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醫生醫療 相關

    廣告
  2. 專業醫療團隊主理,透過CO2激光直接破壞受感染細胞,徹底脫疣,避免擴散或傳染他人。 專業醫療團隊主理,最安全有效透過Fractional CO2激光直接破壞受感染細胞,徹底去除病毒疣。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7日 · Now新聞台南韓政府早前宣布明年起增加2000個醫生科學額以解決醫生短缺問題觸發全國多間醫院的實習醫生及住院醫生集體辭職。 下列由新至舊,不斷更新南韓醫生罷工潮情況 (按題看報道): 5月29日. 南韓醫生工潮一百天 返回工作崗位醫生增多. 4月19日. 南韓允許醫學院在規定範圍內調整擴大招收醫科生規模. 4月4日. 南韓醫生工潮 尹錫悅首晤實習醫生代表 對話不歡而散. 4月2日. 南韓總統尹錫悅願與罷工醫生對話尋求解決方案. 4月1日. 尹錫悅重申增收2000個醫科生學額量是最低限度. 尹錫悅就未能迅速平息醫生工潮向民眾致歉. 3月25日. 南韓政府據報暫不會吊銷罷工醫生執照. 南韓醫學院教授集體請辭 政府望盡快營造機會對話. 3月24日.

  2. 2023年9月21日 · Now新聞台醫管局公布截至7月底過去一年全職醫生及護士流失率分別是百分之6.9及10.3較三個月前的數字回落公立醫院醫護流失率呈向下趨勢截至7月底過去一年共有441名全職醫生離職同期增聘576人另外有近2700名全職護士離職不過增聘了超過3000人兩者都錄得正增長。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指,對數字審慎樂觀。 范鴻齡:「你不要忘記這個數字是截至七月底,而七月是甚麼,七月是新醫生及新護士畢業加入我們醫管局的時間,所以這個數字本身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我自己是審慎樂觀,我希望未來我們可以繼續推出措施令到這個趨勢希望可以持續。 醫管局4月開始在海外招聘到13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醫委會已批准19位醫生有限度或特別註冊在港執業,其中9位今個月已開始上班。

  3. 5 天前 · 實習醫生離開醫院一百天,有高度依賴這群醫生的醫院因治療及手術量急劇減少,而面對持續的赤字,部分主要醫院宣布進入緊急營運,減少支出並靠借貸營運。南韓醫學界擔心,醫院將無可避免地接連倒閉,保健福祉部強調要解決問題,就先要實習醫生回到崗位。

  4. 2024年2月18日 · 2024年2月18日 19:26. 【Now新聞台南韓醫學界繼續抗議政府增加醫科生學額首都圈五大醫院的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決定最遲今晚集體辭職總理韓德洙指行動等同要脅國民的健康及生命敦促醫生謹守崗位首爾大學醫院延世大學附屬世福蘭斯醫院三星首爾醫院等南韓首都圈五大醫院的實習醫生及住院醫生決定於周日晚遞交辭職信並於周二早上6時起罷工抗議政府增加醫科生學額。 南韓醫療界自2000年發起過3次罷工,但大批住院醫生集體辭職屬首次。 當地醫學院學生亦決定同樣於周二集體申請休學。 集體辭職行動估計將涉及約2700人,即全國五分之一的實習和住院醫生,他們主要負責診療重症患者於夜間及假日治療緊急患者及手術輔助等,行動導致多間醫院的服務受影響。

  5. 2022年9月22日 · Now新聞台醫管局大會通過成立大灣區委員會為醫管局參與大灣區發展等提供意見而醫管局就會繼續引入大灣區醫療人員來港執業或交流紓緩人手不足問題醫管局指至今已有8名大灣區醫生有限度註冊來港正收集他們的證書等下月會再有3名資深中醫師來港主要負責培訓本港中醫師協助擴展中西醫結合服務。 最快明年初,有首批70名護理專家會來港十個月,計劃在兩年內增至300人,並爭取盡快有首批5至6名放射診斷技師來港。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指公立醫院醫生及護士流失率,最新分別達8.3%及10.1%,短期內不會派人到大灣區交流。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因為我們現時人手很缺乏,我們的流失率仍在上升,所以我相信在短期內,這個交流計劃都會以內地專家來港與我們交流為主,我們派人去大灣區的機會短期內是較低。

  6. 2024年2月16日 · Now新聞台南韓政府增加醫科生學額引發的爭拗越演越烈首都圈五大醫院的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決定集體辭職將於下周二起停工以示不滿預料會加重醫療系統壓力南韓政府對行動表示非常遺憾受集體辭職影響的包括首爾大學醫院延世大學附屬世福蘭斯醫院三星首爾醫院首爾峨山醫院以及首爾聖母醫院大韓實習住院醫院協會指經與這五大醫院醫生代表進行緊急會議商討後決定全部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會在下周一前遞交辭職信並在下周二早上6時起停工。 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是急症室的主力,集體辭職將無可避免對病人造成極大不便。

  7. 2023年12月1日 · 【Now新聞台】明愛醫院轉送病人時,無開氧氣樽氣閥事故。 有醫生指,扭開氣閥是簡單步驟,未必會指定誰去做;有關注病人權益的組織指,醫護人員有責任確保器材運用沒有錯漏。 明愛醫院一名79歲男病人周二轉送去深切治療部期間血氧飽和度下降其後才發現氧氣樽氣閥無開病人插喉搶救後不治。 院方未有交代當時誰負責開啟或檢查氣閥。 有深切治療專科醫生指,眼科的醫護人員運送不穩定病人的經驗較少,增加人手及加強訓練可減低同類事故發生,又指雖然明愛醫院有運送危殆病人的檢查清單,但不是百分百有作用。 深切治療專科醫生李衛全:「清單本身是希望幫助大家記得有這件事要做,但誰去做很多時候,不在指引或清單寫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