門大屠殺承擔的責任,這也使得當局更大膽地拘押幾百萬民眾、加劇檢查與監控,以及試圖在全世界破壞人權,”人權觀察資深中國事務研究員王亞秋在一份聲明中說。 而在香港,當局運用殖民時代的反煽動法以及2020年實施的國安法來打壓異議。 不過,美聯社引述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的話說,香港不同聲音的持續存在“清楚表明當局讓人噤聲和屈從的企圖並未得逞”。

  6. 2011年9月25日 · 1989年六四事件後在營救學生行動中發揮過關鍵作用的香港商人陳達鉦指責已故民運領袖司徒華人格不正。 這位被譽為香港救人英雄的商人說﹐他對司徒華自傳中有關他的描述已經“忍無可忍”。 司徒華的自傳《大江東去》由他的家人取自他本人撰寫的大綱和手稿、採訪稿和錄音而整理出書﹐今年六月由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行。 在書中第26章﹐司徒華專門對營救學生“黃雀行動”做出描述。 在這本書出版三個月後﹐被許多人認為是“黃雀行動”總指揮的商人陳達鉦依然忿忿不平﹐認為司徒華貶低了他在那場危險的行動中所發揮的作用。 司徒華在自傳中說﹐陳達鉦只是一個船家﹐不是他對外宣稱的“黃雀行動”的總指揮。 對這一描述﹐陳達鉦相當憤怒。 陳達鉦說﹕“他說我是船家﹐這不合理。 我從來都是做買賣的﹐我是商人。 他把我身份搞錯了。

  7. 2021年6月1日 · 32年前,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在天安門廣場為了自己的理想振臂高呼,示威抗議幾十天後最終遭到暴力鎮壓。. 32年過去,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高速騰飛,但言論自由遭受空前打壓,六四事件不再被提起,網絡世界看似成為“小粉紅”的天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