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1日 · 威尔逊山天文台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始建于 1904 年,20 世纪上半叶,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也是科学家、天文学家们最向往的目的地。 许多改变天文学的研究都是在这里发现的。 时至今日,这里虽已不再是当年热闹非凡的研究中心,但这座开拓性的天文台仍然是南加州悠久而杰出的天文学遗产的证明。 天文台创始人. George Ellery Hale (1868-1938) founded the Observatory in 1904 and directed it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23.

  2. 2020年12月2日 · 光污染如何影响天文学家的观测. “光污染”对我们观测星星有什么影响?. 城市里新出现的灯光是减轻了污染还是加重了污染?. 钠蒸气灯真的有用吗?. 水银蒸气灯是如何影响我们透过大气观测天体的能力?. 与过去50年相比现在想通过现有天文台 ...

  3. 2018年5月5日 · 洛杉矶格里菲斯天文台的主任埃德·克虏伯概括了当时许多人的内心感受:“年复一年我们中许多人从未见过不受灯光污染的夜空所以满天繁星真正出现时就会被当成神迹。 19世纪就产生“光污染” 千百光年乃至亿万光年外的星辰自有其光华,给予人们无限遐思。 蜡烛、油灯和火把等照明手段都不曾照亮过头顶的万古长夜,19世纪70年代,弧光灯作为第一种实用性的电照明工具改变了一切。 弧光灯在当时的能源效率远高于其他照明方式。 它非常明亮(相当于11〜43个功率为100瓦的白炽灯泡),无法在室内使用,只能用于市政照明。 后来爱迪生发明和推广了更适合在室内外使用的灯泡,人类终于在与黑夜的博弈中取得决定性优势。

  4. 2024年1月7日 · 今天下午之江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打造建设由算力驱动的新型天文科学观测装置数据中心和国际开放平台等大科学设施针对射电天体物理银河外星系等基于宇宙起源的天文现象开展深入研究本次签约双方将充分发挥国家天文台在天文领域学术研究人才队伍天文大科学设施科学数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之江实验室将从算力支持资源设施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 作为国内首次天文与智能计算领域的“强强联手”,此次合作将迭代天文研究范式,以高效的计算大幅提升科研进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 天文 国家天文台.

  5. 2024年5月25日 · “这颗星其实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只是它的亮度变化导致它有时候亮到能被看见,有时候又看不见。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把像仙后座R星这样亮度时常变化的恒星或恒星系统,称作变星。 导致它们亮度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有因恒星自身的物理状态改变导致亮度变化,如脉动变星、爆发变星;也有因天体相互掩食引起的亮度变化,如食变星。 “脉动变星又分为很多类型,如造父变星、米拉变星等。 ”王科超说,仙后座R星所属的米拉变星,是演化到后期的红巨星,由于膨胀和收缩,恒星半径、温度发生变化,亮度也随之改变。 这类变星的特征是颜色偏红,光变周期通常超过100天,且光度变化超过一个视星等。 造父变星是周期非常稳定的脉动变星,最典型的是仙王座δ星,即造父一。

  6. 2022年4月5日 · 2021年6月胡景耀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接受了赛先生天文的采访我们将胡先生口述的人生经历及对未来中国光学天文观测的看法整理编辑成文以飨读者。 口述 | 胡景耀. 采访、整理 | 辛玲. 责编 | 韩越扬、吕浩然. 抽签抽到南大天文. 我小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 我们一共五个孩子,父亲在宁波火柴厂驻上海办事处工作。 家里还有地,出租给农民。 我记得有次跟妈妈划着船去收租,农民给多少稻子都行,因为家里其实不愁吃穿。 我大哥高中没毕业就被舅舅拉去当新四军了,参加了四明山游击队。 我们家的家风一直比较开放。 我中学的第一年是在宁波效实中学念的,我最近发现屠呦呦是我的校友。 后来转到杭州高级中学。 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整天喜欢玩。

  7. 2021年11月18日 ·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史生才,男,1964年1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史生才于1985年获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6年获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8年任日本国立天文台外籍/NRO/COE研究员,1998年任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