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培訓課程 相關

    廣告
  2. 超過220項ERB課程任你揀,專業導師教你各行各業實務知識,為就業做好準備。班期特多,立即報名。 累計培訓學員已突破35萬人次,培訓質素有保證,多項熱門全日制或兼讀制課程即將開課,立即報名。

    • 即將開班

      港專開辦超過220項ERB全日制

      及兼讀制課程,開班特快

    • 關於我們

      自1992年起開辦再培訓局課程

      累計培訓學員已超過32萬人次

搜尋結果

  1. 所有新加坡學生除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外,還必須修讀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 新加坡推行以英語為主、族群「母語」為輔的雙語教育政策是人民行動黨政府基於國家發展和族群團結所作出的必然選擇。

  2. 1999年,政府开始引進大學預科班(馬來語: Kolej Matrikulasi )課程,使之成為中六以外的另一個選項。 在大學預科班修完為期10個月課程的學生,即可報讀本地大學。

  3. 創立興中會,發起國民革命 (1894年11月24日,夏威夷共和國 檀香山) 大英博物館研究 (1896年-1897年) 廣結日本政要人脈,創設中西學校 (1897年-1898年) 創立中華革命軍 (1904年1月) 中國同盟會總理 (1905年8月20日-1912年8月25日) 宣布組建中華民國 ...

    • 名称由来
    • 历史
    • 地理
    • 石像
    • 朗格朗格
    • 传记
    • 延伸阅读
    • 外部連結

    1722年復活節,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探險家雅可布·羅赫芬(Jacob Roggeveen)率领的一支舰队首次发现这个位于南太平洋中的小岛。羅赫芬在航海图上用墨笔记下此岛的位置,並在旁边记下“复活节岛”,从此“复活节岛”之名为世人所知。1774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再次找到该岛。1914年开始对复活节岛进行相关的考察和研究活动。但是当今的人类学界多根据当地的语言称此岛为拉帕努伊岛(Rapa Nui),这是1860年代来自大溪地的波利尼西亚劳工对它的称呼。

    原住民的由来

    由于没有文字资料的记载,复活节岛最初的历史已经无法重建。岛上原居民世代流传着一个传说,他们的先人,大酋长霍图·玛图阿(Hotu Matu'a)带着妻子和全家乘坐一或两只独木舟来到该岛。而人类学家对于岛上居民由来的问题也颇有争议,但今日复活节岛上的原住居民却是毫无疑问地属于南岛語族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他们说着一种波利尼西亚语的方言拉帕努伊语。1774年库克船长来到此岛时,一名来自大溪地有着波利尼西亚血统随行人员可以和当地居民交谈。据推测,拉帕努伊岛居民的祖先们从西面的马克萨斯群岛乘坐波利尼西亚特有的独木舟,借着信风自西向东航行,越过数千公里的浩瀚汪洋来到此地。遥远的征途对于以高超的航海技术闻名于世的波利尼西亚人来说并非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当欧洲人只敢在白天沿着海岸线航行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在广阔的南太平洋驰骋纵横。 無法確知波利尼西亚人何時抵达该岛,大多数资料及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大约在公元300-400年左右,这也就是夏威夷岛最早有人定居的时间。但一些科学家根据当地居民砍伐树林时产生的木炭进行的放射性碳定年法实验得出的结果推测的这一日期可能迟至公元700-800年。现在也有人根...

    文明初始

    今日的复活节岛树木稀疏、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一片荒凉的景象。但在波利尼西亚人刚刚抵达该岛之時远非如此。对复活节岛的池塘与沼泽地沉积层钻孔取样的花粉分析指出,复活节岛曾经覆蓋著由乔木、灌木、蕨类植物、草本植物所组成的浓密的亚热带阔叶林,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为植物生长提供理想养料,这里是一个自然生态的天堂。岛上有一种叫做哈兀哈兀(hauhau)的树,其纤维可以用来做绳索,还有一种叫做托罗密罗(英语:Sophora toromiro)(toromiro)的树,它密度较大适作木雕,也可用来烧火。而岛上最常见的是一种与智利酒棕榈相似的拉帕努伊棕榈(英语:Paschalococos),智利酒棕榈树高度可达82英尺、直径6英尺。其树径上没有树枝、是理想的制造搬运工具与船只的材料,它的果实可以食用,还可以制糖、酿酒。但如今拉帕努伊棕榈已经滅絕。 波利尼西亚人在来到该岛的时候,也带来香蕉、芋头、番薯、甘蔗、构树果实等植物以及家鸡,老鼠也藏匿在船只裡一起来到复活节岛,位于美国奥尔巴尼市纽约州博物馆的大卫·斯戴德曼教授(David Steadman),通过对岛上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分析。复活节岛居民...

    文明的繁荣

    当波利尼西亚人定居此岛数百年后,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在西方人发现此岛前的一两个世纪达到顶峰,约7000人到20000人左右。大酋长霍图·玛图阿的后裔分裂成许多氏族与部落,各自有着自己的领地范围。与此同时,岛内的政治系统与社会阶级的分化开始形成,为文明的繁盛创造先决条件。根据拉帕努伊人的口头传说与早期欧洲航海家的记录。岛民分成“长耳人”与“短耳人”两个阶层,前者有在耳垂上穿孔并戴上耳夹的习惯,他们代表的是社会的的较高等级:酋长与祭司。而后者代表着社会的相对较低等级:劳动者。大约在十世纪到十六或十七世纪的岁月裡,拉帕努伊人开始修建大量的巨型石像:摩艾(Moai),这些石像与岛民的宗教与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像这样的石像一共制造近千个,它们每一个都重达几十吨,高数米,是岛民们用玄武岩制成的斧头加工岛上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与火山岩而成,再用哈兀哈兀树纤维制成的绳索与棕榈树制成的木橇杆运送到全岛各地并竖立起来。在所有的波利尼西亚民族中,拉帕努伊人也是唯一一个发明文字书写系统的。氏族中祭司们在木板上镌刻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并称之为朗格朗格(Rongorongo),意为“会说话的木头”。

    复活节岛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西3700公里,大溪地以东4,000公里的太平洋上,距离最近的薩拉戈麥斯島有415公里,是典型的海上孤岛,亦稱「地球的肚脐」。全岛周长60公里,面积大约180平方公里。岛的周边海域因为受秘鲁洋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在行政上,复活节岛隶属于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地区,时区为西六区。据2002年的人口统计,该岛一共有3,791名居民,其中有3,304人居住在首府汉加洛(Hanga Roa)。复活节岛以其分布在海滨沿线为数众多的巨型石刻摩艾石像而闻名于世,1995年,拉帕努伊国家公园(即复活节岛)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复活节岛以887多尊充满神秘的巨型石像吸引各国的观光客和考古学家,大大小小的人头巨石遍布全岛,称为摩艾石像。 其中以亚虎达喜(Ahu Tahai)、亚虎亚基维(Ahu Akivi)、拉诺拉拉库(Rano Raraku)和安纳根纳湾(Anakena Bay)最为集中。石像經考古學家挖取發現,並不是全部为半身,大多整齐排列在4米多高的长方形石台上,背向大海。石像高7-10米,重量从20吨到90吨,最重的竟然达200吨。有的石像戴着红帽子。石像都是长脸、长耳、双目深凹、削额高鼻,下巴棱角分明,表情沉毅自信。还有的石像裝有眼珠。 2011年考古學家Terry Hunt及Carl P. Lipo實驗移動石像的方法,由國家地理頻道記錄,利用三條繩子綁在石像上於左、右、後三個位置,用人力的方法左右拉動而後...

    在石像附近曾经发现过刻满奇异图案的木板,人称“会说话的木板”,但这些木板后来遭遇“文明者”带来的浩劫。在探险家发现复活节岛之后,欧洲的传教士纷纷来岛上传播上帝的“旨意”。他们下令,将这些木板统统烧掉。只有一个当地居民抢下25块木板,将它们钉成一条渔船,逃到海上。后来这25块木板保存下来,成為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的館藏。这些幸免于难的“会说话的木板”长2米,两边用鲨鱼牙或坚硬的石头刻上方形图案,像鱼、鸟、草木和船桨等,也有一些几何图形。可是,这些“会说话的木板”上的图案究竟是不是文字,又有何種含義,至今仍是不解之謎。

    Diamond, Jared.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New York: Viking. 2005. ISBN 978-0-14-303655-5.
    Fischer, Steven Roger.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Cosmogonic Texts in Rapanui's Rongorongo Inscriptions. Journal of the Polynesian Society. 1995, (104): 303–21.
    Fischer, Steven Roger. Glyph-breaker: A Decipherer's Story. New York: Copernicus/Springer-Verlag. 1997.
    Fischer, Steven Roger. RongoRongo, the Easter Island Script: History, Traditions, Texts.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19-823710-5.
    Altman, Ann M. Early Visitors to Easter Island 1864–1877 (translations of the accounts of Eugène Eyraud, Hippolyte Roussel, Pierre Loti and Alphonse Pinart;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eorgia Lee). Lo...
    Englert, Sebastian F. Island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0.
    Erickson, Jon D.; Gowdy, John M. Resource Use, Institutions, and Sustainability: A Tale of Two Pacific Island Cultures. Land Economics. 2000, 76 (3): 345–354. JSTOR 3147033. doi:10.2307/3147033.
    Kjellgren, Eric. Splendid isolation: art of Easter Island.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1 [2019-05-03]. ISBN 97815883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3).
    PBS-復活節島的秘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penStreetMap上有關復活節島的地理信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