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雕塑家協會會長.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2012-)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藝術碩士攝影課兼職講師. (2018-2020) 攝影/媒體藝術工作者. 展覽策展人.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兼任教授. 香港當代水墨畫學會永遠會長. 香港理工大學榮譽院士. 香港藝術發展局終身成就獎得獎者. 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2012-) 香港大學李景勳建築設計講席教授 (2018-) 美國柏克利加州大學建築系Howard Friedman講座教授(2022-2023) 2018威尼斯雙年展香港展館策展人. 2007香港深圳建築城市雙城雙年展大館香港展策展人.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 李宇軒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 亞洲生活型態設計硏究室主任 李展輝先生.

  2. www.heritagemuseum.gov.hk › archive › chi香港文化博物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 專題展覽館〔三〕及〔四〕. 2001年5月18日 - 2001年8月31日. 有沒有想過影印、電腦打印也可以創作版畫? 隨 技術的發展,版畫的製作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製版方法。 展覽透過多位香港藝術家由1950年代至今約50幅的作品,以4個主題展示版畫藝術創作的多元面貌和藝術家不同的演繹,以及不同年代香港社會、生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變遷。 展覽並播放藝術家親身示範的錄影帶節目,觀眾還有機會親手創作自己的版畫。 展品精選. 都市印象 - 景觀、空間、家. 不同年代的版畫作品,是藝術家對城市空間、社會發展、新舊變遷、居住環境等的體會,記錄了個人處身香港這地方的主觀印象。 沙田(一) 馮浩然. 1995. 新媒版 – 光媒樹膠染印. 51﹝高﹞x 41.5﹝闊﹞厘米.

  3. 香港文化博物館. 專題展覽館(一)及(二) 2012年7月14日 - 2012年11月26日. 人像攝影一直都具有特殊魅力。 拍攝者由觀察別人到觀察自己的這個由外而內的演化和自省過程中,所涉及的文化及社會意涵,其實已遠超出純藝術的範圍,使人像攝影在當代社會的意義更深遠和值得探討。 繼「光影神韻」及「城市漫遊者」後,博物館現舉辦香港攝影系列三之「一人像.一故事」。 是次展覽由王禾璧、盧婉雯及譚偉平三位資深攝影及教育工作者擔任客席策展人,劃分「時代人物影像」、「藝術人像」、「家庭照」和「自拍照」四個範疇;展品跨越一個世紀,涵蓋早期影樓照片以至當代攝影;十八位攝影界前輩與年輕攝影師,展現了不同年代藝術家對人像攝影的不同看法,說明了香港人像攝影的進程。

  4. 靜與動 — 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20 Still & Motion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oster Triennial 2020 比賽結果Competition Results A. Ideology Category 意識形態組別 Entrant 參賽者 Title of Work 作品名稱 金獎Gold Award Zhao Chao 趙超 Haze Eroding 霧霾

  5. 同期展覽. ** 敬請留意: 為保護知識產權,「彼思動畫25年」展覽廳內嚴禁拍照或錄影。. 開放時間. 星期一、星期三至六. 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上午 10 時至下午 7 時.

  6. 繼在法國巴黎舉行的「Antoine+Manuel」展覽後,有「設計雙」之稱的兩位法國設計師Antoine Audiau與Manuel Warosz 現於香港文化博物館,以全新的手法,讓香港的觀眾感受他們眼中平面設計及廣告世界的關係。 Antoine與Manuel結緣於1993年。二人於90 ...

  7. www.heritagemuseum.gov.hk › archive › chi香港文化博物館

    2001年10月31日 - 2002年4月29日. 海報具有動人的魅力,全因其鮮明的圖象,簡鍊的詮釋力所帶來的無比力量。 進入廿一世紀的數碼年代,海報仍是普及的傳意媒介,更是設計師心醉的設計形式。 這個展覽正好讓大家體驗每幅出色海報背後的動人力量。 這個展覽展出共352幅作品,以主題分類: 入選海報:展出從1,682組來自40個不同地區所選出的159組入選作品. 評判海報:展出六位國際評判包括皮埃爾‧梅德爾 (德國)、齊藤城 (日本)、寶娜‧舒爾 (美國)、石漢瑞 (香港)、余秉楠 (中國)及施養德 (香港)的海報作品. 專題海報:邀請世界各地知名設計師,以「活的文化」為主題設計海報,以配合本館的目標:「透過保存及展示香港獨特文化,從而提高市民對本地文化的興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