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門診保險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home.everquote.com

    Best Home Insurance in 2024. Trusted By Millions. Get Quotes Now! Compare Top Rated Insurance Providers and Save More. Get Your Free Quotes Today!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日 · 通識導賞:拒收確診者 入院須證陰性 窒礙私院上陣抗疫的是…….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02日. Share. 浸會醫院網頁顯示暫不提供公眾檢測服務;但回覆指會為該院病人作病毒檢測。.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有私家醫院要求病人持有三天內發出的新冠 ...

  2. 2021年6月6日 · 陳炳麟和蘇曜華指出公立醫院人手不足,專科門診輪候期長是產生藥餘的一大主因,認為需從源頭減廢。 當院方給病人發放直至下一覆診期前的足夠用藥,牽涉往往多達半年至9個月的藥量。

  3. 2020年2月24日 · Share. 鄭小慧(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醫管局進一步縮減非緊急服務,包括延後逾半專科門診、專職醫療門診及普通科門診覆診。. 不少長者對應否如期覆診有所疑慮。. 請來賽馬會流金匯高級經理、高級護士長鄭小慧,解答常見疑問。. Q:長者近日有 ...

  4. 2021年11月14日 · 馬穆將社會地位與健康的關聯稱為「健康的社會梯度」,提倡調查梯度的成因、梳理政策對健康不平等的影響,從而促進改變。. 《致命的不平等》書中以大量研究支持他的論說,仔細反駁各種質疑,認為改變富國中的窮人承受健康不平等的其中一個重點 ...

  5. 2020年5月19日 · PAST ARTICLES. 馮治本創建平台 推動在宅醫療 拖篋醫生 登門治理身心.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19日. Share. 睇症裝備——馮治本這一身上門睇症的裝備,一般人都猜不到他是醫生,走過街上,或會以為他是空中少爺。 (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大多數醫生接受訪問,都會娓娓道來一些感人萬分、夢想當醫生的故事。 但長者醫療社企DoctorNow NEEDS(老友所醫)上門及視像診症平台創辦人及負責人之一馮治本,卻說他當上醫生沒有親人或自己大病的動人故事,有的只是好奇和熱愛理科,感到醫生工作有滿足感。 因着服務長者院舍的平台,他開始反思生命,自己老來是否也如此插着喉管在院舍度過? 於是他希望推廣「在宅醫療」,病人可在家終老,自己可做回大夫上門看症的本分。

  6. 2021年8月15日 · Share.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不少家庭趁着暑假移民,年長父母則留港或待家人安頓後才過去會合。. 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長者安居協會近月接獲多宗長者相關求助,大部分是自己留港、擔心無力自理生活的個案,長者安居協會建議移民子女離港前 ...

  7. 2023年5月21日 · 醫衛局副局長李夏茵上星期在立法會表示,根據2023年3月的數據,由登記至醫生診症及至取藥兩個流程的目標均已達成,即有至少七成五病人一小時內看到醫生,兩小時內取到藥,但沒有公布具體數字。 阿翹曾在3月底入紙向醫管局查詢,不同聯網中不同專科的候診和取藥時間(中位數及90百分值數),醫管局亦沒提供數字。 星期四,是SoCO這星期第三場的老人家聚會。 我走樓梯上中心時,已遠遠聽到阿翹的爽朗聲音,他說政府白紙黑字說已達標,問有沒有老人家能夠兩小時內完成看醫生和取藥,「兩個鐘得唔得啊? 」我聽到公公婆婆七嘴八千舌,「無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