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16日 · 剛於11月尾大結局的ViuTV劇集《季前賽》,由MIRROR成員姜濤、卓賢、呂爵安、邱士縉等青春偶像演出,並以香港較少見的籃球為題材的運動劇,因此被指是真人版《男兒當入樽》,所以開播前已備受關注。

  2. 2021年3月15日 · 撰文︰華思齊. 2003年3月,非典型肺炎(SARS,下簡稱沙士)在香港爆發,這一疫,成為香港歷史不能磨滅的一頁;對於居住在九龍灣淘大花園的人,感受至深。. 2003年2月,病毒首先在九龍京華酒店一名來自中山的大學教授身上發現,及後由酒店住客傳入 ...

  3. 2021年5月4日 · 廣州交通、文化場所、門診 提供港澳台長者優惠. 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公布最新的《廣州市老年人優待辦法》,首次把「老年人優待卡」優惠擴展至常住廣州的非戶籍港澳台及華僑長者。. 年滿60歲的長者,只要擁有廣州市居住證,不用取得廣州市戶籍也 ...

    • 姜濤1
    • 姜濤2
    • 姜濤3
    • 姜濤4
    • 姜濤5
  4. 2022年6月30日 · 朱濤1971年出生在河北安平。 他自小有運動天賦,是體校的出色排球運動員,加入國家隊曾是朱濤的夢想。 17歲的一天,朱濤陪着同學去參加徵兵體檢,未料招兵軍官卻一眼看中這個身高1米92、身材勻稱,且長相英俊的小夥子,知道他是儀仗兵的難得好材料。 「是來當兵的吧? 想不想當儀仗兵? 」招兵軍向朱濤說。 延伸閱讀: 1997年香港回歸 霸氣叫英兵「下崗」 這位軍官是譚善愛. 朱濤被招兵軍官認定是儀仗兵的好材料。 圖為朱濤穿着「97式」軍服接受訪問;該式軍服的貝雷帽現已被解放軍淘汰。 (網上圖片) 朱濤對儀仗兵沒有認識,但聽到軍官的解說後,覺得「當那樣的兵才叫棒」,於是本是陪客的他也決定參軍,並按特點被分派到軍儀仗隊。

  5. 刊登日期 : 08/10/202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在中國歷史長洪之中,出現了許多千古風流人物,他們雖然一度叱咤風雲,但隨着長江之水滾滾東流,他們最終也只是化作灰塵,灰飛煙滅。.

  6. 2023年8月27日 · 為甚麼一條香港街道要以一個印尼地方命名? 背後典故,與比鄰的春秧街息息相關,都因一代富商、人稱「糖業大王」的郭春秧而起。 南洋四大糖商之一 郭春秧家勢顯赫. 祖籍福建的郭春秧,家勢顯赫,祖父郭其雨是清朝資政大夫,父親郭河北則是清廷轉運使。 可惜郭父早逝,郭春秧10多歲便遠赴印尼爪哇(當時受荷蘭殖民管治的東印度)投靠開糖廠的叔父郭河東,由學徒做起。 勤奮好學的郭春秧,很快學會機器製糖技術,並親自改良傳統製糖設備,引入先進技術提升產能,生意愈做愈大,成為南洋四大糖商之一。 延伸閱讀 : 當年今日|1959年12月9日 中國政府抗議印尼反華排華. 祖藉福建的郭春秧在南洋致富發迹後,曾回祖國大力投資,振興福建經濟,包括開設農場、糖廠和貿易行,又捐建小學推動教育。 他並曾參與廈門鼓浪嶼的開發建設。

  7. 香港粵劇輝煌時. 粵劇是廣東地區的主要戲曲劇種,發揚自佛山地區,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1880年代開始,粵劇開始在香港興起。 當時的粵劇表演舞台多在偏遠新界地區,在戶外以竹枝及鋁片臨時搭建而成,稱為戲棚。 還記得經典電影《胭脂扣》裏,梅豔芳協助張國榮學唱大戲的情節嗎? 電影以1934年的香港作為背景,正是粵劇在香港百花齊放的輝煌時期。 當時粵劇是許多港人茶餘飯後的休閒活動,當時利舞臺、高陞戲院及新光戲院等大型劇院經常座無虛席。 戲院內會販賣各式各樣的食物如水果、飲品等,觀眾可一邊欣賞粵劇表演,一邊進食。 觀眾進食、交談聲音,加上小販叫賣的聲線,以及粵劇演出時的鑼鼓、演員的唱白等,形成戲院獨有的「平民交響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