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長者照顧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5日 · 文/楊佳羚. 與家屬支持中心相鄰的還包括復健中心與短期照顧中心。. 短期照顧中心跟特殊老人住宅都屬機構式照顧配設廿四小時的照顧人員。. 唯一差別在於短期照顧中心只提供短期住宿及照顧。. 諸如剛出院的老人如果回去自宅,可能需要增加 ...

  2. 2023年12月26日 · 如何照顧失去老伴的爸媽一書的作者身為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研究員的河合千惠子也指出高齡者健康狀況的分歧點大概是在過了75歲之後超過75歲生理功能降低與各種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 像是女性,骨質密度下降可能會引起骨質疏鬆症;而腎臟功能降低,則會造成頻尿;另外,沒有食慾導致營養不良,使得免疫力降低,就容易讓肺炎或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惡化。 其次該書認為,正由於高齡者感到的三大不安分別是「金錢」、「健康」與「孤獨」,尤其是剛失去伴侶的父母。 詐騙集團會以花言巧語,去煽動這些不安,再以親切的態度取得信任,從騙取年金、存款或財產。 再加上高齡者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家裡,所以經常會遇到推銷員上門推銷,或者是電話推銷等。

  3. 2021年11月29日 · 無論是對七十多歲的大女兒或是六十幾歲的小兒子而言照顧九十多歲患有失智症的年邁母親並非易事即使內心仍是花樣中年身體年齡卻已步入老人的行列多虧孝順度積分制每人的看護時間分配得還算平均

  4. 2017年7月2日 · M型社會. 據社會評論家三浦展的觀察,撇開金錢收入不論,日本社會整體而言有「喪失鬥志與意志」的傾向,其中又以年輕人最為顯著。 他稱這個趨勢為「下流社會」:此處的「下流」並不是傳統的階層意義,屬於下流階層的人們未必沒有物質享受,但是缺乏積極性與溝通能力,且學習能力低下,因此難以逃脫「下流」的命運,同時也喪失了「向上流動」的動力。 二十世紀初的社會學家齊美爾曾寫道:「現代社會最深刻的問題在於個人如何在面對強勢的社會力量、歷史遺跡的重量、外部的文化與科技之中,還保持他的個人性與獨立。 」一百年後,這個問題仍然困擾著當代的日本,個人與社會之間漸漸產生一道難以跨越的牆壁,在集體主義仍然盛行的文化裡,一個人該如何適應變化快速的潮流? 是否只能選擇融入,或者消極的放棄抵抗?

  5. 2017年6月7日 · 最新文章. Readmoo編輯團隊. 閱讀最前線編輯群。 文/黃揚名. 我該怕老嗎? 「我該怕老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回顧一下「害怕」的定義:所謂害怕,是當我們偵測到一個可能帶來傷害、負面影響的事物時,個體會採取的反應。 所以當我們認為老不會帶來傷害、不會帶來負面影響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害怕了。 雖然要說老不會帶來任何傷害,或是不會帶來負面影響並不容易,但是,若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因為老而產生的改變,或是自己先做好心理準備,那這些老所帶來的改變,就不會成為讓我們產生害怕感受的原因。 例如,若我們知道人的記憶本來就是會隨著年紀而退化的,就不會因為自己中年時的記憶大不如前,擔心自己是否老了之後會失智,因而逃避老化。

  6. 2018年11月5日 ·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同時身兼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理事長的郭慈安說目前臺灣每 7 位國民中就有1人是老人,國內約有超過 320 萬名老人,從 65 歲到 95 歲,健康差異很大。. 其中,真正需要長照幫助的失智 ...

  7. 2018年7月9日 · 在已開發國家之中,人類平均壽命已超過八十餘歲。 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年處於發展狀態? 早期發展心理學界所提出的發展階段理論,包括精神分析學派創建者佛洛伊德(S. Freud)所提出的性心理發展階段、認知心理學大師皮亞傑(J. Piaget)所提出的認知發展階段,以及道德心理學大師柯爾伯格(L. Kohlberg)所提出的道德判斷發展階段等,大多只著墨於個體從出生到青年期的成長變化,彷彿暗示成人之後的心理發展已經定型或停止(宛如身高)。 人格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 H. Erikson)雖提出了終生發展理論,但具體證據並不充足。 本書最大的貢獻應該是呈現了大量的個案資料與量化證據,生動勾勒不同型態的終生發展輪廓,並具體釐清了影響發展結果的關鍵因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