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30日 · 求觀音救生、延命可以理解。 為什麼跟高王有關? 古籍中不同述說。 其中一個是有關東魏孫敬德被誤為盜賊的事蹟。 孫入獄後,捱不住拷打,認罪被判死刑。 行刑前夕,孫懺悔自己業障,雖被冤枉而甘受業報。 是夜夢一僧人教念救生觀世音經,醒來依囑念誦千遍,臨刑時刀將斬下,竟折為三段。 孫皮肉不傷。 監斬官把事情上報朝廷,丞相高歡免孫死罪。 後來高歡下令書寫此經,廣告世間,故有稱之為《高王觀音經》。 特別提到《高王觀音經》,由於此經流通甚廣,因此把十句觀音經傳誦於漢地民間。 強調誦經靈驗 易於實踐和傳播. 《高王觀世音經》最早見於「經錄」的記載,是在唐代僧人道宣的《大唐內典錄》(卷十)的〈歷代眾經應感興敬錄〉之下。 編此錄時,道宣已是有意識地分辨佛經的真偽。

  2. 2016年7月21日 · 誰是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在漢傳佛教,位列最廣為大眾認識和愛戴的菩薩。 觀音梵文為Avalokiteśvara,竺法護法師(約237-316)初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Kumārajīva)法師(約334-413)再譯為「觀世音」;唐代清涼澄觀法師(738-839)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兩種不同的名稱,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 Avalokitasvara 為觀音菩薩的名稱,證實了他的說法。 svara,意思為「聲音」,Avalokitasvara 可意譯為「觀音」。 鳩摩羅什法師出生在西域龜茲,所見的應該就是這個版本。 玄奘法師(602-664)新譯為「觀自在」。 Avalokita-為「觀」,-īśvara為「自在」。 漢地通用鳩摩羅什法師舊譯版,多簡稱為觀音。

  3. 2019年7月18日 · 歷代千手觀音造像的内容與形式差異甚廣,而最為常見的兩種,其一是以四十二手各執法器或結印,每手掌心有一眼,當中二手合掌胸前,像身左右兩側各佈二十手;餘手數百至近千以放射性的排列方式,佈列於肩後四周,儼如一大圓光背。 另一造型較為簡化,二手合掌當胸,左右兩方皆有二十手,各持法器,共四十二手眼;除去主體二手,四十手各配二十五有(二十五種生死輪迴之迷界),合為千手千眼。 千手觀音所持之法器與印相,代表以無量法門普度眾生,然而不同版本的經文記載四十二手(或四十手)之內容差別頗大,坊間亦時有流布未經考究的畫作塑像,發心恭造千手觀音聖像,該如何「入手」? 2017年於台北舉行的「如是妙圓通」玉鼎佛畫藝術首展,展出了一幀以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千手觀音立像」為參考藍本的千手觀音畫像。

    • Anson Lo1
    • Anson Lo2
    • Anson Lo3
    • Anson Lo4
    • Anson Lo5
  4. 2017年5月23日 · 該系由美學大師蔣勳創立,是台灣最著名美術系之一。 這兩所學校形塑出今天我們認識的林季鋒──不但掌握優秀的國畫技法,對各種美學思想及理論也所知甚詳。 不得不提的還有大學兩位對他產生巨大影響的老師:林之助及吳學讓──前者有「膠彩畫之父」的美稱,後者是博古通今的水墨大家。 「在東海的四年間,我以畫工筆花鳥為主,線條美感受吳老師影響,林老師則對我的用色啟發良多。 」可以這樣理解,沒有兩位名師的鼓勵及培訓,老師的水墨白描佛畫絕對不會達到現在這種境界。 四年後老師以第一名畢業,系主任讓他留下當了三年的助教,之後他又到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進修。 「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的花鳥專業是最有名的,我在那裏學習了一年後回到台灣,便開始職業畫家的生涯,直到現在。 南無魚籃觀音菩薩 ‬132 x 66公分 水墨紙本 2013

  5. 2017年1月7日 · 願眾生無災無難 安樂自在. Miss Lui時常向綠度母發願,望眾生能和諧共處,再無天災人禍。 這一幅綠度母畫作,靈感來自2011年日本福島大地震和海嘯的災難。 那次災難令她想起淨空法師的開示:災禍是由共業引起的,如貪心引致水災,瞋心引發火災,愚痴則引起風災。 「我曾看報道說日本人過份捕獵,令鯊魚越來越少,連小鯊魚也不放過。 魚鰭被割下後,便在大海裏慢慢淹死,很殘忍⋯⋯海嘯發生後,我腦內閃過這些片段,於是便起了繪畫的念頭。 綠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畫中的綠度母,看到生靈受苦,眼神充滿感觸哀愁之情。 綠度母在藏傳佛教中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與觀世音菩薩無異無別,一樣的大慈大悲。 看Miss Lui畫的綠度母,靈光超越了畫框,寓意其慈悲超越娑婆世界的界限,無遠弗屆 。

  6. 2015年5月6日 · 那麼,誰是觀世音菩薩? 有人說是阿洛,因為小波打架激發了她保護孩子的母性;有人說是小波,因為他提醒阿洛別告訴姥姥,不忍長輩痛心。 正當大家都把視點集中在兩位主角身上,有人說觀音是小波的老師,因為她沒有拆穿阿洛,更勸她別走,留下來把戲做完;又有人說是姥姥,因為她不想小波傷心而瞞著他母親已走的真相……。 說到底,重點在於我們的起心動念,任誰都有捨己的精神。 原來,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觀世音。 了一法師著大家用耳去聽,不要用「意」。 學佛切忌望天打救,法師提醒大眾該從自心出發。 人溺己溺,同體大悲. 跟朋友聊到學佛的時候,每每有這樣的回應:「哪會是我這些俗人的玩意? 」為了解釋佛性人皆有之的道理,了一法師再放片子──一部澳洲的紀錄片,記述一家人坐小艇出海,遇見一條座頭鯨被漁網纏著,動彈不得。

  7. 2019年10月29日 · 2019-10-29. 圖:Mayumi Oda. 不少佛弟子都知道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 在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於因地時曾發十二大願。 其實,根據佛經,我們的婆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為寶海梵志時,曾發下五百誓願。 佛陀之願,就是於濁惡穢土世界成佛,度化剛強難化的眾生。 可以說,發願是佛教的基礎。 沒有諸佛菩薩的的大願,就沒有眾生可仰仗的佛教。 佛菩薩的願,都是為了度眾生。 作為佛弟子,要認識發願,學習發願和為眾生發願。 阿彌陀佛發願為眾生臨終接引,是慈悲的極至. 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的《悲華經》中載,釋尊於過去世因地修行時,與無諍念王的王子千人,俱皈依寶藏如來,皆願成佛。 但只有寶海梵志(即釋迦此時之名)願捨淨土成佛,而於五濁的娑婆世界成佛。 寶藏如來於是為他授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