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日 · 09:03. 00:00. 分享. 冬季應適量補充維生素D。 (圖/GETTY IMAGES) 英國政府最近宣佈要給英格蘭地區250多萬老體虛的高危人群免費發放維生素D補充劑讓他們在冬季補足所需維生素D有助於維持骨骼牙齒和肌肉的健康人體皮膚通過日照合成維生素D但老年人和膚色深的人往往需要額外補充特別是在武肺疫情期間人們呆在室內的時間更長。 英國衛生官員說,即使在正常的冬季,每個人都應該在10月到來年3月份之間每天補充10微克的維生素D。 因此,包括養老院在內的所有高危人群今年冬季都會得到政府免費的維生素D補充劑。 許多人需要補充維生素D 但你可能不必. 研究:維生素D可防感冒 常補充最有效. 冬季養生保健 英國專家告訴你提高免疫力的四個關鍵.

  2. 2022年3月7日 · 衛福部食藥署臉書粉專「 守護厝邊頭尾 安全用藥 」發文表示維他命又稱維生素其中 分成脂溶性及水溶性前者包含維他命ADEK後者則有B群和維他命C。 至於維他命的最佳攝取時機,在脂溶性維生素方面,主要依賴食物中的油脂來幫助維生素的吸收,因此建議飯後使用。 不過,由於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儲存在肝臟,建議適量服用就好,過量可能會有中毒的風險。 賀! 高躍力獲2024世界品質獎🏆金獎 成長必備好吃又安心. 而在水溶性維生素的部分,食藥署則指出,水溶性維生素會溶於水中,易於被排出,沒有限定飯前或是飯後使用,服用時建議搭配大量開水。 但是也提醒若是腸胃較敏感的民眾,對於B群或是一些賦形劑(藥品主成分以外,其他添加於藥品中的物質)可能會感到腸胃不適,因此建議飯後服用較適當。

  3. 2021年4月5日 · Getty Images. 維生素D通常被稱為陽光維生素」,因為它是人體唯一通過皮膚日照所產生的營養素。 研究表明,一旦進入新陳代謝它就可以幫助人體吸收鈣、磷酸鹽,這些都是維持健康牙齒、肌肉和骨骼的營養素。 生物醫學研究顯示,佝僂病、軟骨病以及骨質疏鬆症都是嚴重缺乏維生素D的直接後果。 愛爾蘭科克大學的卡什曼教授(Prof Kevin Cashman)專門從事維生素D、營養及骨骼健康研究,他說缺乏維生素D的後果還不止這些。 卡什曼教授表示,那些缺乏維生素D的人也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影響,而這是今年最熱門話題。 他說,過去20年人們對維生素D有了新的認知,它的作用不僅僅局限於骨骼。 「維生素D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他說。 維生素D是否有助於抵抗新冠病毒? Getty Images.

  4. 2022年11月15日 · 18:56. 00:00. 分享. 「維生素D」為一重要營養素,能幫助骨骼與肌肉保持健康。 不過,全球仍有至少約60%人口維生素D攝取不足;國內亦有60-70%的民眾,因曝曬太陽時間過少、戶外活動不足而導致維生素D缺乏。 如今刊載於《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指稱,維生素D的不足可能與過早死亡的風險有關。 缺維生素D更早死? 研究:低於「這劑量」死亡風險高36% 澳洲南澳大學(UniSA)採用孟德爾隨機化研究方法,分析來自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的307,601條醫療紀錄,參與者平均年齡約落在37-73歲之間。 在14的隨機訪問中,有18,700人死亡,研究進一步評估死亡的受試者資料發現,維生素D的缺乏與受試者過早死亡有顯著關聯。

    • 身體缺乏維生素d 確診後重症風險多14倍?
    • 維生素d參與全身機能 日曬是最佳來源
    • 國人維生素d普遍不足 專家籲多吃「曬乾」蕈菇
    • 維生素d與免疫力有關 缺乏者染疫風險多77%

    維生素D是唯一具備「荷爾蒙」角色的維生素,不只與調控血鈣、基因表現、細胞生長等各項機能息息相關,近年研究也發現,維生素D與免疫功能甚或感染COVID-19後的重症率、住院率、死亡率有關係。 一項針對2020年4月到2021年2月之間,被醫院收治的253名COVID-19確診者研究發現 ,缺乏維生素D的患者,重症率風險相對高出14倍。該項研究宣稱,維生素D缺乏的確診者死亡率為25.6%,相較之下,維生素D充足的死亡率僅為2.3%。 ▼研究證實多攝取維生素D可能帶來兩大好處。(圖/潮健康) 此外,國際醫學期刊《BMJ》發表的研究也指出 ,在確診期間給予維生素D補充後,加快了感染後的恢復時間。該研究針對有補充維生素D的實驗組以及沒有補充的對照組發現,在補充後第7天恢復為病毒檢測陰性的比例,實驗組高...

    維生素D對身體的影響可說是全身性的。哈佛大學T.H CHAN公衛學院指出 ,維生素D不只負責幫助身體吸收與保留鈣、磷,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實驗研究也表明,維生素D可減少癌細胞生長,控制感染與炎症。人體各個器官與組織都有維生素D受體,顯示維生素D參與各項身體機能的重要程度。 日曬是維生素的最佳來源,人體的皮膚具有維生素D受體,陽光照射也是維持維生素D營養狀況最好的方法,手臂和腿部經過充足日曬10分鐘,可合成3000IU的維生素D,供應80%-100%的身體所需。如果日曬不足,就必須倚賴食物中增加維生素來源。 ▼兩大方法補充維生素D。(圖/潮健康)

    然而,國人缺乏維生素D的情況相當普遍。國內公衛營養專家,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教授受訪表示,維生素D在食物中的來源相對有限,只有蕈菇類、海產類、蛋黃較多。也有研究發現,攝取較多蕈菇、海鮮與蛋與較佳身體健康和長壽有關係。尤其是蔬菜水果與蕈菇類的攝取量,與長壽有相關性。 潘文涵教授指出,補充維生素D可以多吃含量較多的海鮮、魚類,蕈菇類以曝曬過後的尤佳。菇類會利用紫外線製造維生素D,因此建議挑選曬乾後的菇類,更能達到增加維生素D攝取。 潘文涵教授提醒,從文獻上會發現,身體的維生素D是否充足,與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都有關係。過去人們以從事戶外勞動的生活型態為主,曝曬太陽時間較多。現今除了生活型態轉變,也擔心曝曬日光的皮膚癌風險,在疫情當前,適當補充維生素D相當必要。

    「要讓身體維持足夠維生素D,一個是要挑選食物,一個是要有足夠的陽光曝曬,很多懷孕婦女檢測都發現維生素D不足,可見得是普遍現象。近年研究也證實,維生素D與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或縮短感染後復原時間有關,國人應該特別注意!」 潘文涵教授指出,國外研究發現,相較於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足夠的人,維生素D缺乏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增加77%,可能與補充維生素D可增強免疫力並減少發炎反應有關。提醒民眾注意營養均衡,適當補充維生素D以健全身體抵抗力。 資料來源: The Nutrition Source - Vitamin D Pre-infection 25-hydroxyvitamin D3 levels and association with severity of COVID-19 illness ...

  5. 2020年1月14日 · 維生素D也就是維他命D又被稱為鈣質的搬運工」,最主要的功能是幫助鈣質被人體吸收當我們充分攝取維生素D可以使小腸壁吸收鈣質達到強健骨骼。 不過美國非營利科學團體「醫學研究所」指出,攝取過多的維生素D,會增加腎臟與組織受損的機率;洪暐傑醫師也提及到,過量的維生素D補充,反而對骨質沒有太大的幫助。 維生素D平時可從食物中攝取(示意圖/photoAC) 依據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建議,每人每天維生素D攝取量,未滿一歲幼兒和五十歲年長者建議攝取10微克(400國際單位),一歲以上到五十歲是5微克。

  6. 2022年8月30日 · 國衛院公布最新研究表示,「老年人長期補充維生素D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這讓不少人驚慌維生素D怎麼在老年人身上會是反作用?. 對此專家解釋,一般人市售補充的是非活性維生素D,不是研究中「活性的維生素D」,建議適量攝取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