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日 · 身為目前最強的AI加速運算單元,Blackwell GPU不但具有強悍的效能,還可透過串接多組GPU方式構建「超大型GPU」,帶來更高的總體效能與吞吐量。

  2. 2015年6月29日 · 近年中國廠商陸續崛起,在電腦機殼的世界也不例外,Jonsbo 喬斯近期以美觀卻低價的鋁製機殼震撼市場,台灣方面也於 2014 年由立光科技正式代理進入台灣。. 本次評測的型號為 Jonsbo C2,這款新台幣千元的鋁製小機殼有種魅力呢?. 讀者對於鋁製機 ...

    • 宇宙的「兩副面孔」:暴脹和大爆炸
    • 四處亂撞的粒子將宇宙「再加熱」
    • 引力波中或潛伏關鍵證據

    提起宇宙的起源,最著名的應該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了,這一模型理論上基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得到當今科學實驗觀測最廣泛最精確的支持。 該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於約138億年前。從一個極小的緻密「火球」,不斷膨脹並慢慢冷卻,漸漸地,我們今天看到的原子、身邊的鳥語花香以及漫天閃爍的恆星和星系得以形成。 不過,現在物理學界普遍認為,在大爆炸發生之前,還發生過宇宙暴脹。宇宙暴脹理論由日本的佐藤勝彥博士和美國的艾蘭‧哈維‧古斯博士提出。該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初,在不到萬億分之一秒內,宇宙從幾乎無限小的點暴增了1027倍。隨後,宇宙發生了大爆炸,並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那麼,宇宙如何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迅速「變臉」——從暴脹時期過渡到大爆炸時期?這兩個時期之間有何關聯呢?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為解決這一宇宙的演化難題,來自美國凱尼恩學院、麻省理工學院(MIT)和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模擬了宇宙暴脹與宇宙大爆炸之間的關鍵過渡時期——「再加熱」時期。 在他們的模型中,研究主要作者雷切爾‧阮及同事模擬了被稱為「暴脹子」(inflatons)的物質形式的行為。他們認為,假想的「暴脹子」本質上類似於希格斯玻色子,創造了推動宇宙暴脹的能量場。在適當的條件下,「暴脹子」的能量可以被有效地重新分配,進而產生使宇宙重新加熱所需的各種粒子。 研究人員之一、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戴維‧凱澤表示:「宇宙暴脹後的再加熱時期為大爆炸創造了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說,將『大爆炸』置於宇宙...

    那麼,最新模擬除了指出「再加熱」過程是宇宙暴脹和大爆炸之間的橋樑外,還能給我們提供哪些啟示呢? 研究的合作者、凱尼恩學院物理學副教授湯姆‧吉布林說:「從寒冷的暴脹時期到熾熱的大爆炸時期,應該蘊藏著哪些粒子可以在如此高的能量狀態下存在的關鍵證據。」 此外,在宇宙暴脹時期的極端能量狀態下,引力的「行為舉止」是怎樣的?這一基本問題也一直讓物理學家們「輾轉反側」。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對所有物質「一視同仁」,與粒子能量無關。但科學家們認為,由於量子力學,在極高能量狀態下,物質對引力的反應會有所不同。 哪個觀點是正確的?研究團隊調整了粒子與引力的相互作用強度,將上述假設納入模型中。結果發現,引力增加越多,「暴脹子」傳遞能量生成大爆炸期間出現的熱物質粒子的效率就越高。 現在,研究人員需要尋找證...

  3. 2024年3月7日 · 高頻寬記憶體 ( High Bandwidth Memory , HBM )是三星電子、AMD和SK海力士發起的一種基於3D堆疊工藝的高效能DRAM,適用於高記憶體頻寬需求的應用場合,像是圖形處理器、網路交換及轉發裝置(如路由器、交換器)等。 首款使用高頻寬記憶體的裝置是AMD Radeon Fury系列顯示核心。 2013年10月,高頻寬記憶體正式被JEDEC採納為業界標準。 第二代高頻寬記憶體(HBM2)於2016年1月被JEDEC採納。 NVIDIA在該年發表的新款旗艦型Tesla運算加速卡 —— Tesla P100、AMD的Radeon RX Vega系列、Intel的Knight Landing也採用了第二代高頻寬記憶體。 HBM跟傳統DRAM有什麼不同?

  4. 2016年5月28日 · 小米的創辦人雷軍講的很多話都在網路上被許多人引用,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話莫過於他用來形容創業的「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句話了,被人命名為「飛豬理論」。 而這句話不但被人引用,也被很多人拿來惡搞。

  5. 2013年12月3日 · 網路架構大概論3-IP概念、分級與子網路遮罩. R.F. 發表於 2013年12月03日 10:00 收藏此文. 希望經過上篇的連續燃燒彈轟炸之後,各位讀者還有力氣接續看完這篇文章。. 如果讀者上篇沒有把整篇看懂,至少要知道最基礎的網路4層架構,從上層數下來就是應用層 ...

  6. 2014年5月31日 · 揮發性記憶體(Volatile Memory)和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之間的差異在於,斷電之後是否可保存內部資料,揮發性記憶體的資料會隨著失去電力供應而消失,而非揮發性記憶體依然可以保有內部資料。 揮發性記憶體包含了SRAM和DRAM,而非揮發性記憶體包含ROM(Read-Only Memory)和Flash Memory快閃記憶體。 主記憶體子系統. DRAM 由於製造簡單、高密度,作為電腦內部的主記憶體再適合不過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