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作華人教會及福音傳播機構的夥伴。 以寫實的手法記錄信徒的真實見證。 了解服侍對象的需要,製作緊貼時代的產品。 建立一個忠心優質的團隊。 帶領團隊. 2024年支出預算. 媒體製作 見證影片、真証心底話 ,網台媒體空間頻道節目製作. 網絡事工. 網絡媒體 (網台頻道、網絡事工) 推廣及事工 (文字出版) 佈道會、電影聚會、教牧同工分享會、原創音樂事工、文字及見證集出版、其他 (包括事工推廣) 中國/海外事工. 中東事工、活動及福音產品送贈派發. 福音產品製作. 機構行政營運. 添置器材/裝修. $ 1,300,000. $31,000. $ 1,800,000. $300,000. 320,000. $ 1,400,000.

  2. 曾經任職廉政公署總調查主任的查錫我,又是公民黨黨員,現時任職大律師,苦難以多面向出現在他的人生:親人離世、罹患惡疾、家庭變故。 儘管他苦苦思索:苦難為何? 為何是我? 仍得不到答案,事情也沒有逆轉。 苦難之命題,猶如死亡,只能從「為何」的思考跳脫出來,尋求正能量去面對。 「苦難可以預備一個人未來的生命,只是人在當下並不知道」。 「小時候住李鄭屋邨,環境好像石硤尾美荷樓的七層徙置區,一家九個人擠在沒有廚房和廁所的單位,走廊有火水爐,面積不到140平方呎,還有木蛩咬,下雨天也只能睡在地上,根本談不上安居。 」沒有含著匙出生的查錫我,就如不少今天事業有成的中年人,那些年也是在艱難的環境中成長,是不折不扣的獅子山下故事。 然而當時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貧窮,他倒不以為苦。

  3. www.gnci.org.hk › testimony › 活出一個很不香港的香港人活出一個很不香港的香港人

    自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Estelle,今天是一位宣教士,身在韓國,以亞洲國家為宣教工場。 聽起來很神聖,但她今天的路,一路走來卻並不平順。 「我自小都在基督教的環境成長,學校、教會如是,但都是頭腦上的知識。 直到我22歲,大學畢業後,才真心明白自己是一個『罪人』。 」當年她在一個有關宣教的營會中,蒙主呼召她作宣教士。 她自言,到那一刻她才真心悔改。 大學化學系畢業的Estelle,她的計劃其實在很多人心中,已經很神聖:以科學造福世界。 然而有人對她這想法提出挑戰:世界需要科學? 還是福音? 「神讓我醒悟到,我的人生並非為了建立屬世的事情。 福音的大能很大,因此我應該關注什麼為先?

  4. www.gnci.org.hk › testimony › 挑戰與得勝挑戰與得勝

    d1c86a6c-5522-40af-9b68-a401adc5a2a6

  5. www.gnci.org.hk › testimony › 會感恩--苦也吃得過會感恩 苦也吃得過

    2022年5月5日 · 「阿臣,你生活是為了甚麼? 這一把聲音如雷貫耳把他叮醒:「既然死亡是為了『一了百了』,為何我不先嘗試現在便『一了百了』? 」於是,他決定「裸辭」離開這個已做了10年的職位。 至親病重 主愛引牽. 至於Carmen,婚後生活穩定之時本想計劃生兒育女,但2015年起丈夫、媽媽和老爺相繼患病,令Carmen感到極大壓力。 「有一天我在灣仔放工時,當時自己的丈夫、媽媽和婆婆分別在浸會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和瑪嘉烈醫院留醫。 因為醫院的探病時間所限,根本不能一一都去探病,我應該去哪一間醫院呢? 」這全都是自己的至親,在這徬徨的情況下,她就站在街頭的十字路口上痛哭起來。 幸好福音早已種在Carmen的心深處,也從未離開過,聖靈這時便提醒她:「你應當感恩,現時只是去探病,不是去見最後一面。

  6. www.gnci.org.hk › topic › 以「智美」啟「善愛」以「智美」啟「善愛」

    2023年2月1日 · 2023年2月1日. 以「美」啟「善愛」 基督信仰──基於歷史性啟示──指明上帝就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它的前設是:我們能夠認識真實 (真理),愛慕德善,愉悅於萬物之美麗中,因為是上帝先知道、先愛、先喜悅祂的創造物.因此,無論甚麼出於創造者的手筆──一切的創造物,都是可認識的、可愛的、給人喜悅(有審美之感, 也有驅使人尋真之魅力).我們就是在認識中、愛中、喜悅中,與創造者在其中有生命交流。

  7. 29/9/20. 曾上過聖經課的人,大概都聽過浪子回頭的故事,不少人可能會把它當寓言一讀。 留心一點的或許知道「神就像那個父親一樣愛我們」,但對於曾經富貴卻又淪落過的人,最能明白這不是故事,而是人生,一個曾經真正體會人間苦難和恩典的人生。 生於富貴人家可是別具一格的? 年近古稀的郝繼玲,乍看之下仍滿有一份闊太的貴氣,那是一股發自內心,而非銅臭堆砌出來的自信神彩。 曾不愁衣食的她,可會令人想到她曾經淪落至要棲身露宿者之家? 「那是個很可怕的地方,那裏的人都不說話,牀只是木板,連熱水也沒有。 」雖然已經是多年前,但今天說起來,她仍猶有餘悸。 或許就是這份恐懼感,令她學會珍惜今日有的一粥一飯。 (其實露宿者之家並不如她想像的可怕,可怕的是她當時接受不了淪落的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